身份证号码:45212819910820XXXX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林业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林业发展的基本需要。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本文深层次地分析了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经济产业的发展,希望能够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林下经济产业
引言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渐提高。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林业技术凭借科学的技术原理、精准的技术手段等优势,为提升生态林业建设效果和质量提供技术保障。为了适应生态林业建设需求,各地陆续在生态林业建设中推广应用林业技术,并结合当地林业建设实际情况,制定了林业技术推广目标及任务。但在林业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推广平台、推广人员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等,制约了林业技术应用价值的发挥,不利于促进生态林业建设发展。鉴于此,围绕生态林业建设,分析林业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价值,探讨了林业技术推广应用问题及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林下经济的内涵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号召下,地方经济发展各显神通。以林业发展为例,借助原有树木资源,带动该地区其它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及旅游业发展等都合理利用了当地的林业资源,进一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林业经济的发展坚持走可持续的路线,充分发挥当地优势资源带动经济进步,遵循自然生态平衡,最终实现共赢的生态经济发展链。由此看出,林业的发展和地方生态经济密不可分,在发展中要重视生态平衡。现代化林业经济的发展摒弃了传统行业中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利用林业中的各种资源,深入挖掘地下资源,借助相关优势形成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可极大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使资源优势互补,共同维护自然生态链的协调统一。实践表明,林下发展养殖业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料,减少各种化学肥料的使用,降低了环境污染。此外,这种运作模式的农作物的周期较短,能迅速实现收益,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前期资金压力,实现高效率回收。
2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协调发展途径
2.1关注技术推广,打造多元化的转化模式
要想提升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实际作用,首先,政府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生态林业建设具体情况,综合生态林各项要素,探索生态林业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生态林环境综合治理等技术。其次,政府要坚持利用多种途径、多重手段,加快科技成果到实际生产力的转化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积极充分发挥本地区内林业推广机构的作用,又要能够吸纳民间相关科技组织,如林农专业户、林农专业协会、科技示范户等,促使这些组织机构协同起来,形成技术联盟。
2.2传统种植产业的新发展
在林业种植方面,从传统的伐木造林到现在的多种经济作物种植,既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实现了林业资源的保护,是构建生态平衡的有力措施。随着各地政府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人们的种植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如北方地区利用地理优势种植榛树、橡树等经济树木,南方地区大力发展水果栽培等。这些经济树木的生长周期短,创造的经济效益高,还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另外,人参、三七等中药材,蘑菇、木耳等菌类和蕨菜,山苜楂、五加参山等野菜经济作物的种植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各地的林区通过科学发展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在信息技术与物流行业迅猛发展的支持下,创新出多元化的种植模式,为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2.3 加强科学的抚育工作
一是提树林的稳定性。通过科学抚育将枯死树、干扰树及病害树及时伐掉,优化林木生长环境,提高稳定性。同时将森林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突出主导林木,更好地确定森林地经营方向;二是调整林分生长密度,实现防护效益的最大化。通过科学的森林抚育,优化森林群落的林木蓄积量,更好的提高生态防护效益;三是提高森林生态功能。通过有效的森林抚育,可以形成不同树龄的复合混交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森林的生态功能得到提升。
常用的森林抚育方式主要有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补植、割灌除草、修枝等抚育方式。在具体的森林抚育过程中,应该根据林分的实际生长状况以及林木的培育目标,采取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的抚育措施,达到科学抚育的目的,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
2.4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在林业技术推广中,为了促进林业发展,首先要从根本上有效做好生态林业建设。其间需要有效转变林业建设理念,以多目标发展理念为指导,着重强调生态林业建设理念,将其充分融入林业技术推广的每个环节。同时,有效开展各项利益分配工作,充分尊重生物的多样性,稳步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当前,人们要因地制宜,贯彻落实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生态林业建设方案,精准、高效落实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效利用各类林业技术,充分确保生态林业建设落到实处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2.5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建设体制
林业生态建设牵涉诸多内容,包含了多个层面的细节和内容。所以,在进行林业产业的建设过程中,要对林业生态建设体制加以健全完善,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加以明确。在过程中,需要将林业生态建设的具体内容以及规章制度落实下去,有关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生态效益和市场经济密切的联系起来,形成完善的生态服务市场,积极推动生态效益资本化和货币化的进程。有关部门需要将环境成本划入林业生产的成本中,要将环境成本进行分解,分成环境损坏、资源保护和资源开发等。作为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对木材加工技术加以完善,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林木资源的利用率,并进一步保证林农的整体收入,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2.6合理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
不论是畜牧业还是种植业,都要根据当地林区的生态环境特点、植被类型、地域气候等环境条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并合理实施。林农可以依靠自身熟悉林业环境的优势,加快学习科学养殖、种植的最新方法和技术;林业相关部门要严格规划林下经济产业的畜牧和种植面积,种植面积不能过密,采取分片、间断的种植方式,给土壤提供缓冲时间,实现林业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发展。另外,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技术投入,促进林下经济产业的系统化、完整化。尤其要严格筛选开发商,完善林业管理制度。由于很多林业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相应的经济价值也非常高,因此,各级政府及林业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避免不合理开发和人为破坏,把控野生植物的栽培和种植情况,加大林区保护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
结语
当前我国生态林业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但近年来随着林业科技的持续深入推广,这些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进一步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使其为生态林业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应是每一个林业从业者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晓凤,赫福成,杨秀.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分析与研究[J].农家参谋,2020(13):124.
[2]和晓飞.丽江市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0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