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北方分公司
摘要:从强化安全法律法规宣贯、落实全员安全责任、促进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加强全员安全培训教育、推进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安全监管措施和重视职业健康管理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为促进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安全管理;路径措施;认识
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效益,做好企业安全工作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四个一切”的理念,切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深化从严安全管理,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创新安全管理模式,规范标准化和体系化运行,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一、强化安全法律法规宣贯
强化法律法规宣贯。认真宣贯《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组织法律法规巡回宣讲,确保全员真正领会内涵,把握实质,坚持“四个让位”(利润、产量、进度、成本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让位于安全),做到自觉守法,合规经营。同时,要修订完善管理制度,有效识别安全法律法规要求,梳理现有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安全、环保、质量事前问责办法,修订安全制度汇编,促进规范管理。
组织开展“打非治违”。集中整治生产现场、安全资质、道路交通、职业卫生、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危险化学品、消防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企业安全法律风险进行排查、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规避法律风险。
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对照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导则和实施规范,持续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完善管理流程,对照标准规范日常管理,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
二、落实全员安全责任
修订完善安全责任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梳理全员安全职责,明确领导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考核标准等内容,确保岗位覆盖率达到100%。
完善激励考核机制。修订完善安全考核细则,明确企业各单位安全工作考核的重点内容,实施动态量化考核;企业每季度对安全工作进行排名、考核,督促各单位强化管理和监督工作。
层层签订安全承包责任书。自上而下,要组织全员签订安全承诺书,明确安全责任,承诺安全标准操作,自觉抵制“三违”和“低老坏”。同时,要落实承包商监管责任。明确承包商监管牵头部门,加强承包商监管,组织开展承包商审核,完善承包商安全管理业绩档案,限制和清退安全管理水平差、出现事故的承包商。要按照“谁引进、谁负责”、“谁雇佣、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对承包商的监管责任。
三、促进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深化层级监管。明确企业各个层级安全监管的重点,对所属单位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管,落实各级监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职责。要对安全监督人员逐级考核、逐级负责。同时,要抓好安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安全监督职能,明确职责、权限及考核办法,严格进行考核,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监控。赋予安全监督现场违章处置、命令停产整顿权力。
四、加强全员安全培训教育
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持续开展“三学”(管理干部学法规、技术人员学标准、操作人员学规程)活动,抓好岗位练兵、“每周一题”等培训工作,提高日常安全培训实效;充分利用安全宣传栏、墙、廊等基层安全文化阵地,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安全宣传教育;推广安全文化,培养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使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每一个人都时时处处讲安全,真正认识到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开展典型案例教育。分析事故案例,教育全员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设立安全“曝光台”,对各级检查中发现的违章事件、重大隐患在企业主页上进行曝光。
五、强化隐患排查治理
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开展常态化、长期化的“我为安全作诊断”活动,发动全体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全面排查身边不安全因素,畅通员工主动为安全建言献策的通道,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各三级单位每月对隐患排查情况进行分析、汇总,确定隐患治理项目级别,按照“四定”(定资金、定方案、定责任人、定时间)原则,抓好隐患项目的组织运行,确保按时保质完成隐患项目治理;对隐患治理项目的情况按月上报企业安全环保科。
强化设备、设施检测。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设备设施、电路、防雷等检测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有资质的厂家进行整改。
六、落实安全监管措施
实施“三重一险”监管。落实重点工程、重点施工、重点工序、高风险作业领导“两特”带班和专人全程监控制度,加强高风险作业安全监控,严格控制重点环节安全风险。实行高风险作业审批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强化过程监控,落实风险削减措施。
推进未遂事件升级管理,严格事故管理。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未遂事件要进行升级管理,参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事件原因,制订防范措施,对有关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严格执行事故上报有关要求,对瞒报、迟报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强化应急管理。强化全员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配备应急物资,做好定期检测检验和日常维护保养。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企业每半年组织一次综合演练,基层单位定期组织实战演练和培训,提升全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
加强消防管理。全面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立层级明细、条块结合、机制健全、全面覆盖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重点防火单位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加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开展应急演练;严格落实环保措施和生产全过程中防控措施,增强应对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七、强化职业健康管理
加强生产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深入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加强职业危害隐患的排查治理,落实现场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定期开展职业危害场所检测;依法依规组织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查体;加强超标场所的治理和职工的劳保防护,对噪音、粉尘危害严重的作业场所和岗位进行专项治理。
加强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对各级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健康管理有关标准、制度的培训、宣贯,对岗位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提升全员的职业健康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钦安等.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探讨.会议论文.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5-12-01.
[2]张萌萌.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期刊论文.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10-01.
作者简介
吴玲(1981—),女,湖北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专业方向:安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