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宅楼既有建筑保护方案探讨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常焕勇
[导读] 摘要:砖胎模在很多建筑基础梁侧模拆除不便的条件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需要对侧模内壁进行粉刷处理,避免出现漏浆等质量问题。
        文昌平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571300
        摘要:砖胎模在很多建筑基础梁侧模拆除不便的条件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需要对侧模内壁进行粉刷处理,避免出现漏浆等质量问题。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施工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后对施工保护方案具体设计进行深入地探讨,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剪力墙砖胎模;既有建筑保护;施工流程
        1引言
        农垦三亚医院职工住宅楼项目地下室工程,位于既有建筑10#楼南侧,地下室工程总长度为90米,墙体总高度为8.9米,-2层为3.7米,-1层4.9米。由于10#楼业主不肯退让作业活动空间,原设计支护结构与地下室外墙结构达不到作业空间的要求,需要结合环境影响因素制定出专项施工方案,保证地下室工程的顺利开展。
        2工程施工现状分析与解决方案
        2.1现状分析
        经过与10#楼业主进行协商,施工单位需要避让预留出2米的活动空间,而深基坑作业的支护结构施工与既有建筑仅1.2m,而原地下室底板设计与支护结构为-0.2米的距离,需要在保留原地下室空间按原设计不变的情况下对支护方案进行专项设计。通过对现场与支护结构、永久性地下室工程、施工操作空间等综合计算,最终以避让2.1米进行设计,保持支护结构与底板空间仍为0.0米,采取以既有建筑总长90米位置用专胎膜作为地下室剪力墙外模板,经建设单位、工程设计单位、支护设计单位认可后,对外墙部柱尺寸进行调整,使底板沿退让出0.2米距离。因既有建筑基础为管桩基础,若采用单桩支护链式索腰梁施工会受到影响,采取双排支护方式为较为妥当,既可以保证既有建筑的安全,也可以满足业主日常通行的通道,同时还能防止单桩支护受力不均而对支护结构造成影响,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2.2解决方案
        结合地下室工程作业现场具体条件,防止由于施工条件变更带来的安全隐患与经济损失,需要对既有建筑进行合理避让。在支护桩施工作业期间,把临时围档设置于距离建筑南侧1.56米,可以为业主提供宽度为1.5米的通道,当支护桩和止水桩施工完成,把临时围档向基坑方向退出1米,也就是在地下室工程施工期间,给既有建筑的业主南侧归还2.5米的活动空间。经过避让后,需要对二次拆装临时围挡进行加高处理,可以起到更好的挡水作用,也可以防止施工作业对业主带来干扰。围挡下侧应用800*240(高*厚)的MU10灰砂砖作为挡水墙,再采用M7.5的水泥砂浆进行双面粉刷。围挡上侧庆用镀锌方钢管和厚度为3毫米的波形彩钢板,立柱应用100*100*5方管,柱脚应用Φ8膨胀螺栓进行紧固,每个立柱距离为2米,高度为2.8米。采用深基坑支护结构作为地下室外剪力墙外模板支护体系,可以将钢筋和外墙止水螺栓、砖胎膜与防水层形成整体,可以保证地下室原设计空间。在10#楼南侧20米区间内,只针对局部应用单排支护加锚索体系,该区间内的锚索段无法为腰梁施工提供空间,为保证该区间和双排支护侧压达到均衡状态,还需将该区间应用双排支护,不再采用锚索支护体系。
        3施工保护方案具体设计
        3.1施工流程
        第一段剪力墙施工时,采用钢筋植筋将支护桩进行连接,预埋好穿墙止水螺杆,进行剪力墙砖胎膜1/4段施工,外侧空隙素砼达到密实度要求,对砖胎膜内侧进行粉刷处理,再进行内侧与剪力墙交接部位防水施工,对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对1/4段模板进行安装并浇筑混凝土。
        第二段剪力墙施工,通过钢筋植筋与支护进行连接,埋设好穿墙止水螺杆,对砖胎膜2/4区段进行施工作业,保证外侧空隙素砼达到密实度要求,进行内侧粉刷处理后,再将内侧与剪力墙交接部位的防水层施工,对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作业,再对剪力墙2/4区段模板进行安装,进行剪力墙和地下室-2层顶板施工,对剪力墙2/4区段及地下-2层顶板进行浇筑。


