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交通运输局 山东菏泽 274300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公路施工质量开始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公路通车数量的增多,车辆的荷载量不断增大,现代交通对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公路需要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抗滑性,确保公路工程的实际质量,对路基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路基土的填筑、压实度和施工工艺等,路基是公路结构中最重要的构造物,需要按照施工技术进行修筑,能够承受路面较大的荷载和负荷,防止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一.公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1.强度承载力。路基如果受到超过其承受荷载,就会在外力作用的推动上,发生变形或者是路面崩裂。所以在建造路基时,一定包确保其强度达标,只有保障其强度,才能促使道路更好的稳定使用。
2.构造稳定性。路基作为道路建设的基础,当道路使用时,需要承受不同车辆的负载,和受不确定自然环境影响。如果路基的施工存在问题,哪路面很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局部变形或着是路面断裂的现象。
3.抗温、抗水性。路基处在体表外,在自然地质中不可避免受到大气降水或者地表水的侵蚀,有关研究发现,路基在这些水的影响下其强度会下降。比如,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普遍在0℃一下,路基会出现冰冻情况。然而在天气转暖时,路面的吸热能力较强,路基会出现冻融现象,这种解冻现象是路面冻胀与翻浆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1.公路路基沉降问题。通常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多,基本上能够归结为三种:第一,应用到的衔接材料质量不过关,所有填土材料无法有效压实,导致路基的碾压工作无法落实到位,最终出现整体结构不稳固的情况。由于公路应用过程中需要承受极大的车辆荷载,因此这就必然会导致路基结构被破坏;第二,在具体施工当中没有处理好软土,尚未实施路基自然沉降,或者是实施的时间不够,当其结构还没有达到稳定的状态就开始实施路面施工,这样一来就导致在具体运用的时候极易出现整体性沉降;第三,路基土壤之中的水分含量过大,在填土的时候尚未实施水分扩散或者是没有混合相应的吸收材料,由此致使整个路基压实工作落实困难,最后产生沉降问题。
2.路基裂缝问题。公路路基裂缝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寿命,更为通行车辆的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一般来说,造成公路工程路基裂缝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施工人员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未能够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标准施工,致使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与施工图纸不相符,使得公路路基结构存在问题,影响公路工程路基的施工质量,最终产生路基裂缝。此外,公路路基设计人员未能详细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测量存在误差等情况的出现都会影响路基结构设计,致使在后期施工过程中,路基容易出现结构位移,造成路基裂缝的产生。
3.环境因素。在进行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公路一般跨越性较强,周边环境有所差异,应该在施工之前,对公路施工环境进行考察,掌握城市规划的相关信息。在软土路基施工时,不能对城市基本规划造成影响。同时,对该地区的气温、水文条件、交通路线等情况要有所了解,施工人员根据周边环境的特性,进行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选择。
三.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1.勘查、设计阶段
对软土地基的处理,需要首先了解软土地基的情况,如果工程施工条件比较复杂,需要对工程施工环境进行区分,按照分区不同环境进行处理,在进行勘查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地质情况的了解,选择的设计方案要合理,符合实际情况,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良好的质量,避免各种意外事件的产生,及时做好监测和记录工作。
2.路基处理阶段
压实工序是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提高路基填料的密实度和路基的承载力与稳定性。压实之前先将填料进行铺料、整平、润湿,然后按照设计要求碾压一定的次数使填料的密实度达到要求。现阶段使用较多的是振动碾,通常采用进退错距的方法,前后两次碾压过程中,碾迹搭接宽度不小于0.1米,碾压过程中保持机械速度不高于每小时两公里,方向沿道路的主轴线方向。在碾压施工过程中常有机械碾压不到的边角位置,对于这类部位的处理可以采用打夯机夯实,或者是人工夯实。为了更好的确保碾压效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碾压机械通常吨位较大,以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公路工程施工规范中,关于路基压实度有着明确的规定,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0.8至1.5米范围之内,路堤压实度不得低于95%,路堤基底压实度不应低于93%。
3.换土回填阶段
换土回填技术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常用的一种,技术较为成熟、全面,能够对路基整体土质进行全面的有效改善。使用换土回填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步骤:(1)施工人员将软土路基中的软土进行清理,按照相关标准,采用分层次的方法,进行土壤的回填。并且对相关参数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2)进行分层回填之后,应用机械设备对路面进行反复的碾压,将路面压制平整,稳固;(3)使用器械进行碾压之后,使用回填土进行回填,回填土主要是粗砂和碎石;(4)在进行完一系列操作之后,对进行回填改善后的路基进行定期的检测,记录数据,观察路基稳定性,一旦数据出现异常,应该及时采取有效合理的方式进行路面维护工作。
4.路面排水阶段
路面排水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快速将路面范围里的降水排除,降低水通过路面进行渗透,路拱横坡应的范围应当≥2%。由于该类工程路基极易受到运用过程中雨水的侵蚀,最后产生比较严重的软化问题,出现滑坡、垮塌等高危害性的事故。所以,相关技术人员还应该要进一步加强路基排水处理。现阶段,能够使用的排水技术有地面排水以及地下排水两种。前者具体原理就是把路基当中的水排出到影响范围之外,从而防止水分下渗而给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或者是出现排水沟等路基边坡问题。而地下排水通常都要挖出来渗井或者是排水槽,以确保能够将地下水隔离截断开,或者是直接将地下水位降低。具体布置排水设施的时候还需要将周围的排水设施相互结合起来,并控制好急流槽、横坡、边沟等设计的科学性,以保证整体排水的通畅度,保证土体稳定性。
5.路基防护阶段
路基防护主要分为坡面防护、支挡防护和冲刷防护。①路基坡面防护主要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确保坡面岩土的风化与环境的协调,高等级公路的边坡多采用种草防护边坡,采用砌石等种草防护。例如当前多采用草坪植生带,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效果也比较好。②冲刷防护,防护沿河路基边坡为了能够免受冲刷,多采用直接防护措施,传统的砌石、抛石等有所改进,通常使用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能够适应土体的不均匀沉降。③支挡防护,挡土墙用在公路路基中的防护是十分重要的,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主要用于地基较好的场合,扶壁式挡土墙受力比较合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中,采用预制构件进行拼装,达到对路基的有效防护,防止路基发生沉降,确保公路路基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路基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影响较大的部分,其对于路面工程以及后期的维修、养护,乃至以后的扩改建工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施工工艺,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更好地确保路基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更好地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瑞年对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4(12)
[2]樊磊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4):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