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方建伟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方建伟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中施工中广泛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促进工程建筑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身份证号码:37158119910207xxxx临清市新华德润汇通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临清市  252600
        摘要:建筑工程中施工中广泛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促进工程建筑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时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控制方案。文中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着手点,分析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点,然而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对施工工艺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旦施工工艺不符合施工要求,极易在施工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因此,需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做好严格管理,从而提升整体的工程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概念分析
        通常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是指的体积较大的混凝土,一般在 1m³ 以上,这种体积大的混凝土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产生裂缝问题,如水泥水化热之后,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相差较大,或者产生温度硬度,都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内外温差大、表面系数低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全面分析,当出现裂缝问题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裂缝的进一步扩大,保证施工质量。
        现如今,建筑行业飞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多,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满足建筑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还能结合人们需求对其进行改善。然而,在一些建筑工程结构中,由于混凝土的使用要求较高,比如温度控制、浇筑技术等等,在建筑施工中成为重要的结构要点。对此,应该深入研究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结构强度。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 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应该做好原材料准备工作,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混凝土原材料,如符合设计与规范的水泥、品种多掺量小的外加剂、经过严格检验的粉煤灰、考虑施工要求选择的混凝土膨胀剂等,在施工之前需要将这些原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而且施工方与混凝土搅拌方应该建立良好联系,保证混凝土充分供应,促使施工正常进行。在实施混凝土试配的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主要是把控水泥的性能,可以选择低热、中热、微膨胀或者收缩性小的水泥,保证原材料的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质量。
        另外,在选择外加剂时,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外加剂的使用能够对混凝土的特性进行改善,减少水泥的使用量,避免出现较大的温度差。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不仅可以优化混凝土的特性,还可以替代一些水泥,减少水泥使用量,并降低水泥水化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之后会降低其强度。将混凝土膨胀剂应用于混凝土中,添加量应该在水泥总量的 10-12%,能够实现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无缝隙施工的要求。
        2.2 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施工技术等因素的干扰,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对此,应该合理把控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尽可能提升整体结构的性能,减少裂缝的出现,而且还能对施工工序进行优化,保证施工质量。在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划分时,应考虑区段划分情况,包括施工长度、施工范围等,对结构进行细分。
        针对施工缝实施组合施工,减少混凝土产生的温度应力差。同时,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经过后浇带施工能够促使大体积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并且具备工程施工要求的抗拉能力、韧性等。在一般情况下,后浇带施工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的 40 天进行,在进行浇筑之前应该对凿毛进行合理处理,保证混凝土接触面的清洁性和湿润性,并关注温度控制,避免出现热胀冷缩情况,对建筑施工造成影响。


        2.3 钢筋施工技术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钢筋是其结构的主要构成,会对整体稳定性、强度等造成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设置数量同等的砌块,能够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耐用性。比如,基础底板结构的下部钢架可以连接到线臂上。在完成地板钢筋施工之后,可以对墙壁、圆柱上的钢筋进行调整,进而优化整体建筑的结构功能和性能。通常钢筋需要被深埋在混凝土中,其质量检查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完成钢筋施工之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对钢筋进行精密性清洁和监测,进而保证整体施工质量。
        2.4 浇筑技术
        搅拌浇筑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搅拌方式的合理性及全面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施工要求和标准,按照正规的操作流程,包括材料放置顺序、应用数量等操作流程,采用科学的搅拌方式进行搅拌,以便增强材料的应用性及合理性。
        其次,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采用适合的搅拌设备,同时为了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保障应用设备正常的运转,在放置搅拌材料之前,需要对应用设备的内部进行全面的清理,以便保障整个材料搅拌过程顺利开展。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浇筑层面严格把关,从而)保障整体的施工质量。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时,最常用的浇筑方式为斜层分段浇筑、分层分段浇筑以及全面逐层浇筑,具体实施方案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要求选择合理的浇筑方式。
        2.5 混凝土振捣技术
        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振捣技术的实施,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平整性等,可以在浇筑带采用插入式的振捣器,结合混凝土自然凝固的状态,在混凝土三个部分均等设置振捣器,从而保证振捣的密实性。
        在夜间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照明,并看到底层钢筋。在实施混凝土振捣技术时,振捣棒的应用应该上下抽动,将混凝土上下层充分震动,每一次的振捣需要保证混凝土的表面的均匀性、平整性,不再出现混凝土下沉、气泡为基准。假如钢筋混合较大时,震动角可以适当倾斜,震动速度保持 50cm。主要注意的是,在振捣过程中,振捣器应该远离钢筋、预埋件、管道等,避免出现碰撞,影响振捣效果。
        2.6 控制温度应力的技术应用
        由于混凝土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及温度变化的影响,降低施工质量,因此,加强浇筑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浇筑温度过高会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夏季炎热,地表温度过高,所以混凝土浇筑工作不宜在夏季进行,以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不得不在夏季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一定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通过其他材料加以辅助降低浇筑的温度,从而对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进行全面有效的管控。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除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控制以外,还需要重视对水泥用量的控制,从而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水化的现象。严格的控制水泥材料的使用量,这样才能在辅助其他施工材料进行施工时,可以在其他施工材料中起到平衡的作用,从而确保施工材料的合理性及规范性。此外,在遇到特殊施工情况时,无法对温度进行有效调节,也需要通过强制性的措施实现温度的降温。比如,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预埋水管,在预埋水管中注入冷水达到降温的效果,实现对温度的掌控。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最大的应用价值,可以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增强抗裂性能的技术、控制温度应力技术、加强搅拌浇筑技术以及科学的控制约束力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工程质量,从而推动建筑工程行业长足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20(12):27-28.
        [2]刁宇.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浅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10):6-7.
        [3]袁干.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0):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