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探析 陆家涛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陆家涛
[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
        身份证号:44068319780924xxxx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建筑工程发展速度日益提升,作为高层建筑物的基层结构,地下室防水始终是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重大难题。造成地下室渗漏水的原因很多,比如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到位、材料使用不当等。这些问题的大量出现,进一步加重了地下室防水施工的难度。因此,必须根据地下室漏水部位及形式,找出渗漏水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防治,才能提高防水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城市中的用地也日益紧张。为了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资源,城市建设中趋向于高层建筑。考虑到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和空间利用率,地下室成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室结构一旦渗水将对高层建筑的使用、结构安全和稳定性造成影响。所以地下室的防水在工程建设中尤为重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重视地下室防水施工并确保施工质量。
        1地下室渗漏水主要原因
        首先是材料方面:①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佳。由于防水材料生产厂家门槛不高,在防水材料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很多防水材料的使用性能往往达不到施工规范要求,材料不合格或采用的材料不合理,都会影响防水效果。②配合比使用不合理。目前,一些工程无法准确采用计量工具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配合比进行各类原材料用量的配置,有时会出现砂石用量多、或水泥用量少等情况,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要求。③混凝土坍落度偏大。在大量工程实践中发现,混凝土坍落度偏大现象极为普遍,主要原因在于粉煤灰用量过多,运输距离太长导致混凝土含水量下降,混凝土离析等情况发生。其次是施工方面:①混凝土结构不严密。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振捣不充分,很容易出现麻面等问题,甚至会产生漏水通道,进而影响整体防渗效果。②墙体配筋多。高层建筑地下室项目中往往存在大量墙体配筋现象,这种情况下,同样会形成渗水通道,产生渗漏水问题。
        2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2.1底板后浇带设置
        后浇带设置时一般要取高层建筑结构受力部位较小的区域,当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将梁、板的变形反弯部位设置后浇带,另外,梁、板的中间部位也可作为后浇带的设置部位。在设置后浇带时通常可将其宽度控制为80-100cm。若后浇带部位在板的中部,则可控制后浇带宽度为80cm;同时若下移后浇带垫层,则需控制面标高20cm,以便更好的清理后浇带中的杂物及垃圾。同时施工过程中还需利用和后浇带混凝土内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覆盖后浇带底部,并将后浇带底部抹平,然后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处理,以保证底板厚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保证高层建筑质量。
        2.2底板后浇带防水处理
        底板后浇带进行防水处理时需选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且所选用的混凝土标号需高于原混凝土标号一级,并需在混凝土中掺入10%替代水泥的UEA-H膨胀防水剂),以保证防水效果。同时,施工期间需注意,后浇带部位的地梁主钢筋不截断箍筋加密,同时底板钢筋也无须截断,同时还需增加原配筋15%以上的附加钢筋,并将其置入后浇带两侧,取平口式后浇带设计,并以3mm厚止水钢板进行底部防水处理,两侧则以便于收口的蜜目钢丝网对混凝土进行拦截隔离。同时底板混凝土施工前还可在垫层上添加一层涂膜防水层或卷材防水层,以确保防水抗渗功效,避免底板下地下水涌入。此外,为避免底板周围雨水、施工废水流入后浇带,施工时还需在后浇带两侧50cm部位增设挡水墙,挡水墙高度为30cm,宽度为60cm,并以防水砂浆涂抹挡水墙面,以保证墙面防水效果。


        2.3确定卷材方案
        在地下室顶板进行防水卷材和防水层的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卷材施工的方案,确保防水卷材施工的质量。卷材施工所用的材料必须是质量合格的产品,通过了施工方和现场监理的验收,有相应的质量合格证书。凡不合格和超过其有效期限的材料和产品不得用于防水层施工。卷材施工所用的材料和产品进场后应妥善保管,存放于干燥、通风、远离明火的阴处,避免日晒雨淋。地下室顶板需要施工的部位必须充分干燥,施工前我们应仔细测试地下室顶板需要施工部位的含水率,其简易的测试方法如下为;卷材施工前应先用1m2左右的卷材将防水层平铺在需要施工的部位上,经过1h后揭开防水层卷材,观察防水层卷材与需要施工部位的接触处无任何水印方可开始施工。进行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室内环境的温度一般不得低于5℃。卷材施工铺贴前应先在地下室顶板上标出卷材铺贴线,按线进行铺贴。卷材应平铺于地下室顶板需要施工的部位上,自然平放,不允许出现任何褶皱。
        2.4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的地下部分的混凝土抗渗设计等级为P8,混凝土均为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进场前对搅拌站为某工程所提供的混凝土拌合物原材料各项检测报告进行检查,混凝土进场后对混凝土进行留样,并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对混凝土样品的抗渗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所送样品均满足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拌合物自运出搅拌站后,运输途中应对拌合物进行不停搅拌,浇筑施工前的坍落度损失不得大于2cm/h,混凝土的总坍落度损失不得大于4cm。在常规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混凝土拌合物运送至施工现场后,拌合物稠度较高,为方便施工,常有工人在罐车内、泵车内或浇筑现场直接加水稀释混凝土,此种做法严重破坏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得浇筑的混凝土极易出现离析现象,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施工质量,不能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尤其是地下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更应避免此类错误的施工方法。部分工程的地下室外墙出现渗漏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采取错误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在浇筑施工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超过了2cm/h,为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按照该工程所用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在罐车中加入同品种水泥和减水剂进行搅拌,搅拌后的坍落度损失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在施工现场中由于是连续作业,为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现场24h在各环节安排专人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并对浇筑的混凝土部分进行抽检,若发现不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的情况,对施工人员当事人和工头进行严厉处罚。
        2.5其他应注意的事项
        高层建筑物的重量能否满足抗浮要求,若高层建筑物重量不大于水浮力则会导致地下室上浮导致倾斜,继而产生结构破坏。使的结构自防水和防水材料发生变化,失去防水功能。因此应及时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低到安全水位以下。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住房需求急剧上涨。为了缓解城市住房压力,高层建筑工程逐步向高层化、大型化发展,超高层建筑成为了未来高层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钢结构作为超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规范施工作业,才能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小琴.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14):132-133.
        [2]颜全钰.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05):182-183.
        [3]尹博.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5):192-193.
        [4]石红真.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153-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