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运营维护管理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刘京彦
[导读] 摘要: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建立完善的设备和工艺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才能够正确的对待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平稳持续运行。
        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正定县(正定新区)分局  河北石家庄  050800
        摘要: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建立完善的设备和工艺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才能够正确的对待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平稳持续运行。同时,各污水厂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挖掘自身内部潜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工艺,制定出最优的运行管理方案,从而实现污水处理厂的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污水厂;运营管理;问题
        1污水厂运营管理的关键问题
        1.1预算制定
        污水厂的运营要有费用支出,而支出则首先要有预算的支持。年度预算,通常会根据污水厂上一年度的实际运营情况,结合新一年度的计划及目标来制定。预算中包括总收入、总成本、净利润,总收入中包含售水收入、担保收入、其他收入,总成本中包含:(1)运营直接成本如电费、药剂费、例行维修费、大修费、污泥处置费、劳务费等;(2)行政费用如差旅费、通讯费、福利费、招待费等;(3)其他成本如保险费、管理费、税费等;(4)新增固定资产。在生产运营中,一般情况下应根据审批通过的预算严格执行,遇到特殊情况时,如相关制度的硬性要求、紧急突发事件等情况,则按照紧急突发应急程序进行特殊处理。
        1.2成本支出
        (1)药剂费。会根据进水水量的变化、进水水质的不同而有较大的浮动。特别是水质的波动,污水厂应根据进水水质情况,及时调整药剂浓度和投加比例,以最佳的投药比例达到最优的处理效果,使处理出水达标。(2)污泥处置费。一般包含污泥外运费和污泥处理费(填埋或焚烧)。药剂用量的不同,也会影响污泥的产生量。(3)维修费、大修费。首先,污水厂需要制定全年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在运营当中严格按照计划的进度执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其次,对于运营过程中发生的维修、大修情况,污水厂应及时处理,同时系统分析原因,更新设备履历表,总结经验,及时合理调整维保计划和方案。(4)新增固定资产的投资通常金额比较大,在购买之前,需要做充分的调研,要有充足的依据和理由来支持固定资产申购的必要性,必要时还需要有一定的效益分析,论证固定资产的投入是否有利于污水厂今后的运行或收益。成本支出中,还应关注劳务费、行政费、税费、保险费等。
        1.3设备管理
        在污水厂运行中,设备管理的作用相当重要,设备的维护保养是否到位、设备的维修是否及时、设备的更新改造是否合理,对污水厂的顺利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以及更新改造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污水厂运行的设备种类繁多,所有设备都有它的运行、操作、保养、维修规律,只有按照规定的工况和运转规律,正确地操作和维修保养,才能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同时,机械设备在长期运转过程中,因摩擦、高温、潮湿和各种物理、化学效应的作用,不可避免地造成零部件的磨损、配合失调、技术状态逐渐恶化、作业效果逐渐下降,所以还必须准确、及时、高质量地拆修,以使设备恢复性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因此需对设备的档案、分类、使用、润滑、密封、备件、维修维护、防腐、事故、审计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而在现实生产中,很多污水厂的关键设备都没有备用,这就在生产中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设备故障,将可能会造成污水厂停产,污水无法达标排放,造成污染。污水厂需要及时纠正以上情况,补足缺陷,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污水厂稳定运营,达标处理。
        1.4污泥处置管理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产物。据统计,在污水得到净化的同时,约一半的污染物转移到污泥中。不解决好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污水处理的效果只是事倍功半,还有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新《环保法》中,也加码了对污泥处理的管理。污泥处理是非常高投入和高能耗的过程。一方面污泥里面因为含有大量微生物的菌体和有机胶体物质,使机械脱水很困难。国内普遍采用机械脱水的方法,可以使污泥达到80%左右的含水率。第二个是污泥里面的有机物主要以固体形式存在,生物降解困难。如何加强污泥处置和利用,也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污泥管理制度,加强污泥生产、储存及外运工作的管理,确保污泥生产、储存场地环境良好、管理有序,防止污泥乱放、撒漏造成环境污染,提高污泥处置率,减少二次污染风险。其次,要完善污泥处理工艺,提高污泥脱水装备的技术水平,提高脱泥效果。如现在有的污水厂采用板框压滤机,脱水污泥含水率可以降至60%左右,这对后续的处理起到一定的减轻作用。
        2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管理对策分析
        2.1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是污水处理厂的重要工作之一,包括管理水质正常时的管理和水质异常时的处理。按照原计划对出水的参数的检测化验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分析其变化。当水质异常时,则应首先考虑水处理核心设备的指标是否正常,遇到异常情况,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启动异常情况应急预案,确保保持良好状态。
        2.2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
        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大致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改善车间环境,建立生产车间的整洁制度。来实现车间的整个环境质量标准符合国家相应标准。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整改。合理安排上岗的员工到现场进行实地的问题分析,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优化污水处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同时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污水处理厂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不断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并定期根据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对指导手册进行更新和完善,科学指导生产实践工作。
        2.3优化污水处理模式
        为了更好的提升污水处理水平,需要对整个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促使污水处理技术具备较强的污水处理效果。基于此,很有必要对整个污水的来源及性质进行详细分析探究,明确污水处理的需求,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合理布置,确保能够精准高效进行污水处理,避免不同性质的污水而影响到整体污水处理效果。结合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创新,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创新原有运营模式,吸引社会资源,如PPP模式等方式进行运作,最大程度的提升污水处理水平,保障水资源的循环使用。
        2.4加强后期的运营维护管理资金投入
        要想长期的开展村镇污水处理工作,就要落实村镇污水处理工作的资金保证,这样就能定期的对污水处理进行维护和管理,有充足的经费用于设施的更换和人员的日常维护,这样能提升村镇污水治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2.5提高设备和工艺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
        前面提到污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污水处理涉及到知识面非常广泛,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因此,污水处理厂投建初级阶段,污水管理人员提前参与污水处理厂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验收和试运行等各个环节,掌握相关操作规定,为日后的操作管理奠定基础。针对一些应急情况,编制对应的应急处理预案,提高工作人员应急操作能力。
        2.6解决污水厂运营过程中的药剂问题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药剂采购管理问题。污水处理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化学药剂。所以,药剂的购买问题也很重要。污水厂要根据需要处理的总水量和水质,再考虑药剂库的情况,制定药剂的购买计划。相关采购人员要按照规定进行药剂的购买,避免耽误了正常工作。污水厂药剂的采购和管理,要兼顾质量和数量,不能不合格,也不能花费过高。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污水厂运营的主要目标就是,一方面,要确保水稳定运行,安全生产,处理出水达标排放,另一方面,要用合理的成本达到最优的运营。同时,也要拓展污水厂的服务范围,接纳更多的污水,力争污水厂设备设施利用最大化,以获得更大的收入空间。
        参考文献
        [1]杨丽亚,常冠甲.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性分析探讨[J].节能环保,2017(9):236-238.
        [2]甘申东,余艳鸽.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环保科技,2018,6(24):54-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