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浅析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俞丹
[导读] 摘要:高层建筑是建筑技术不断突破之后的产物,因此,高层建筑中的科技含量是比较高的。
        杭州正太建筑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高层建筑是建筑技术不断突破之后的产物,因此,高层建筑中的科技含量是比较高的。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世界上最高层建筑的前10名我国占据了50%,并且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被不断地开发。城市在不断地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涌入很多人口,尤其是在我国的一线城市,城市的储备土地已经趋近于零,而且随着一个个城市中心的打造,使得城市的发展进入了多元中心时代,这使得在城市中心周围的居住要求变得更高,所以高层建筑就成为城市中心周围建筑的主要选择。高层建筑在进行建造的时候对于质量的要求是十分高的,因为高层建筑建设的地方往往是人口比较密集,并且是城市发展的中心区域,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那么给城市造成的威胁将会更大。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1施工技术要点
        1)基桩施工。
        高层建筑的基桩施工和普通建筑的基桩施工是不同的,相比于普通建筑,高层建筑的基桩使施工要求更高,技术需求更大,毕竟高层建筑基本上是由钢筋混凝土建设完成的,重量十分重,普通的基桩可能在工程还没有完成之前就已经被庞大的重量给压碎了。基桩还起着固定建筑的作用,高层建筑受到的风力影响是最大的,很多高层建筑在面对风力时的摆动幅度可以超过1m,如果没有强大的基桩,那么建筑很有可能在这样的摆动幅度下直接崩溃。目前高层建筑的基桩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为灌注桩,即通过钻孔机在地面钻入一个深孔,然后将预制好的钢筋放入其中,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灌注;第二种则是预制桩,即在地面将桩提前制作好,然后再利用打桩机将钢筋混凝土制造成的桩打入地下。灌注桩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按照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适应性的改变,尤其是在进行打孔的时候,对于硬质的地表则可以使用小一点的空洞,而比较软的地表则需要将孔洞变大;预制桩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混凝土预制桩,第二种是钢制预制桩,在施工时需要对周围的土体结构进行控制,防止在打入预制桩的过程中土体结构碎裂的情况,影响地基稳定性。
        2)钢结构。
        高层建筑施工钢结构是目前高层建筑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钢结构具有稳定性强并且寿命长的特点,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在钢结构的施工中,首先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和深化,对图纸里面的一些问题和设计人员进行纠正,然后再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高层建筑的外部框架基本都是全钢结构,而核心墙以及钢梁等部位的连接都是依靠外部框架的。此外,在楼面铺设钢板这也是高层建筑的一个特点,主要是为了加强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尤其是在建筑的高层铺设钢板可以降低大楼在遇到大风之后的摇晃程度,进而提高业主的生命安全保障。在施工之前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风力以及地震频发度等选择适合标号的钢材,这样不但可以做到节省成本而且还增加了建筑的刚性。
        3)混凝土施工。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是影响高层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高层建筑的施工工期比较长,而且高层建筑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这使得混凝土的施工会受到各种影响。比如说浇筑时间的不同可能会导致两次浇筑之间形成空隙,使得建筑整体出现质量问题;还有混凝土浇筑时如果凝固的时间不同,会使得混凝土不能完全凝固,进而造成浇筑区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底层混凝土浇筑,需要用强度高的混凝土,这样可以起到支撑整个大楼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避免混凝土引起的质量问题,那么首先要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及性能要求以及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划,这样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保障了质量问题。此外混凝土在进行制备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规划进行,以进一步保证施工的质量。
        4)裂缝控制。
        由于高层建筑的用途以及建筑的高度不同,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性能要求也是有差距的。而在混凝土固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裂缝,这是建筑的正常现象。

对于一般的建筑,混凝土固化过程中出现的裂缝控制并没有那么严格,只要按照固定的图纸和工艺进行混凝土的灌注,那么裂缝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建筑的质量。但是对于高层建筑,很有可能因为一个裂缝大于标准限制,而造成整个大楼在面对地震以及大风等情况时直接倒塌。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做好相关的计算,将裂缝消灭在施工中。此外,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跟踪和探查,如果出现裂缝过大的现象应该在混凝土还没有完全固化的情况下进行补救。
        2施工质量控制
        1)完善监管体系。
        高层建筑的质量是保障住户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而提高质量就需要对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管,目前出现的很多质量问题都是因为监管不及时、不到位形成的。建筑的质量与建筑企业对成本的控制手段有很大的关系,在很多时候建筑监理单位和建筑单位往往都会站在同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使得很多建筑中出现的问题被规避。因此,一个有效并且完善的监管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法律,而不仅仅是各种规章条例,将建筑的质量问题列入法律当中,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会更加负责,从而提高对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约束力。此外,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可以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并且也有利于各个单位对于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控制。
        2)施工材料控制。
        高层建筑的建筑材料这是影响建筑质量的根本因素,在框架的施工中如果建筑材料不达标,那么会造成框架施工出现质量问题,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向上施工,下方的框架承载力也会越来越大,建筑材料的刚性不足会使得建筑从最底部开始坍塌。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建筑材料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材料购买的过程中一定要购买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的材料,同时对于这些材料还要进行抽样复检,确保材料质量没有问题。再者,在进行施工方案制定时需要对建筑材料的标准进行详细的规划,甚至可以具体到某一个楼层,这样不但可以确保建筑的质量,而且还降低了施工的成本。
        3)严格遵循方案。
        高层建筑的施工是非常特殊的,相比于普通的建筑来讲工期比较长,并且成本比较高,甚至在功能性方面也比普通的建筑要更为复杂。这使得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时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并且高效的施工方案,只有一个科学高效的施工方案才可以在保障质量的情况下,使得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现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对于一些施工难度比较大的部分进行着重设计,并且寻找最优化的施工技术然后在图纸中标注出来,这样在工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更有效率。此外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和技术人员对方案进行修改,保障方案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进而达到提高以及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同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按照图纸保障施工步骤可以切实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对质量进行控制。
        4)提升人员素质。
        目前高层建筑的施工大多数都是由人工进行,很多机械设备根本就无法在高空进行作业,所以人为因素是导致高层建筑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要想控制人为因素对于高层建筑的影响,就需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以及增强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高层建筑的建设很多时候都是有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而这些新技术以及新材料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进行手工操作,如果对这些新技术以及新材料不够了解,那么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对于施工工艺的掌控就不会很熟练,进而形成安全隐患。所以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是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才可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的技术要点主要集中在建筑过程,而质量控制时就需要首先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然后再利用这个体系进行具体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赵昌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科学与财富,2019,21(14):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