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输油气分公司 辽宁丹东 118000
摘要: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领域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的增加。天然气与石油作为一种易燃易爆且危险系数较高的天然资源,必须严格的按照安全规范的要求进行运输和使用。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但有效降低了油气储运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同时促进了油气储运工作效率的稳步提升。与传统的油气储运过程相比,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减少了油气储运过程中人力物力资源的投资,确保了油气储运的安全性,实现了统一化、集中化管理油气储运过程的目的,为我国油气储运的安全高效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油气;储运工程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油气储运工程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油气储运工程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满足长距离和大量的油气储运需求,但由于石油与天然气均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物质,所以在其储运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安全风险及效率影响因素,若想切实保障油气储运效率和安全,必须要采取一些先进的技术。自动化技术是一种实现设备机械自动化运行和控制的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油气储运的效率与安全。本文主要研究了油气储运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1油气管道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框架分析
纵观现阶段的油气管道建设状况,以SCADA系统最具代表性,是典型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实际工作中基于该系统的监测功能,可为调度控制中心的相关工作提供引导,提高管理针对性。若调度控制中心因某方面的原因发生故障或存在通信中断的问题,此时站场的控制系统随即发挥作用,具备替代监控中心的能力,实现无缝监控,确保油气储运各阶段的信息得到完整的监控与记录。PLC控制系统分别配套至各站场中,在其作用下可获取现场监测数据并加以分析,根据所得结果生成调度指令并下发,引导设备自行作出相应调整,实现对工艺参数的自动化控制。油气储运全流程中,基于自动化系统的支持可面向各环节作全方位的监测,并借助HMI(人机界面)直观呈现信息,以便操作者更为准确地掌握实际情况。此外,调度控制中心也能够及时获取实际信息。
2油气储运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2.1在原油脱水中的应用
油气生产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原油脱水生产则是高品质油气产品生产中最关键的工序之一。原油脱水工序主要是以高效分水器为基础,在保证脱水装置的安全有效前提之下,创设相应的条件。立足于油气储运的发展历史之中分析,油气储运工作中始终存在着设备异常现象明显、录入控制装置滞后、检测精度偏低等几方面的问题,如果经过脱水处理后的原油无法满足水分清理要求的话,必然会导致油气产品质量不达标,甚至出现油气与水混合的问题。自动化技术在原有脱水生产工序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促进了高效分水器的有效运行,同时对于一些原有脱水方法效率低以及效果差的相关问题,提高了高效分水器运行的稳定性,为高品质油气产品的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自动化技术在高效分水器改造中的应用,对于高效分水器自动检测效果的提升以及中央处理器参数判断准确性的提高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确保了油气储运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在油气储存监控中的应用
能源损失是原油运输阶段极为常见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运输过程中伴随较明显的散热损失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损耗,最为关键的突破口在于为流体提供充足的能量支持,具体而言,加热站可提供热能,泵站则可以提供充足的压力,通过此方式可为运输创造良好的条件,达到能量供求平衡的效果。
此外,油气运输中的摩阻力损失问题也较为常见,基于试验结果以及大量实践经验得知,油气介质的黏稠程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实际运输环境来看,在温差的作用下进一步带来油气介质黏稠度的变化,因此相关单位需要从温度控制入手,如提高出站温度,通过此举达到降低油气介质黏稠度的效果,进而减少摩阻力损失,但其局限之处在于散热损失随之提高,难以同时兼顾多方面要求。鉴于此,可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其支持下实现对油气储运的全方位监控,经检测后获得介质黏度、温度等相关指标的实际值,根据实际情况作灵活的调整,提高工艺参数的合理性。自动化技术还可进一步对接至计算机系统,以所得参数为依据,实现对输油工艺的优化,使得加热炉温度维持在正常区间内,并确保流量的合理性,以便创造更可观的油气传输效率,尽可能减少传输成本。
2.3在生成报表中的应用
在油气储运的过程中,实际上会产生很多的报表,其中囊括了很多方面的生产信息,是企业制定最终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报表中所有的参数都需要工作人员以手动的方式录入,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会导致数据记录出现误差等问题,降低报表的准确性、可靠性。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在油气储运环节,可以实现数据、报表的自动录入、生成,进而帮助工作人员掌握生产环节的相关信息、情况,为企业中领导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增强报表的有效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2.4在泵类设备运行中的应用
泵类设备是油气储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随着自动化技术在常规泵类设备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泵类设备运行的效率,而且通过对泵类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油气储运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进行泵类设备运行状态的调整和优化,确保了油气储运的高效安全进行。比如,油气储运企业将自动化技术引入到泵类设备的控制中,创建面向自动化泵类设备的高精度控制系统,将泵类实际运行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对其运行发生后改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及时的调整和优化泵类设备的运行参数,降低了原油温度、粘稠度、摩擦阻力等对油气储运效率产生的影响。此外,自动控制技术不断应用,工作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和研究泵类设备的运行状态,找出影响泵类设备运行效果的原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证泵类设备的有效运行。
2.5环境防腐的有效处理
石油化工设备中,环境问题也是引发其腐蚀的重要因素,高温或者潮湿的环境,以及空气中无机酸,都会导致腐蚀问题的产生,所以,工作人员要从此处入手,便能取得有效效果。去除环境中的腐蚀物质,如氧气,在腐蚀反应时,比较常见的便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结合脱氧剂对氧气进行去除,也可以采取防腐剂在设备表面涂抹一层保护膜。对于那些潮湿的环境,也可以采取去湿的处理方法,总之,不给设备产生腐蚀的机会,以提升设备的防腐蚀性能。
3结束语
油气的储存和运输是能源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基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提高监管水平,确保油气生产质量,以免在储存和运输中发生大规模的能源消耗现象,创造安全的油气储运环境,提高了油气储运效率,原本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过大的问题也得到有效的缓解。总体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有其必然意义,可推动油气行业的发展,甚至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艾山江•吐尔逊.石油化工设备常见腐蚀原因及防腐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2):84.
[2]郑昌松.石油化工设备的防腐蚀结构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9):107.
[3]陈宏.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02):20,36.
[4]张鹏.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运用探析[J].石化技术,2019(2603):23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