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处理技术在中波转播台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孙琦琼
[导读] 摘要:中波转播台传统模式利用调频接收机来传输信号源,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大连三〇六转播台  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  116300
        摘要:中波转播台传统模式利用调频接收机来传输信号源,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果调频接收机与播控室距离较近,便能够利用音频线缆直接传输信号。如果播放录播节目,需要前期录制以及后期制作,必须做好音频信号电平的发射处理等,传统模式早已无法满足于现代化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音频处理技术在中波转播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音频处理技术;中波转播台;应用
        在新时期音频技术研究更为深入,节目播放方式也得到了创新与改革。突出了中波转播台中传统传输方式的局限性,运用现代化音频技术不但能够提高低电平,并且能够压缩高电平,保证音频信号的正常传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观众对广播节目信号质量以及播出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音频处理技术概述
        音频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到中波转播台节目播放的质量以及中波转播台系统的稳定运行。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音频处理技术在中波转播台当中的合理应用,可以发挥出音频轨道拓宽的积极作用。拓宽音频轨道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音频的整体质量,保证节目能够充分满足于观众的实际需求,提高观众的欢迎程度。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可以在音频录制、音频节目管理以及音频节目的播放等各个环节应用音频处理技术。音频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与播出效果,音频录制质量直接决定了音频节目的整体质量。如果录制的过程中,出现相对严重的音频偏差等情况,便可以利用音频处理技术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音频数据的整体准确性,并且对工作人员录制以及处理音频文件都能够提供有力的帮助,最大程度上的提升音频录制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此外,音频处理技术具备稳定运行且成本投入较低的优势,能够保证音频数据的有效利用率,进一步的降低中波转播台在技术方面的成本投入。并且集合波形技术,能够保证对音频数据不会造成破坏,利用计算机设备结合图像等形式展现声音与音频数据,提高音频处理的便捷性。而且应用音频处理技术可以完整的保存音频信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更为快速且精准的找出需要的音频数据,不仅能够降低音频处理难度,还能够增强音频数据时效性[1]。
        2、音频处理技术运用原则
        广播节目的制作带有一定复杂性与系统性,为保证音频处理技术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使用原则与流程,按照既定流程来合理应用,保证所有操作环节的合理性。在声音录制环节,利用声音传感器、耳麦与麦克风等设备。广播节目制作前,为确保声音信号传输的精准性,按照信息电压与电流值,设置相应的数据传输路线。为能够降低信号处理的整体难度,利用抗干扰性能最强的传输线路。广播节目的录制过程中,为保证声音采集的有效性,需要运用信噪比与指向性都能够满足相关需求的声音传感器,通过各个参数的合理设置来协调各个声音传感器的正常运行。节目录制的全过程中必须及时有效的截取声音频率,调整声音的尖锐度,保证广播节目制作的高质量与高水平。
        3、音频处理技术在中波转播台的应用
        3.1提高音频处理的质量
        应用音频处理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上的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保证中波转播台管理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且提高音频的整体质量。过冲补偿器以及低通滤波器等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对声音信号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应用音频处理器能够最大程度上的控制运行的实时速度,进而提高声音信号的整体质量。

与此同时,因为电台直播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突发性的问题,因此对节目录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频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在突发事故的情况下及时且高效的处理,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的确保声音信号的整体运作效率,还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音频处理的质量,给节目的正常播出奠定基础。音频处理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合理的把控,确保中波转播台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补偿电路当中的电压,保证电压的实际压缩比能够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当中。针对立体声的处理过程,因为实现立体声必须利用双通道模式来确保整体效果,在应用的过程中为保证中波转播台运行平衡,应当做好立体声的有效连接[2]。
        3.2脉宽调制正反馈技术的应用
        脉宽调制正反馈技术能够实现自身有效衰减以及增益,不仅能够增加信号的电平,还能够提高声音处理的整体平滑效果。因为峰值限制器具备时间参数,因此采取分离操作的过程当中,整体反应速度相对较快,合理的应用脉宽调制正反馈技术不仅能够确保分离操作有序的完成,还能够增强信号的整体可靠性。针对分离操作而言,因为中波转播台的各个设备具备较大时间参数,因此需要配备快速分离器等设备,利用快速分离器主要目的在于将瞬变强信号完成有效的分离,进而确保信号数据整体安全系数。需要注意的是,信号分离器在设置的过程中,必须利用数据处理平台有效的处理平均值的衰弱值。整个输出操作当中,信号比较薄弱,并且速度非常慢,工作人员需要确保音频信号具备较强稳定性,这样才可以保证音频处理的整体效果,并且需要利用缓冲补偿器来进一步的增强中波转播台整体运行稳定性。通过相关的实践结果表明,应用脉宽调制正反馈技术可以保证音频信号发射机能够稳定的运行,并且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脉宽调制正反馈技术的实用性相对较高。当音频信号具备较大的输出电平时,为了确保中波转播台可以更为高效的完成信号的输出,便需要在合理输出值的允许范围当中提升限定值,不但能够提升信号控制的整体效果,并且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利用信号。此外,为了避免削顶失真等情况的出现,工作人员必须严格的控制有效的限定值,确保音频处理的实际压缩补偿值,增强中波转播台整体平滑度,合理的限制信号的峰值,以此来增强音频处理的整体质量[3]。
        3.3有效改善限放器
        合理的应用音频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改善限放器,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声音信号的整体处理质量。因为广播节目的录制过程中,事先针对录制节目当中的声音信号采取了相应的预处理措施,中波转播台所使用的声音处理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限放器,以此来进一步的提高声音信号整体质量,保证节目的播出效果。工作人员主要利用了数字化调幅发射机来进行各种类型声音数据的测试,保证能够全方位的掌握各项性能,能够确保限放器输出信号的整体稳定性。各种类型的声音信号在其输出范围当中,限定值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对于相对较大的音频信号输出平台而言,限定值能够有效提升这样才能够保证中波转播台能够顺利的传输信号,保证信号输出值的整体稳定性。工作人员必须严格的控制限定值,进而防止出现削顶失真等问题,让音频处理能够具备合理压缩补偿值,还能够进一步的提升中波转播台所播出信号的整体平滑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频处理技术在中波转播台当中的合理应用,能够进一步的提升音频信号的有效传输效率,确保中波转播台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为保证音频处理技术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明确技术的核心内容,严格遵守应用原则与程序,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音频处理技术,给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杰.音频比对监测在中波转播台的应用探讨[J].中国有线电视,2020, 000(002):184-185.
        [2]孙胜男.中波转播台发展中的大数据技术运用[J].传播力研究,2019, 003(036):.286-286.
        [3]唐遵义.试论音频处理在中波广播发射机的运用[J].信息记录材料, 2020,21(08):251-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