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张翔
[导读] 摘要:当今的社会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工程项目的生成、决策、实施等过程,可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如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更加准确的做好项目的管理,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增添助力。
        身份证号:3210831973****XXXX  江苏兴化  225700
        摘要:当今的社会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工程项目的生成、决策、实施等过程,可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如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更加准确的做好项目的管理,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增添助力。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引言
        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与进步的条件之一,所以对于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的管理人员要实行严格的监督措施及开展有效的管理模式,保证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对工程项目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但目前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还依然存在部分问题,比如建设工程项目缺少精度、管理人员的执行力有所欠缺和项目管理机制体制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所以针对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意义
        1.1项目管理应与当下的企业制度建设等保持协调
        随着招标承包制度的确立和实行,市场化特质被不断地加深。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得先机,就应有适应当前发展环境的企业制度,而以往的管理思维以及运行方式显然已经不能为当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帮助。在项目管理环节要想切实地保障项目管理的灵活、便捷,就应加强相关责任的管控,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具备持续性。
        1.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是时代的需要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通过创新的管理方式能够改善传统管理方式带来的不足,对促进项目的开展有积极的作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不利于项目的有效进行,使得工期安排或是相关活动的开展达不到工程建设要求,在质量施工进度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很大;而通过创新管理方式的应用解决了这种问题,不断推进项目发展。
        1.3项目管理的创新是建筑市场持续优化和改进的重要基础
        在工程投标环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相互压价、过度竞争的情况。同时当下买方市场中合同不合理的情况也比较突出,进而极大地限制了承包商的有效发挥,所负责的任务也会有错位等情况出现。部分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行业保护的不良情况,如此也就难以保障该区域相关行业的良性发展。建筑行业中此种情况更为突出,进而极大地影响了其稳定有序地发展,同时没有完善的法制以及制度的管控,整个行业的发展并不乐观。而今在市场化经济不断加深以及国际化趋势更为明显的环境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和优化显然已经成为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这样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覆盖面不全面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环节想要实现管理全面覆盖,达到项目管理价值与效益提升的目的,做好相关的管控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就现状而言,在工程现场环境因素以及管理方法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全面覆盖管理的要求,导致工程难以进行。
        2.2管理手段落后
        从建筑行业前沿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和绿色低碳建筑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且未来建筑行业也将以高效、环保的建筑类型为准,而这种情况下的建造模式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同时各个方面的操作也有了更为严格、精细的要求。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组织和管理方面无疑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就当前的管理情况来看,管理方式老套且处理机制存在较多的缺陷,故不能为动态化的工程施工提供切实的管理作用,对于工程变更的处理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也不高效。
        2.3管理效益不高
        项目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工程最终的效益和质量。诸多的工程实践表明,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材料浪费或是质量不达标的情况,那么必定会对工程的造价造成不良的影响,某些情况下还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


        2.4投资估算不足
        从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项目进度方面进行分析时会发现会经常因为审核与估价的失误等不足问题,从而造成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缺少精准度,最终导致中标与估算的价值不对等问题的发生,有些时候甚至会存在超出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以上的误差现象出现,这不仅会引发项目建设的推进效率问题发生的同时,还会导致其他严重问题的发生。目前,有些地方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调整投资概算、概算内投资调整的政策法规,但因前期估算的问题,仍存在频繁调整项目投资的问题。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策略
        3.1创新管理理念
        为了切实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在具体工程管理阶段,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落实到基层中,使其贯穿整体项目工程,保证人、机、材料等管理工作达到科学性要求。此外,还应着眼于管理组织架构的组建和优化,且管理中的人员都应明确自身的具体责任,各个方面的管理都有具体明确的人员在控制,项目的决策以及设计和施工等都应按照最为精细、严格的方式执行,从而切实地保障工程施工推进的高效与安全。
        3.2创新管理方式方法
        如今的建筑工程施工更加趋向于智能化的管理,而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极大地便利了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推进。在建筑企业中打造智慧工地,在近些年的很多地区得到了实践和推广,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通过特定的App即可对现场施工的每道工序以及每个环节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和监督,每个方面以及每个环节的施工都处在动态化的掌控之中,任何违反安全施工原则的不良行为都可以立即进行规整。如今,这种设想在很多的工地都已经得到了实践和广泛的应用,例如以BIM技术、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等为主导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推进得到了科学高效的保障,整个工地的运行变得更为便捷与高效。某些项目正是通过“互联网+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构建,切实地保障了2020年工程施工的稳定与安全。通过系统的分析和处理,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不良情况实施智能化的控制,从而为管理工作科学高效地开展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3.3优化组织结构
        从项目管理实际分析,其所涉及的内容更为多样和复杂,单靠当前的工作人员并不能有效地予以开展,因此应加强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管理模式以及执行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应基于智慧化工地的项目管理架构进行整合和优化,且应保证各项管理落实的严谨与精细,从而为管理工作科学高效地推进提供切实的保障。
        3.4行政与技术分开
        从管理角度看,政府职能部门应转变角色,成为一名真正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对于工程项目,可以由国有企业作为业主,负责项目的策划、设计评审、质量安全监管、工程进度管控等技术工作,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做好招投标监管、合同履约监督、法律援助等行政监督管理工作,避免职能部门即作为监督者又作为实际执行者的尴尬局面。
        3.5建设管理队伍
        如今,随着管理工作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相关的管理人员在业务能力上也应不断地做出改进和提升,以更高效地服务于相关的管理工作。管理队伍的建设应注重多元与高效,例如责任负责人以及技术质检等,都应确保其对专业化技术的娴熟,对于引入的新技术则应进行特定的培训。另外,对于项目管理人员自身来说,应主动学习与管理工作相关的新技术,以为其工作的便捷和高效提供基础保障。
        结束语
        综上,建筑工程要想长效稳定地发展,就应加强自我管理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尤其是涉及质量和安全以及进度等相关的因素时,务必处在科学高效的控制之下,且应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以确保其与不断发展的制度建设等保持高度的协调,这样在健全管理架构和完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我国的建筑工程推进必定会更为高效科学。
        参考文献
        [1]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及思考[J].王珏珑.财经界(学术版). 2020(30)
        [2]试论现代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J].黄伟,赵光景.四川建材.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