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张婕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张婕
[导读] 摘要:质量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所在,只有把控好质量问题,建筑行业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提升建筑行业的凝聚力、竞争力,为建筑行业打造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
        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质量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所在,只有把控好质量问题,建筑行业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提升建筑行业的凝聚力、竞争力,为建筑行业打造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安家立业是人们一直以来从未变过的思想观念,先安家再立业,只有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才能更好的发展属于自己事业,所以说,房屋作为家的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房屋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只有房屋建筑质量好,才能保证人民安居乐业。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
        (1)前期准备不够完善。在建筑工程工作开展过程中,前期准备是后期所有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但在此方面仍然有一些问题出现。比如,施工预算不够精准,存在较大的误差,甚至个别出现超支严重的问题。建筑施工图纸设计不够科学,不能够明确把握各个技术环节的重点和关键,图纸设计的合理性不能够保证,均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2)施工技术传统落后。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大部分时间会选择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开展工作,对施工现场的情况不加考虑。恶劣的施工环境加上落后的施工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施工的难度,延长工期。施工技术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断升级、完善,施工人员应转变传统的思维,改进落后的技术,提高施工的效率。
        1.2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
        (1)管理缺乏科学合理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建筑工程自身的管理工作缺乏科学且合理的方法,失误会阻碍后续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其陷入较难的困境中。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的配置、材料的选购和管理以及施工技术的搭配都极其重要。如果不能进行积极协调,会造成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不利于工作的安排和完成。其二,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与其发展的现状具有一定的差距,管理制度的设定不能够充分满足现实施工的需要,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也不够合理和完善。比如,现阶段的管理制度内容设定不够精细化,难以保证其能够贯彻落实到位。(2) 现场人员监管不到位。在建筑施工现场,稍不注意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需要监管人员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定点的检查,保证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工作任务。部分现场人员对自己的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工作态度不认真,不能够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监管工作,有些建筑企业甚至没有设置相应的监管岗位,给建筑工程施工留下了潜在的风险和隐患,阻碍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
        2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
        2.1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按照施工工艺可以分为:无黏结后张法、后张法、电热法以及后张自锚法等。在房屋建筑中,先张法和后张法的使用非常广泛。先张法的施工过程为:在台座上首先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然后再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对预应力钢筋实施卸荷,最后在房屋建筑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后张法的施工步骤:先制作构件,预留一定的孔道,当结构现浇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标准后,在预留的孔道中完成预应力钢筋的穿插,预应力张拉之后实施锚固,最后完成孔道的灌浆。
        2.2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特别是高层建筑,由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组成,金属材料较多,并且建筑投入使用后,室内电气较多,实施接地施工可以对建筑物起到防雷的目的,如果建筑物的顶部被雷击中,可以形成一种防雷屏障,使浪涌电流直接流入地面,保证居民的人身安全和用电安全。
        2.3混凝土混凝土技术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水泥需要有相关的合格证书与质量检验报告。同时在施工之前应该对水泥进行复检,保证水泥的实用性。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应该采用浇筑模式,尽量不留缝隙,要杜绝出现垂直施工缝。在进行钢筋搭建时,要用铁丝把钢架四周加固,保证稳定性。进行浇筑工作时要根据施工要求留存一定数量的试块。

每浇注100m3的建筑工程时就要浇筑一个工程块,同时建筑工程还应该设置抗渗水试块。在浇筑的过程中要保证浇块的温度,需要进行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工程时应该进行分段处理,要科学高效地推进。但是进行高密度的防护工程时不能进行分段处理,钢筋混凝土施工工程必须一次性完成,避免出现细缝的现象。施工后表面出现凹陷时,应该采用水泥浆进行填充抹平,当出现大面积不平整的情况,应该去除部分薄弱的土层,重新进行填补。
        2.4防水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防水施工也非常重要,尤其在卫生间、厨房以及浴室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防水施工,保障地板的防水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另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高性能的防水材料,提高墙体和地板的防渗漏性能。对于一些薄弱以及易漏水部位(比如,墙脚以及屋顶拐角处等),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以及施工控制,防止墙体出现渗漏问题。
        3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现场施工管理
        3.1现场施工人员管理
        在建筑施工之前,有必要改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每个建筑商的责任和义务,并提供建筑工程专业培训,以提高建筑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建立施工人员检查机制,以确保施工项目符合要求。必须由专门的行政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法律的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以及居民的生存和财产安全。
        3.2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找出管理职责。每个任务的管理角色和职责应充分反映在系统中,以有效防止发生事件。其次,明确管理流程。只有当经理知道如何做时,管理才能正确完成。同时,管理过程的确定促进了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再次,建立奖惩机制。需要制定激励措施,以激发员工的潜力。奖励应具有激励作用,建筑公司应事先研究员工需求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奖励。只有严格的管理才能促进责任感的发展。最后,建立监督机制。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有必要建立一个管理团队来监督日常管理工作。
        3.3加强完善和构建奖罚机制与责任落实机制
        首先,有关的建筑公司可以通过制定完整的薪酬和罚款机制明确规定公司薪酬和罚款机制的内容,为在各种建筑环境中蓬勃发展的建筑人员提供物质利益,对于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规章制度的施工人员,将根据因违反施工人员规定的损失程度,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增强建筑工人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的认识。此外,施工管理人员还应建立明确的问责机制,明确表达各级政府对施工人员的建设责任,加强施工人员在施工管理中的关注度,并确保所有参与的施工项目得到落实。
        3.4提升建筑施工技术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效率,必须从技术层面入手,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建筑技术,并定期进行有关建筑技术的培训,并将相关知识应用到管理人员和特种施工人员。此外,培训工作还必须增强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清楚了解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及其自身的作用和需求,以便建筑工人能够按照国家标准和法规进行施工。
        结束语:
        在房屋的建造施工过程中,加强基础施工技术,对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严格地要求,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房屋在建造及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建筑行业才能向一个优良的方向发展,也是为了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孙志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居舍,2018(35):122.
        [2]谈建伟.如何做好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2):34.
        [3]张力.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J].南方农机,2018,49(6):176.
        [4]杨子杰.房屋工程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对策[J].江西建材,2016(20):285-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