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如何做好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孙敬国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孙敬国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土建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施工计划的具体特征和相关技术条件是工作人员开展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前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的内容,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后能够将建设设计方案充分落到实处。
        北京大通正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分公司  北京  1012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土建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施工计划的具体特征和相关技术条件是工作人员开展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前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的内容,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后能够将建设设计方案充分落到实处。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分析,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将施工质量水平提升,为工程经济效益提升以及环境管理奠定基础。此外,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工期延迟或者交货期限延长的问题,应当提前做好预防处理对策。建设质量是建筑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做好材料质量控制,将整体施工质量水平提升,保证有效地完成现场管理。
        关键词:做好;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房屋土建工程是包括房屋建筑以及配套设施的施工过程,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内部空间,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需要的工程。另外,由于房屋土建工程的施工环节是最终形成工程实体的首要环节,也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要素,其涵盖了多方面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以及维护。因此,对于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管控就变得尤为重要,只要对其质量严加管控,才可以促进工程实体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质量达标。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要立足建筑市场的发展现状,以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为基础,加强对房屋建筑的质量管控,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进而为房屋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1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
        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通过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而得到有效提升。施工人员在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下,能够将自身警觉性和施工安全性大幅度提升,进而保证在实际施工中各项操作能够严格遵守标准规范,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可以将施工材料浪费的问题有效降低,不但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还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此外,通过合理的管理可以对各项施工机械设备开展定期检查和维修,通过保养维修保证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将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降低设备的损耗。高水平的管理人员能够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各个员工的价值,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效率,降低闲置、浪费等现象的出现,进而将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提升,实现施工单位的有效发展和创新。
        1.2有利于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全面保障
        通过开展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可以督促施工人员积极主动地完成自身的工作内容,有助于指导施工现场秩序,有助于将施工人员操作规范性提升,降低违规操作的情况,进而将施工质量全面提高。此外,管理人员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能够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将施工现场事故发生概率降低,为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全面保障。总之,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应当强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
        2房屋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环节的问题
        现阶段,施工技术与设备都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升而不断革新发展,为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但是,就目前我国诸多房屋土建项目而言,施工人员对最新施工技术以及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都不够了解,且仍应用传统的施工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一些企业为了节约开支,节省施工成本,在施工阶段未能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加之后续的看护不到位,会导致建筑项目整体质量不过关,给后续房屋的正常使用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2土建工程施工者的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建筑工程也朝着高层、超高层的方向不断发展。但在迎来机遇的同时,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困难。

具体而言,房屋数量的增多,势必会带来一定的房屋质量问题,因此在现阶段房屋建设此起彼伏的大背景下,房屋质量问题也在不断增多,给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同于原先的建筑施工,随着先进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的引进,其对于施工管理人员的要求也不断上升,但一些地区的施工管理人员还处于故步自封的状态,缺乏相应的培训学习,加之本身能力素质不达标,从而很难与现阶段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相适应,最终无法更好地胜任土建工程施工工作。
        3做好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3.1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每个单元和楼层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都分成两次进行,其中,第一次主要是对墙、板、柱、梁进行浇筑,而第二次主要是对楼梯进行浇筑。另外,在浇筑时还要注意先对标号相对较高的浇筑,再浇筑标号相对较低的。(2)当墙柱的浇筑高度达到3m以上时,需在模板上开出门子板,混凝土通过门子板采用斜槽或专门的作业平台进入到模板体系内,然后在顶部使用振捣棒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3)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具体的分层厚度按照300-500mm控制,在有孔洞存在的模板处,需保证两侧下料达到均匀,保证混凝土振捣的对称性。(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浇筑高度及振捣时的深度、顺序及间隔距离等都进行严格的控制。(5)混凝土养护以人工自然养护为主,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在12h之内做好覆盖与浇水,具体的养护时间,一般要达到7d以上,而如果采用了外加剂,应达到14d以上。(6)侧模的拆除需要在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可以避免表面和棱角由于拆模而损坏时进行,而底模的拆除需要以早拆体系提出的相关规定为依据进行。(7)为防止楼板混凝土由于收缩而开裂,需要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后,但未达到终凝时连续抹面2-3次,以起到预防开裂的作用。为了使楼板达到平整,在混凝土表面要使用杠尺进行刮平,然后用木抹子进一步处理,对上人与上料具体时间进行严格控制,避免由于上人过早导致留下脚印。
        3.2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和调节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员投入到了建筑行业当中,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让政府部门的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所以,政府部门需要构建适合行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按照既定的发展要求坚持下去。例如,可以参考德国采取的有关措施,德国有着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机构。在“双轨制”职业安全和健康体系建设的进程当中,政府部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健康保险机构、代理机构和其他标准组织,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各个部门之间的共同协作,构成了良好的建筑管理体系。
        3.3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的制度规范
        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规范,是引导房屋土建工程质量达标的重要环节。要明确施工质量责任制和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真正将责任落实到施工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中,进而保证房屋土建工程的施工从任务承接到竣工交工都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有责任可找,最终促进我国房屋土建工程的良性转变。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房屋土建工程实体的整体质量水平,就必须从质量把控角度出发,首先,需要保证房屋土建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应规章制度以及施工方案的要求,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达标。其次,要保证施工完成后的工程实体质量达标,符合业主对于工作、学习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最后要保证整个工程实体具有稳定性、安全性以及采光性能好的特性。
        参考文献
        [1]常鑫.新时期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发展路径探索[J].四川水泥,2019(12):190.
        [2]孔剑峰.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地产,2019(19):96.
        [3]尤小银.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9(5):130-131.
        [4]赵川东.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对策探析[J].居舍,2019(1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