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监督与管理策略 唐武荣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唐武荣
[导读] 摘 要:在进行石油钻井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能够逐渐的提升安全监督管理的整体工作效率。
        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公司国际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 要:在进行石油钻井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能够逐渐的提升安全监督管理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要尽量制定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考核方式,让工作人员能够按照相应的制度标准来进行工作的落实,并且将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岗位职责和考核相互结合,进行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励工作人员,使其能够对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认知有所提升,从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本文主要讨论了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监督和管理策略。
        关键词: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策略
        引 言:石油行业在开展勘探生产的时候,所使用的关键技术主要是钻井技术,并且还需要全面的捕捉以及利用各种各样的技术信息,从根本上监理好钻井工程监督以及安全事故预警体系,以此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问题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需要注意的钻井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便是不断提高员工危害识别和风险分析能力,切实把握好不安全行为以及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进而避免事故的发生以及提升钻井施工质量。所以,本文接下来将对此展开科学的分析和描述。
        1 石油钻井安全监督工作问题
        1.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足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石油行业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有一些石油企业看重眼前较为诱人的利益,没有使用宏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重视经济效益大于安全管理。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仅仅是被动的执行各种安全要求,同时也存在有些安全要求难以落实到位。还有一些管理者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理解不足,因此,对于行业安全标准的学习和执行并不十分重视,这也让安全管理工作的推进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制约着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这几年在与贝克休斯、西伦贝谢等知名石油公司的合作中,从这些企业员工的日常安全行为,明显能感受到这些知名石油公司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对员工行为习惯的深入影响。对比之后不难发现我们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差距。
        1.2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监督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进行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监督与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体系,使得生产主管领导,就出现了踢皮球、推诿的现象,对于发现的安全问题也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1.3监督管理制度有所缺陷
        在进行石油企业的安全监督工作落实的过程中,首先要能够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体制来进行监督工作的完成。可以认为石油企业的监督体制是能够完成安全监督工作的基本条件。但是目前仍然有一些石油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更加完整全面的安全监督体系。石油企业无论是生产还是加工以及储存运输过程,相对都是较为复杂的,而且也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器材和设备,以及较为先进的工艺技术,这些环节的安全监督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企业在安全监督的时候,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那么势必会对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时就有企业为了经济利益,从而对某些环节的监督管理缺失,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
        2 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监督与管理策略
        2.1 明确职责
        解决“职责分散”问题是安全激励的前提。现场管理的精髓就是责任到人,人人都管事,事事都有人管。哪怕是工作现场的一扇窗户的玻璃,其卫生清洁液有指定的员工负责。通过制定相应的责任划分体系,清晰明确所有岗位的安全职责,推进一岗双责的落实到位。有效的安全管理从转变观念和方法开始。石油钻井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应该由事故处理型到事故预防型转变。对现场的施工环境以及条件要深入了解,分析经常发生了一些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对应的解决策略,清晰的明确到相关岗位职责里。

在对质量控制的时候,同时也要尽量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要能够将个人的职责落实的情况和工薪资绩效相互联系,同时也要通过一些激励或奖惩措施,让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
        2.2强化考核
        在制定了安全监督与管理职责体系后,要将具体的岗位职责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在石油钻井施工现场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中,要将考核工作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的要素是人、机、环、管四要素。结合HSSE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以便管理人员详细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与管理的情况,另外,把健康卫生情况也纳入到考核的标准里来,确保现场施工人员按照严格的标准来施工,及时的纠正违规施工行为,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尽可能将处于萌芽状态的安全隐患扼杀掉。同时,还要着重排查钻井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及时的找出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例如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严禁由于三违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和生产事故等情况,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钻机维护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处理良好的性能,同时加强钻井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对其培训的成效进行考核。所有的人员只有在考核达标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现场施工。同时通过强化各种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现场危害识别及风险风险技能和钻井施工技术要点和常见的安全问题,针对性的加强对其预防,不断提高其安全意识,进而更好地引导员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之中,对自身的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从源头上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3科学树立更加健全的石油钻井安全评价体系
        石油钻井安全评价体系,对于石油钻井工作的开展来讲,的确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具有科学化的钻井安全评价体系,势必能够保障,钻井工作的开展能够具有科学化的评价机制,从而不断调整钻井工作中存在的漏洞缺陷。安全评价体系需要以石油钻井安全生产的实现为主要宗旨,切实利用多种形式的工程开展方法,来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风险问题,展开全面化的安全预测与评价,之后再次健全安全控制措施,最终降低安全事故的实际发生概率。需要切实明确的是,钻井安全生产评价往往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石油钻井工程的全过程当中,并且设计、建设以及退役等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石油钻井工程的安全化生产。安全的评价体系不仅是工程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工程开展的重要方式的科学化转变,因此,有关石油开采监督工作人员也就应当落实好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进而确保石油挖掘工作开展的更加高效。
        结束语
        提到钻井现场安全管理,多数管理者都会说很难。钻井现场安全管理之所以难,是因其特点决定的。石油钻井现场安全存在过程难控制,要求难落实,结果难接受。这就要求我们,石油钻井现场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必须做到,“管”要管在点子上,“理”要理出头绪来。在钻井作业施工中如果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管控,那么必定会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故障、井涌、卡钻等其他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又会导致钻井工作的开展过程受到极大的阻碍。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有效的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那么相关工作人员也就需要切实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对策,极力提升现场的安全风险识别能力,如此才能确保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赵福来.浅谈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监督与管理策略[J].石化技术,2017,24(12):196.
        [2]李双双,王英洋.石油钻井施工作业与管理安全问题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04):110-111.[
        [3]陈田飞.分析石油工程钻井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16):45-46.
        [4]张光耀.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思考[J].化工管理,2018(19):77-78.
        [5]陈涛.浅析石油钻井现场作业的安全监督与管理[J].化工管理,2017(32):255.
        [6]阮存寿.石油钻井现场作业的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探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04):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