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5042819800109XXXX
摘要: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有效运用对于土木工程项目高质量建设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土木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利用文献研究法、实践调查法,阐述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运用意义,并对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具体运用展开探讨,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具体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平稳推进,我国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中,地基、结构工程占有基础地位,如果地基、结构处理不佳,就可能让土木工程项目产生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相关单位应对结构与地基加固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一、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运用意义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意义主要为:
(1)增强工程项目耐久性。工程项目耐久性受影响因素主要为人员操作规范性、维护合理性等主观因素,与环境侵蚀度等客观因素等。土木工程耐久性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耐久性不佳,就会影响工程项目顺利建设、平稳运行,利用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可以增强项目耐久性,排除质量隐患。
(2)延长工程项目使用寿命。土木工程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科学应用可以减少工程项目质量隐患、性能隐患,增强工程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延长项目使用寿命[1]。
(3)提高工程抗震性能。土木工程参建单位可以考察、分析地区工程所在地实际情况,对土木工程抗震等级进行规划,安排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应用计划,提升工程抗震性能。
二、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具体运用
(一)加筋加固技术的运用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不同土木工程项目具有差异化的地质条件,应用加筋加固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复杂土木工程项目地基加固任务。如果土木工程项目具有浅层软弱地基,那么施工单位可以选择使用锚固技术、竖向加固复合地基技术,在技术应用中,施工单位可以将一定纤维筋材、条带筋材、纤维筋材添加在土体中,以让上部建筑施工、工程施工结束产生压力得以减少。如果建筑上部边坡存在软弱位置,也可以使用锚固法,利用减压材料,让水平方向作用力得到有效控制,提升边坡稳定水平;如果土木工程存在深层软弱地基,可以利用一定措施提升地基承载力、桩柱承载力,利用竖向加固体复合地基方法减少固结沉降情况[2]。
(二)化学加固技术的运用
化学加固技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灌浆技术、深层搅拌桩技术。在软弱土体、岩土体中,因其内部孔洞数量相对较多,整体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差,可以利用石灰、水泥等材料进行灌浆法处理;在淤泥土、泥炭土地基处理中,可以混合搅拌石灰石、水泥,在地基结构中进行灌入处理,使用深层搅拌技术让其和原地基形成复合地基,以增强地基承载力,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特点,在我国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深层搅拌桩技术具体应用中,关键技术要点为:(1)应保证搅拌施工人员、桩机操作人员之间可以形成密切配合,确保搅拌机喷浆时的供浆连续性,且供浆量符合桩设计量;(2)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可以利用标尺控制方法或浆桶设置刻度控制方法,避免因水灰比过小产生堵管问题,与此同时,还应对每根桩施工记录时间进行检查;(3)应严格检查压力表压力情况,可以利用流量泵对输浆速度进行控制,保证注浆泵出口压力在0.4Mpa到0.6Mpa之间,并确保搅拌提升速度、输浆速度同步[3]。
(三)置换混凝土加固技术的运用
如果原土木工程建设区域存在物理缺陷,或是力学性能难以满足工程施工要求,那么可以使用置换混凝土加固技术,在清理混凝土后,可以重新对结构局部区域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让施工要求得到满足。在对局部置换结构进行清理过程中,会有坚硬混凝土结构层露出,在清理工作中,应严格检查硬度、洁净度,保证其在微膨胀剂预应力影响下,结构层依然能够得到新浇筑混凝土的充分融入,结合水泥水化,可以进一步提升结构整体性,保证加固效果。
(四)增大截面加固技术的运用
增大截面加固技术主要指的是增加建筑结构截面面积,提升配筋率,以增强建筑稳定性的技术。在技术具体应用中,可以同时提升整体配筋率,根据钢筋间距设计、保护层构造要求增加截面尺寸,保证土木工程项目建设安全性、稳定性。在技术具体应用中,关键施工要点为:(1)加固前卸荷。通常情况下,加固可能会造成新加部分滞后问题,为让新旧结构可以共同受力,在加固之前,施工单位应对原结构承受荷载予以卸去。(2)处理连接表面。应清理原混凝土到密实部位,凿去风化层、输送层、碳化锈层、油污层,并凿毛处理表面,打造沟槽,在此过程中,应控制沟槽深度在6mm以上,间距小于箍筋间距,在浇筑混凝土前,应保证其表面具有保湿性、清洁性。(3)新增层施工。应做好模板搭设工作、钢筋安置工作及浇筑养护工作。(4)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实施增大截面加固技术,选择浇筑技术,如喷射混凝土浇筑技术就可以利用简单施工操作提高混凝土工程性能、质量[4]。
(五)压密注浆技术的运用
在软土地基加固中,压密注浆技术可以得到有效应用,在工程正式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可以精确计算分析原有基础情况,明确地基范围、地基深度。与此同时,应结合施工特点、差异化地质情况,根据严格规定对水泥、粉煤灰含量进行控制,依照科学比例配制泥浆,之后利用高压灌浆法在土中灌入混合液,利用混合液的泥浆气泡,挤压气体、多余水填充土壤空隙,利用混合液水泥、粉煤灰促使土壤凝固硬化,以构建连续网络结构,提升土壤结构坚硬性、致密性、耐用性。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关键质量控制要点为:(1)应对准孔位,保证孔位偏差在2cm以内,入射角度偏差在1°以内;(2)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3)应在拔出注浆管后,使用粘土等材料对注浆孔进行全面封堵,避免产生浆液流失问题;(4)应利用清水对注浆管进行清洗,并做好废水处理工作。
(六)碳纤维布技术的运用
碳纤维布具有耐久性强的特点,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工程美观性。在土木工程建设中,为提高结构抗剪力、抗震性与抗弯性,施工单位可以分析计算结构构件受力情况、受力特征,在混凝土构件外部不满足受力要求部位利用环氧树脂胶粘贴碳纤维布,让承载力要求得到满足。在技术具体应用中,施工单位应重点做好定位放线工作、混凝土表面处理工作、底层浸渍胶涂刷工作、碳纤维布粘贴工作、多次刮压工作、面层浸渍胶涂刷工作与表面防护工作,混凝土表面清理过程中,应重点清理剥落、蜂窝、疏松、腐蚀劣质混凝土,并使用吸尘器、强力吹风器全面清理混凝土工程表面,保证整体干燥性[5]。
(七)砌体结构技术的运用
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中,砌体结构占有重要地位,应用砌体结构加固技术可以提升土木工程项目结构强度、抗震能力,减少工程项目质量隐患、施工安全隐患。在技术具体应用中,如果墙体自身承重能力不足,或是存在墙体开裂现象,那么可以利用FRP材料加固砌体结构,避免传统加固工程施工可能产生的施工缺陷。此材料空间利用率相对较高,且不会增加砌体结构体积、自重,具有施工方便特点,施工单位可考量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此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合理运用具有增强工程项目耐久性、延长工程项目使用寿命以及提高工程抗震性能的重要意义,建设施工单位通过合理运用加筋加固技术、化学加固技术、置换混凝土加固技术、增大截面加固技术、压密注浆技术、碳纤维布技术与砌体结构技术,可以高质量完成结构与地基加固工作,为土木工程项目顺利建设施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慧.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1):135-136.
[2]曲建国.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7):50-51.
[3]张慧真.试析土木工程设计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06):89-90.
[4]吴刚.土木工程设计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8):58-59.
[5]杨光,李缓.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J].居舍,2020(10):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