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郭守洪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郭守洪
[导读] 摘要:建筑防渗问题一直是建筑行业中的一大难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
        鞍山市铁东区政务服务中心  辽宁鞍山  114001
        摘要:建筑防渗问题一直是建筑行业中的一大难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为了实现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建筑施工中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势在必行。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近年来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防水防渗方面的施工技术开始成为建筑工程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具体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防水防渗方面的研究,并对相应技术加以合理应用,有效避免建筑工程的渗漏问题,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应用效果。
        一、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价值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渗漏问题,会对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大大影响建筑的实际使用寿命,很多实际使用功能难以得到有效的应用。例如,建筑内部会出现潮湿的情况,从而导致内部装修装饰材料发霉、变形、脱落,这不仅会对建筑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也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和风险。因此,合理地对防水防渗技术进行应用,针对不同施工环节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进行处理,能够对后续各方面的质量问题进行更好的控制,同时能够降低工程项目的维护和返工成本,有助于保障整体的经济效益。可以说,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带来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应给予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充分的重视,实现对各类问题的有效防控。
        二、建筑工程渗漏问题的主要控制目标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影响渗漏情况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设计方面的因素,第二是材料方面的因素,第三是技术方面的因素。在具体施工中,也应该对这三个方面加以合理控制:(1)设计方面,设计人员不仅要对整体的建筑工程设计要点进行全面把握,同时也应该对所有的结构做细致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在防水防渗设计中,设计者一定要明确容易出现渗漏的位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设计。(3)材料方面,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工程对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并注重入场防水材料的质量检测和场内防水材料的良好保存。(3)技术方面,施工中,施工单位应该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保障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进行防渗防漏施工。
        三、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屋面结构防水防漏的措施
        在进行屋面结构的具体施工时,设计人员一定要结合实地考察的情况,参考大量的建筑案例,对比市面上存在的不同材料的性能,仔细评估和挑选屋顶结构的材料,避免由于材料不合格而导致漏水渗水情况的发生。在施工结束初期,要对屋顶结构进行合理的养护,实时观察不可避免的裂缝变化情况,定期对建筑内部排水系统进行监测,并根据其特点做出及时弥补的措施。此外,设计人员在设计初稿完成时,要进行多次的核算与检查,根据理论要求确定合适的误差范围,并对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难题提出预备方案,及时普及处理结构偏差的方法,让建筑工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及时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有效解决,防止建筑工程出现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3.2门窗防水防渗施工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门窗防水防渗处理最具难度,所以要全面控制好门窗的规格、使用状况和外观效果等,但是又因为门窗是建筑物使用率较高,并且能够活动的部位。所以在进行防渗防水施工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精心挑选材料。要从社会信誉度高、且具备出厂合格证明的生产厂家那里选购门窗材料,并要保证所使用的材料能够满足施工要求。(2)确保材料的质量。

在对材料进行运送时,要确保门窗材料不存在任何弯曲、变形等质量问题,而且还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则要交给专业人员来进行处理,切勿自行解决,否则会导致问题的进一步加重。(3)门窗和墙体间的缝隙。要使两者实现无缝衔接,如此才会避免门窗部位发生渗漏情况。
        3.3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要点
        为了防止建筑地下室渗水问题的发生,施工人员首先要控制好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配合比,施工人员要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根据地下室所处的地质环境选择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材料。然后根据混凝土材料的特点、建筑的施工需要以及混凝土材料的黏合度、刚度、硬度等情况,确定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并进行拌制,其间,应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搅拌时间,保证其刚度、硬度等与建筑施工相符合,从而达到混凝土防水的效果。在必要情况下,为了保证施工效果,施工人员还可以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实验,通过试验得出最佳配合比,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配置。由于地下室位于地下,选择防水材料时,应选择耐腐蚀性、耐久性和耐菌性较强的防水材料,保证防水卷材的应用效果。防水卷材要保证其基面的清洁性和坚固性。地下室位置特殊,建筑结构也较为特殊,所以,在对防水材料进行铺贴涂抹和涂刷时,施工人员要做到有条理、均匀地涂抹铺贴,防止漏涂漏贴问题的发生,并对地下室的拐角等细节位置进行科学处理。为了保证混凝土的防水施工效果,施工人员在对地下室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新旧混凝土的连接进行处理,对新旧混凝土的连接位置进行洒水湿润。
        3.4卫生间防水防渗施工
        在进行卫生间施工的过程中,为保障防水防渗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该对设备和管道安装质量加以严格控制,并加强对设备、配件以及管道等这些元件的质量检测。(2)在完成了给水管道的施工之后,应该及时进行水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该将压力控制在正常压力的1.5倍。(3)在安装好排水管道之后,应该及时进行通球试验。(4)对于卫生间内所有的洗涤设备,在施工完成之后都需要进行盛水试验。(5)为保障卫生间内设备的防水防渗效果,施工中也可以在墙面、冲淋区域以及浴缸内进行防水层设置,以达到良好的防水抗渗效果。
        3.5外墙结构防水防漏的措施
        外墙处于重要的连结点,在进行施工时必须要严格按照图纸执行,防止出现纰漏连带其他部位也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整个施工的进程。在进行墙体施工时,要注意在厚实、坚硬的墙体部位流出合适的缝隙,以供气流的通过和气压的稳定变化。在进行门窗连接部位施工时,仔细按照门窗的特性,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接触固定,保证其填充的密实性,预防水的渗漏。在装修粉刷面层的工作中,要注意做好抹灰前的基层处理工作,清除易附着、易黏连的灰尘和污物,并保证墙壁的含水量在8%到15%之间,防止抹灰层全部吸收水分而产生空鼓现象,使外部水渗进来,对墙体内部结构造成破坏。
        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的防水防渗技术能够很大程度的避免建筑物发生渗漏的可能性,并且还可以提升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所以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掌握防水防渗技术的要点,进而便能防止发生渗漏情况。
        参考文献
        [1]刘镇宇.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 (14):33+36.
        [2]吴登慧.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7):54-55.
        [3]何继华.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02):265.
        [4]黄贵生.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J].低碳世界, 2018(07):241-242.
        [5]苏德苓.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研究[J].祖国, 2018(0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