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 李大伟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李大伟
[导读] 摘要:土木工程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要要符合较高的工程标准。
        靖边县房屋征收与补偿事务中心  陕西省榆林市  718500
        摘要:土木工程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要要符合较高的工程标准。安全管理着重在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方面,能够减少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保障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土木工程管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管理地位和管理作用。但是部分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对于安全管理仍然存在重视度不足的情况,导致安全管理存在意识、机制、措施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本文将结合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再进一步探讨具有提高安全管理作用的有效措施建议,期望能够促进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创新
        引言
        以多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传统”来看,从业人才队伍的流动性非常大,且室外作业的安全隐患比较高,实际施工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导致的安全意识不足、技能较弱等问题都十分显著。另外,在建设期间经常为了追赶进度、尽快投入应用以换取经济收益等原因,轻视施工安全管控的相关工作,甚至缩减安全生产的成本投入,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施工单位所要承担的安全隐患。所以,借助设计规划阶段安全化设计和施工组织当中针对安全防控细节的优化,较好地实现识别危险源、紧抓安全风险等目的,配合技术性措施以及管理方案的辅助作用,在最大程度上优化安全事故的发生隐患,确保每个生产环节以及岗位安全工作始终符合标准以及规范,以期能够尽快实现安全、高质量的施工。
        1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管理制度是进行安全管理的核心,只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够达到有效的安全管理作用。但是部分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在进行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时存在不够全面、可行性等情况,导致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不仅无法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管理,还会由于制度问题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比如在安全管理的职责方面,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和落实,导致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混乱和冲突。安全管理措施无法切实执行也会造成安全管理作用的降低,甚至是由于安全管理措施与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不相符,如果要达到安全管理要求就会导致施工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1.2人员问题
        人员因素是建筑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据调查发现,在建筑生产中,大部分的安全事故成因,都是工作人员自身的疏忽引发的,人员因素如果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管理效果会大幅度提升,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将可以得到保证,这也是当代建筑企业的主要工作方向。土木工程项目规模比较大,施工内容复杂,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由于建筑施工工作量大的特点,一些能力较强以及高学历的人才很少从事建筑施工,建筑施工人员普遍存在素养不足的情况。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群体,主要来自农村务工人员,这个群体也被称之为农民工,大部分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都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安全意识不足,无法识别建筑施工过程中蕴含的风险,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人员的专业性不强,施工规范性难以得到保证,不文明的施工行为频繁发生,这种情况给企业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安全管理措施往往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给工作人员自身带来风险,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1.3缺乏现场监督
        现场监督是施工管理中的主要方式,也是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情况了解的主要渠道,但是从现阶段的工程建设来看,大部分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的加强对现场的巡查情况,许多管理人员平时坐在办公室里,与施工负责人都是通过电话等方式沟通,没有真正的尽到自己的职责,这就导致了有些施工人员在心理上的放松,在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而且技术交底工作并不符合要求,根本没有实现对设计图纸的全部了解,有些图纸上所表达的内容在理解上有着一定的误差,从而造成更多的质量隐患。另一方面来说,缺少现场监督对于进度管理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无法核实进度计划展开的效果,当管理人员发现问题时已经造成了进度上的拖延,还可能导致施工技术上的更改等一连串问题。
        2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2.1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要想保证建设工程能顺利安全地进行,就要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养。在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建设单位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以及培训工作,要使得每一个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工作的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在安全方面,要让施工人员具备足够风险安全意识,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另外要在施工过现场,设立专业的安全监管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表现进行详细的记录,务必做到赏罚分明。对于表现良好,长期不曾出现失误的人员要进行合适的奖励;对于一些规章操作,却屡教不改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一定的处罚,尤其是在安全条例面前,要进行重惩。通过这种有奖有罚的安全制度,可以有效增强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心以及工作积极性。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派遣专业技能水平较强,具备责任心的管理人员将制度进行落实。而现场的安全监管人员要严格按照现场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对是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2.2加强人员培训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得知,人员素养的缺失,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阻碍。在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下,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突显,为了实现安全的建筑生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建筑企业要注重人员素养的提升,把人员因素对建筑生产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企业方面在招收工作人员的时候,要适当提升用人标准,不能一刀切,根据人员的意向岗位,对人员的能力和责任意识进行简单的考察审核,不符合标准的人员坚决不能进入工作岗位,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专业能力不足、责任意识差的人员拒之门外,初步的减少人员因素对项目建设造成的影响。在人员确定以后,要对其进行上岗之前的培训,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建筑企业一定要细致地对人员进行培训,在上岗之前,强化人员的专业素养,让工作人员认识到施工中存在的风险,以一个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建设工程的施工中。另外,随着工程项目的进行,企业要定期给工作人员打“预防针”,避免工作人员出现精神上的松懈,产生施工漏洞,在一些危险施工段开展之前,管理人员要把工作人员组织到一起,对工作人员讲解这部分施工内容的注意事项,进一步的强化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为项目施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3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首先,有关部门应该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自身行为对于现场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在基层工作上的落实,定期展开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隐蔽工程,要做到没有死角的排查。此外,针对工程施工现场,有关人员应该对危险隐患的位置进行安全警示牌的张贴工作,还可以在现场规定具体的安全规章制度内容,在显眼的位置摆放消防器材,同时检查消防器材的合格性,定期进行更换,从多个角度上进行规范。
        结语
        建筑安全问题是当代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为了消除建设工程施工乱象,提升企业形象,保证稳定的建筑生产,建筑企业要大力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从人员、设备以及管理等方面入手,排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建设工程施工产生的影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翔.浅谈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07):P.32-32.
        [2]翟海威,曲荣子.浅谈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8(06):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