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233219920502XXXX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数量与规模上均有较大提升。混凝土是现今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主要的施工材料种类之一,混凝土施工质量会对建筑工程整体的建设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工程施工中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以此来保证其施工效果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为此需要深入分析建筑工程的建设需求来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从而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进行有效的规范及管控。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道路、桥梁、住宅等众多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和安全性这一领域国家也更加重视,对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时代的发展变化,在时代浪潮中保持自身优势且实现更加稳定地发展,建筑企业就需要在房建工程项目中更加注重创新,同时对于混凝土这一技术的应用也应该更加重视,因为混凝土施工在整个房建建筑工程中属于基础的内容,同时也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想要提高房建工程的质量,就先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以及浇筑的相关技术做出研究。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配合比技术参数对在混凝土配置中各项要求较高。在混凝土生产中,砂石材料与含水率配合比难以达到预期要求,在材料搅拌前要注重及时开展多项试验,这样能满足多项施工参数要求。在特殊状态下要注重对试验结果集中优化与调控,判定材料应用数量。在正常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要注重基于规范化施工标准选取砂石材料、水泥材料,为了保障水泥混合比能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在混合料应用前要对材料展开规范化计算。在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对各项疏漏问题集中控制。各类材料混合时间与原材料搭配均要按照规定计划实施。相关施工管理部门要注重规范化监管,防止由于人为影响要素导致配合比中产生较多误差问题。
1.2混凝土运输
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构件可根据预先的设计方案完成一项工程的多个或全部步骤,从而有效减少重型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商业混凝土罐车,灌溉泵车),节省了部件连接时的等待时间和重型设备的施工作业时间,实现了三维工作流程,缩短了工人的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材料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确保了绿色施工。另外,该预制结构显著地减少了建筑废料,例如废钢筋,废电线,废竹木,废混凝土等,减少城市施工废料总量。
1.3混凝土浇筑环节
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注重选取针对性措施对冷缝集中控制,在混凝土浇筑中做好针对性振捣操作,确保混凝土之间没有较大空隙。施工人员基于混凝土实际情况做好振捣操作规范化控制,这样能有效强化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施工中要注重对混凝土展开质量控制,对混凝土施工活动有效设计,在施工中做好建筑物使用年限与受力现状调查分析,做好系统化分析研究,能拟定更为科学化的混凝土施工应用方案。在施工阶段,技术人员要注重参照施工环境选取相应的混凝土强度。全面遵循设计要求对混凝土裂缝集中控制,能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安全。此外,还要对原材料质量集中控制,在施工中常见各类水化反应,施工人员要合理选取水泥应用材料等,提高水泥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还要要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技术人员常规状态下会选取干性混凝土,补充适量混合料,对混凝土中水泥应用量进行管控。在混凝土搅拌中,加水或是用水将碎石集中冷却,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施工人员还要规范化搭配温度散发管控措施,选取多路径进行散热。
1.4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雺要达到密实平整,在浇筑带配罫揑入式振捣器,根据混凝土自然形成的流淌坡度,按照前、中、后三部分布罫振动器,保证钢筋混凝土的密实。夜间施巡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照明,先线应满足可以看到底层钢筋。混凝士迚行振捣时振动棒雺要上下抽动,把混凝土上下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敁果达到混凝土表面均匀、平整,以不再出现显著沉落和气泡为准。振捣作业时,注意把振捣器进离钢筋、管道、预埋件等,避兊収生碰撞。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的体系的良好程度直接关系到着施工行为是否规范,也决定了施工能否高质和高效开展的重要原因。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使每个员工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且施工人员的工作绩效受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这样做不仅提升了工作人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建立完善质量检测小组的监测管理工作,还要做好巡检工作的整体的安排。质量问题如果被发现,要尽可能的解决,直到上一个问题解决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2.2提高原材料的质量
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含:沙子、水泥、水以及添加剂等。首先,水泥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水泥的选择过程中,应严格分析其类型以及等级,保障选择的水泥材料符合项目的实际需求。选择外加剂时,需要对外加剂进行质量检测,并且在使用中一定要标明日期,以防止其出现失效滥用,另外,不能随意添加外加剂,在外加剂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根据配合比控制外加剂的用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2.3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作业人员高效的完成施工工作,制定有效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严格根据流程实施,防止由于赶工期而发生质量没有达到要求的情况出现。同时对施工人员实施技术交底,对浇注的速度、高度和振捣时间进行控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如果发生施工质量或者安全问题,能够明确责任,相关人员必须承担他需要承担的责任。及时的采取质量控制措施来对施工质量问题进行预控,减少在混凝土施工中存有的质量隐患问题。
2.4合理选用管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管理中为了进一步的强化其管理效果,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管理模式来对其进行改进及创新,这样可以对现有的质量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并在现代化管理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对施工进行全过程控制的效果。例如,在质量管理中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建模,利用此项技术仿真模拟的功能来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演示,并利用信息技术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信息进行收集,将信息技术与BIM技术进行结合应用来分析混凝土施工中存有的质量隐患问题并及时的加以处理,这样可以对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控制。同时也可以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来进一步的完善质量管理流程,利用此种闭合式管理模式,减少在质量管理中的疏漏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持续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尚存在的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不断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随着建筑工程生产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展开研究,在未来建筑行业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牟朔.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44-45.
[2]郭明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20(17):62.
[3]张学甫,张军锋.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卷宗,2019,9(1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