        第三段剪力墙施工,有用钢筋植筋方式来进行支护桩连接,埋设好穿墙止水螺杆,再进行地下室剪力墙砖胎膜3/4区段施工,对外侧空隙采用素混凝土进行密实处理,对内侧进行粉刷处理以后,进行内侧与剪力墙交接部位防水施工,对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进行剪力墙3/4区段模块安装,并对其浇筑混凝土。
        第四段剪力墙施工,先采用钢筋植筋方式对支护桩进行连接,埋设好穿墙止水螺杆,进行砖胎膜4/4区段施工作业,对外侧存在空隙部位采用素混凝土进行补充,并进行密实处理。对砖胎膜内侧进行粉刷处理以后,对内侧与剪力墙交接部位进行防水施工,再对剪力墙进行钢筋绑扎,对余下区段的剪力墙模板进行安装,对-1层顶板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3.2节点设计
        为更好保证砖胎膜的整体安全性,对施工划分为四个不同区段,可以起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达到质量要求,也可以等到每个圈梁区段以下素混凝土封闭层、外墙施水层施工完成后,再开展剪力墙支模体系施工。对上部整体与剖面进行设计,使施工过程形成节点,基坑降水节点设计,按照基坑支护要求设置明沟排水方式,在基础底板没有正式浇筑作业以前可以及时排水。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施工作业时,要求降水周期达到设计要求,降水井通过预制混凝土盖板对其封闭。明排水沟由于需要避让支护结构,需要设置在底板下部,对结构件避让出0.2米后需要加强此处地基受力,可应用素混凝土进行封闭。排水设备将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为防止排水设备出现故障无法满足排水要求,对该区段管井进行封闭以前,采取轻型井点降水措施,可以按照常规要求进行设置,间隔1.2米设置Φ50竖管。在两端每安装一座水泵,明排水沟内设置有横管,采用素混凝土进行封闭处理,防止对后续封闭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地下室外墙反坎处为300*300底板边沿,可以为防水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空隙采用与反坎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进行浇筑,当到底板防水上翻以后,需要在防水上进行砖胎模砌筑施工。螺杆体系节点,应用间距为0.5米的φ20螺纹钢植入到支护墙中,再与φ15螺杆进行连接,要以防止砖墙段由于吸水使螺杆受到腐蚀,缩短剪力墙使用年限,该区段应用套管灌浆来进行保护,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套筒另外一端应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处理。墙体形成节点设计,应用防水素混凝土对砖胎膜及支护结构间隙进行浇筑,防止钢筋受到腐蚀而进入到地下室外墙。
        3.4基坑降水计算
        施工区域土层为粉砂、淤泥质粘土和砂土,根据基坑支护技术规范要求对井点吸水高度进行计算,结合施工机械相关参数,确定抽水真空度为9.4米,水位高度为2.8米,满足降水要求。基坑长度为51米,宽度为38米,等效半径为26米,影响半径为51米。基坑总涌水量为1917.2方、每根井点允许最大出水量为942.5方,井点管总数为3个,实际出水量为639.1方,井点管长度为4.9米。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照顾地下室工程相邻既有建筑业主活动空间,设计了局部砌体专项施工方案,剪力墙砖胎膜砌筑从底板施工、底板垫层防水施工前开始,设置为四个不同的作业区段,对临时围挡进行二次、三次安装施工,与10#楼建筑退让出1.56米、1.0米距离,再进行基坑开挖与管井降水,为基础承台施工提供有利条件,保证地下室底板施工留有足够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蒋志烽,殷鸿炜.预制砖胎膜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散装水泥,2020(06):99-100.
        [2]张锋.一种流砂地质下超深集水井胎膜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20,10 (03):48-49.
        [3]沈海强.高性能再生混凝土胎膜板的工艺流程及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2019(09):135-137.
        [4]刘勇利.建筑工程中HZ预制砖胎膜的施工方法[J].江西建材,2017(10): 94+98.
        [5]王志.预制砖胎膜的工程应用及分析[J].四川建材,2016,42(02):251 -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