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市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的逐渐发展,农机领域的机械化水平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进步。在农业领域发展形势不断变动的大背景下,行业内部存在的矛盾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农机化技术发展方向的不明确在无形当中限制了农业机械功能的发挥。本文主要对于国内外农机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分析,探求国内外农机技术差异,为农机化技术的发展指引新的方向。
关键词:农机化技术;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的农业机械化领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的进步为国内农业机械化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与此同时也使得许多潜在的农机化技术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纵观国内外的农业机械发展形势,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农机化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有着较大的进步空间,我们应当积极主动的探求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予以应对,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国内农机化水平的进步。
二、农机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技术配置方案缺乏明确性
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有着坚实的农业发展基础。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伴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农作物的栽培方式、耕作制度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获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下,人们会更加关注单体作物的生产水平,却未能做到统筹兼顾。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四季温差较大,因此,农作物的栽植往往会受到气候条件所带来的影响,反观南方,许多地区的地形条件较为复杂,而各个地区往往都有独具特色的经济农作物。纵观国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我们可以发现,国内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为之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与个体化的种植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许多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较为繁杂,且种植地块较为狭小,因此,人工作业的形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资源化农机装备种类单一
就目前情况来看,尽管许多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当中,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灵活运用现代化农机设备的重要性,但所运用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农机设备种类较为单一,在自主研发方面仍然有着较大的进步空间。以应用频率较高的灌溉设备为例,许多地区所运用的灌溉设备节水性能较差,综合设计水平还需优化,许多节水性能突出、应用便捷的节水设备普遍是以进口的形式引入国内。反观发达国家,在节水灌溉农机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这些现代化技术都值得我们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学习。
(三)技术发展未能做到统筹兼顾
国内农机化技术的发展除了要考虑到推广应用的需求之外,还需要兼顾国内的市场形势以及农产品的经营优势,秉持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以传统的玉米种植业为例,玉米作为我国种植的面积较大的一类农作物,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都延续着人工种植的形式,春季由人工进行播种,秋季再采取人工收获的形式,不仅生产的效率较低,而且极大程度上加剧了农民所承受的工作压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机械化的生产形式被引入到玉米种植体系当中,但机械化的玉米收割形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粮食的损耗,而且机器会直接将玉米秸秆粉碎,后续还需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田间整地处理,才能够更好的净化田间环境,如此一来,反而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新的工作流程。通过灵活的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我们你对比和分析的形式优化农业投入,制定更加优质的投资方案,提高农机的应用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
反观许多发达国家农机化技术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农机化技术几乎涵盖了各式各样的农作物自前期整地到后续收获的全过程,不仅注重应用效率的提升,且能够为农业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
以具有代表性的精准农业系统为例,此类农业系统能够提供精准农业发展方案,加强对于农业发展的智能化管理,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管理体系的进步。
三、农机化技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机械化发展方案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也各不相同,而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农机化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内能计划技术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机械化技术形式与地区的发展形势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宜之处,因此,农机化技术的发展应当充分考虑到农业领域区域化的发展需求,明确各地区的主导产业,并以此为参考依据,有针对性的调整机械化发展方案,彰显农机化技术发展所具备的优势。
(二)促进机械化技术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许多农作物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但在进行栽植的过程当中,却往往面临着生产效率较低、机械化水平较为滞后等问题。想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进步,就必须积极主动的发现现阶段农机化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举例来说,目前国内已有的农机化技术更多的是面向种植业所提供的,而养殖领域的发展却缺乏足够丰富的技术支持,已有的农机化技术的应用价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实用性水平也各不相同。带动机械化技术的持续发展,要求我们能够在积极引入新型技术的基础之上,填补技术漏洞,另辟蹊径开拓新技术,结合市场发展形势的变化创新技术类型。
(三)优化机械化技术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农业和畜牧业领域的发展被更多的与资源节约和环境可持续联系在一起,传统的生产形式已经难以充分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在优化农机化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更多的兼顾环境保护,尽可能的消除潜在的污染,提高土壤环境的清洁度,针对农业灌溉及农业施肥等技术,应当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提高农药以及化肥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运用现代化技术将农业生产中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提取出来,重新应用于农业领域当中,从而更好的满足行业领域平稳、有序发展的需求。
(四)打造集成化发展模式
在农业领域发展水平飞速进步的大背景下,农作物种植以及畜牧业发展开始与农产品加工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这也在无形当中为农机化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技术人员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开发全新的技术设备,提升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保障农产品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主动的引入智能化的装备技术,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实用型技术引入到农机化技术领域当中,加强对于农作物生产过程的管理,使作物的生产管理能够贯穿于每一个细小环节当中。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我们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汲取经验,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农机化技术,并结合国内农业领域发展的具体形势,将智能化装备技术引入到能进化技术领域当中,加强创新,优化管理,消除潜在的农机化发展问题,为农业领域综合发展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祎娜,沐森林,顾峰伟,等.国内外农机化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9,040(003):227-230.
[2]申泰雄,姚玉林,包颖.设施农业的国内外现状与我省的发展对策[J].农机化研究,1999,000(001):5-10.
[3]李汝莘,骆林,董佑福,等.发展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的问题与对策[C]//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0.
[4]王瞻.温州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