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水务公司稽查保卫中心 163000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广大民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随之与日俱增。基层文化宣传队伍担负着基层文化建设宣传重任,关系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高低,因此需要得到高度关注与重视,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壮大,从而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文结合基层文化宣传队伍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明确了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优化发展策略,期望以此推动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优化策略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基层文化建设工作面临全新的发展环境,遇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经过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效。但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基层文化宣传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与文化发展新形势不相适应、宣传工作效率偏低等不足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力所导致的,因此亟需对其进行改革创新发展,提高整个宣传文化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完善其人才结构形式、增强其文化引领作用,为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一、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宣传文化人才分布不均衡,区域性差异显著。在当前发展环境下,人才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基础和实力保障。但在我国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进程中,由于受到城乡差别的巨大影响,乡村宣传文化工作遭遇到专业人才极度匮乏的发展困境。大量高素质宣传文化人才流向了各大中型城市,就连普通人才也不愿意到农村基层文化部门工作,一些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更是无人问津,宣传文化人才分布呈现出严重不均衡的现象。农村文化宣传工作琐碎繁重、待遇较低,导致当地宣传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参与动力大打折扣,人才流动频繁、流失现象严重[1]。
(二)人才老龄化问题严重,工作效率偏低。基层宣传文化建设工作是乡村振兴事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保障,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建设工程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但许多基层宣传文化建设队伍普遍存在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业务能力素质偏低的发展现状,调查资料显示,一些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平均年龄集中在四五十岁阶段,五十岁以上的在总人数中占比约36%。这些宣传文化工作人员学历较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约为38%,这使得整个基层宣传文化队伍的能力素质及工作效率始终处于较低状态。
(三)当地政府重视程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基层文化宣传工作具有长期性、公益性和社会性等特征,难以很快得到具体的工作成效,因此远不如经济建设工作受当地政府的重视[1];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生产力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相对偏低,当地政府将提高民众经济收入当做主要工作来抓,将宣传文化工作视作可有可无的事情,更不愿意将发展资金投入到这项工作上来,导致那些高素质专业人才由于薪酬待遇等问题止步不前,导致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基层文化宣传队伍的人才缺口随之日益加大。
二、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优化发展策略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基层宣传文化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
各级管理部门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积极组织基层宣传文化工作人员开展理论学习活动,促使他们了解掌握先进的宣传文化工作理论,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坚定的工作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宣传方法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实力,最终建立起能够适应多种文化需求的、综合实力强大的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基层宣传文化队伍要充分利用当前发展环境优势和自身条件优势,整合多种优势资源力量构建全新发展体系,及时转变宣传文化工作思路方法,通过思想教育、培训学习、业务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宣传文化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本领技能,促使基层宣传文化队伍的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2]。
(二)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宣传文化人才培育新机制。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及民众文化需要,对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扶持力度,采用多种有效方式激发调动宣传文化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和创新热情,并加强与高校和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能够适应当前宣传文化工作需要的人才培育体制,为基层文化单位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促使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得到高效发展[2];各级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文化宣传工作需要设置建设目标、安排工作重点,促使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有的放矢、高效实用,能够有效引领基层群众的思想方向、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融为一体。
(三)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完善基层宣传文化人才结构体系。基层宣传文化部门要想打造出一支支高素质宣传文化队伍,就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文化行政建设为核心,大力培养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政治觉悟和大局观念,增强宣传文化人才的业务素质能力和行政服务水平,促使他们能够对宣传文化工作现状做出科学准确的研判,拥有先进的工作理念和较高的实施能力;基层宣传文化单位要积极树立工作典型,选拔那些服务意识强、工作能力高的优秀宣传文化人员作为全体工作人员的学习榜样,对他们予以奖励鼓励,以此带动其他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我、努力工作拼搏,促使整个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发展后劲十足;基层宣传文化单位要形成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积极培育高水平文化管理人员,严格招聘工作流程,预先做好人才结构建设规划,在年龄层次、专业结构等方面形成梯次配备的良好发展局面,为构建高素质基层宣传文化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四)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打造既充满竞争又团结协作的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基层宣传文化单位需要针对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按照既定标准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量化评价,以此设定薪酬福利待遇的级别,彻底打破“大锅饭”平均分配制度,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者胜出的良好竞争局面,以此激发基层宣传文化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好要加强分组合作管理,构建合作共进的统一发展机制,将工作团队的品德修养、服务质量、能力成果等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3];基层宣传文化部门还要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多元化分配方案,注重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为先进宣传工作人员提供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的机会,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健全人才任用制度,通过提高薪酬待遇及畅通晋升渠道等举措吸引优秀专业人才的加入,促使基层宣传文化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真抓实干,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予以优惠政策照顾,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结构体系,全力打造充满发展活力的高素质基层宣传文化队伍,为基层文化建设事业做出积极地贡献。
参考文献
[1]邓玫玫.强化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J].群众,2015年10期.
[2]桑田.浅析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农家参谋,2019年09期.
[3]李慧.推进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J].才智,2018年34期.
作者简介
王忠发,性别:男,民族:汉,籍贯:辽宁省省绥中市,出生年月:1968.11.10,文化程度:大专,现有职称:助理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