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及安全监督框架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黄恒
[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发展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的规模持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其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但是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在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需要企业采取科学的措施落实安全监督和质量控制,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基础上,优化建筑建设质量,为使用者提供功能齐全、质量优异的建筑产品。
        陕西三原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713800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发展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的规模持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其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但是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在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需要企业采取科学的措施落实安全监督和质量控制,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基础上,优化建筑建设质量,为使用者提供功能齐全、质量优异的建筑产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监督;优化策略;分析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式下,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拉动地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对建筑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施工技术实力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安全和质量是影响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管理的核心和重点,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影响安全和质量的因素较多,需要企业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建立安全监督和质量控制框架,基于既定框架的基础上,优化各项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在合同规定时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扩大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
        1、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和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
        1.1人员素质
        在项目建设中,人员是开展施工活动的主体,其个人素质、安全意识、技术能力关系到施工安全和建设质量,尤其是现场施工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如果安全质量意识匮乏,容易埋下一定的隐患。例如现场管理人员没有对现场存在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盲目组织人员开展工序施工,在隐患的影响下,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又例如高层建筑涉及大量的高空作业,手脚架搭配不合理或者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进行高空作业,则容易发生各种事故。
        1.2材料设备
        工程建设是将各种建筑材料利用相关工艺和机械设备建设为工程主体的过程,材料设备是工程建设的硬件支撑,其质量与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密切相关。但是当前,一些企业忽视了材料设备的重要性,在安全监督和质量管理中,也没有将重心置于材料设备方面,经常由于材料设备质量而诱发安全或者质量问题。例如在高层及建筑中,起重机属于常见运输设备,如果起重机存在带病作业的情况,容易导致在生产中出现机械故障,进而发生机械伤人或者重物砸伤等事故,同时也不利于现场安全控制。
        1.3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尤其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对现场管理的内容以及强度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现场管理涉及内容较多,安全和质量是关键要素,现场管理人员要结合各个工序的特点以及工艺要求,采取科学的措施规避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风险。但是当前,部分管理人员受到施工进度、成本控制等因素的影响,对安全和质量缺乏有效控制,甚至存在为了追赶进度而盲目指挥、违章操作等行为,对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优化策略
        2.1实行现场监理
        监理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人员,在以往的质量控制中,监理人员没有充分发挥其责任,建筑企业要重视现场监理的重要性,全面实行现场管理。首先,实行全过程监理制度,要求在各个工序施工中,监理人员都要起到相应的作用,对各个工序质量进行把控,规避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其次,实行监理旁站制度,监理人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如果发现违规行为或者质量问题要及时纠正和处理;最后,合理划分监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实现管理内容清晰,避免发生质量问题后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
        2.2保证材料质量
        高层建筑施工涉及的材料种类较多,材料质量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而想要确保工程质量,则要对材料进行质量抽查和控制。

首先,对于重要材料例如水泥、钢筋、砂石等,要与信誉好的供应商开展稳定合作,能够切实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其次,所有进场材料都要严格落实质量抽查,检查人员要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程序检查,如果发现问题严禁进入现场,在保证所有材料质量合格后,组织开展进场工作;最后,现场材料要进行科学保管,尤其是水泥、钢筋等材料,做好防潮、防腐以及防水工作,避免材料在保管期间出现变质。
        2.3规范人员行为
        施工人员的行为与工程建设质量关系较大,如果出现违规操作会诱发质量隐患,建筑企业要注重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首先,所有参建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既定的工艺和技术施工,严禁存在随意施工或者凭经验操作的情况,现场监理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发挥监管责任;其次,制定现场施工规章制度,用于约束和规范施工人员行为,在质量控制中要严格按照既定的制度执行,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按照制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最后,对于特殊机械设备要秉承持证上岗原则,没有操作资质的人员严禁上岗,避免由于机械操作而诱发质量问题。
        2.4工序质量验收
        在完成各工序施工后,要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组织开展下一工序,避免存在质量问题而影响返工进度。首先,在完成工序施工后,现场监理人员要组织人员进行自检,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其次,在完成自检工作后,由质检人员对工序质量进行检查;最后,如果发生设计变更情况,要立即与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沟通,做好变更签证工作。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优化策略
        3.1现场安全监管
        安全事故主要发生在工程现场施工阶段,因此,企业也要将管理重心置于现场监管中。首先,所有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都要搭配好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鞋、手套以及口罩等,如果是高空作业则要佩戴好防护措施;与施工无关人员严禁随意进出现场;其次,安全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要承担起监管重任,如果发现违规操作的行为要及时指挥,指挥人员不能盲目指挥,要充分兼顾安全要素;最后,对现场所有机械设备进行状态检查,尤其是塔吊等起重设备,由于其内部较为复杂(如下图所示),要保证其处于正常作业状态下。
        3.2组织岗前教育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头等大事,在进入岗位之前,建筑企业要组织所有参建人员开展岗前安全教育,树立其安全意识。首先,对岗前教育的内容进行科学整理,要涉及岗位操作、安全知识、防护技能以及隐患处理等方面;其次,在完成岗前教育中,要对人员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才能进入岗位,考核不合格要继续学习;最后,岗前教育严禁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给予重视。
        3.3现场隐患排查
        工程建设现场安全隐患较多,尤其是高层建设,涉及大量的高空作业,容易诱发各种安全事故,因此,建筑企业要注重加强隐患排查。首先,在施工之前,管理人员和现场指挥人员要深入到现场中排查可能存在的隐患,包括临时防火设施、高空作业等,并且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及时处理;其次,实行人员进场签证制度,所有人员凭证进入施工现场,与施工无关人员严禁进入现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最后,在施工中如果发现隐患要立即停止施工,在解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起到规避安全事故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建筑工程规模的持续扩大,高层建筑已经成为行业主流,在开展工程建设中,建筑企业要给予安全监督和质量控制以高度重视,采取科学的措施优化现场管理,发挥建筑工程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罗刚.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及安全监督[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2,10(6):154-155.
        [2]张丽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常见问题及控制对策[J].科技资讯,2019,17(3):104-105.
        [3]黄晓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监督管理的新方式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12679-126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