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的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魏珊珊
[导读] 摘要:旅游产业是欣欣向荣的产业,随着旅游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要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漯河市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漯河市  462000
        摘要:旅游产业是欣欣向荣的产业,随着旅游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要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为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升旅游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意识;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走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推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旅游管理;酒店实习
        引言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高速发展需要有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和旅游企业运营管理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政策方针、从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基层服务与管理、旅游企业运营管理、旅游产品策划与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旅游业本身属于以实践为主的行业,学校学到的东西十分有限,应该自己争取提升和拓展。
        一、产教融合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方向
        (一)产教融合的基础前提
        产教融合是一种教育改革理念,国家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院根据企业的需要开展校企合作活动,并一直在探索校企双方有利,对企业长远发展产生良好影响的合作模式。在探索与实践中找出了对应的培训要点,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知识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水平提升,使学院的人才培养更好地与企业需求对接,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二)产教融合对学生发挥的作用
        根据实习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来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获取知识,不断实践,思想逐渐变化从而达到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不断提高。锻炼提升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有效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结合在学校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培养环境,提高其学习与工作的兴趣,提高实习效果,让学生学有所用。
        • 产教融合的重要性
        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大的战略决策。校企一体化专业课程的构建,需要校企双方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而成。学生在岗位实践、岗位培训当中做到产教融合,通过实践、观察、模仿、研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提升学生对我国旅游管理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研究探索的兴趣和动力,明确职业规划方向,为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提供有力技能人才支撑[1]。
        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问题
        (一)酒店实习体制尚不健全
        首先,学生作为实习生,在产教融合的酒店实习时没有相应的工作权限,只能在酒店中起到协调作用,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的带动下才能完成工作,实践中也不能完全的独立自主,所学知识无法全部发挥出来。另外,由于酒店的规章制度和监管制度是针对酒店员工,没有真正落实到实习生个人,因此容易造成学生工作状态不佳的情况,无法让人才得到充分的发挥,实习生的个人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2]。
        • 实习生的工作指导不够充分
        学生刚从学校到社会实习,自身的职业精神与职业操守还需要经历磨练。在工作中,除了要满足学生的实习工作顺利进行,还要有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疏导。往往很多时候酒店工作者与培训者都会忽视实习生刚步入社会的心理感知,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强行代入给学生,造成学生一知半解错误百出的现象。如果不加以引领,很容易让学生在实习中获得不好的心理预期,从而对工作抱有抵触心理,无法正确融入到实习中来,起不到锻炼作用。


        • 实习观念不正确
        很多时候学生在学校中受到学校和家庭的保护,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会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了学生的在工作中产生倦怠情绪,不愿意参与繁重的工作,既没有带给酒店工作回馈,又没有得到相应锻炼,形成恶性循环,不符合学校产教融合的发展预期。
        • 实习条件与工作报酬问题
        由于学生的实习工作以工作和学习同步进行,很多时候并不能给酒店带来相应的收益,因此在工作报酬上会略显逊色。学生在工作中不仅想要得到工作历练,也想得到相应的劳动所得,容易打击到学生的工作热情。另外在工作实践上,学生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实习,在适应期间需要老师更多的陪伴于引导,但因为人数众多,指导老师无法全部照应,这也加深了学生的思乡情绪,从而影响工作状态。
        • 学生的实习满意度不高
        学生对于实习的满意程度会影响到学生的从业态度和专业认同,在实习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影响学生情绪的事情,让本就缺乏实际了解的实习生对工作期望过高从而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在工作中,酒店没有对学生达到一定的的信任度,学生的参与感不高,也会对工作产生抵触心理,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这一行。这样的心理落差会导致学生的期待落空,从而更改自己的职业规划,对旅游管理专业产生不好的印象。
        • 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问题的解决方案
        • 重视产教融合的可操作性
        产教融合的服务主体是学生,目的就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将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加快学生就业的适应程度。酒店要明确实习的监管制度、考核制度、福利制度和薪酬制度,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工作体验,有更高的参与程度,提升实习生的工作参与感与自我认同感[3]。
        • 酒店建立考核机制
        通过考核机制来衡量是否对学校整体发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社会服务及贡献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实习生的工作行为进行评估,通过数据充分调动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正视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主动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水平。
        • 教师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明白学生的需求,理解他们的想法,赞赏他们的个性,思考他们的未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的职业规划用心研究道路,在提升学生专业水平能力的同时,要做到学生实习时的陪伴作用,对学生的抵触心理做疏导,引领学生在工作困境中走出来。
        • 学生改变自身思维
        旅游业属于以实践为主的行业,学校学到的东西十分有限,应该自己争取提升和拓展。要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自学能力,及时调整好心态,寻找问题根源,探求解决方案。同时还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平常心去面对一切艰难险阻,虚心学习,掌握基本技能,培养自身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尽早为日后的正式工作做准备。
        • 授课内容要联系实际
        学院要与酒店应协商出来一套完整的授课体系,建立和完善产教深度融合的推进与实施方法,敢于突破传统创新,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融入企业的生产和研发环节,融入产业的技术进步链条,融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在与行业企业和产业的协同点之间形成链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推行适应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满足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也是目前许多院校大力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产教融合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在酒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协调统一,解决企业与学院、学生之间的矛盾,使产教融合形成良性循环,为旅游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龚琳芦惠李想.基于产教融合的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问题研究.2020.01.042
        [2]顾静怡.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既对策.2020.12
        [3]蒋翠.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7,19(1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