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1魏帆 2王占勇
[导读] 摘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产业。
        1黑龙江省甘南县气象局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2100 2黑龙江省讷河市气象局  黑龙江讷河  161300
        摘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产业。农业生产对于气候条件的依赖性特别强,气候条件也一直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现代气象服务可以为各地农业部门以及广大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为及时采取防灾减灾措施提供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业防灾减灾;应用
        1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必要性
        1.1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作为著名的农业大国,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气候差异比较大,气象条件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极大,因此,提供完善的气象服务才能使农业生产正常运行,否则就会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尤为不利。近几年来,气象服务质量正在不断提高,相应的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完善。这些多元化的灵活便捷的服务方式充分表明我国气象服务已经不同以往,并与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需求越发接近。在农业生产方面,气象服务更是以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为目标,在保证农业生产高效的基础之上,要进一步确保农业产品的质量。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体系还有待完善,气候因素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极大,农业生产依然比较被动。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气候环境持续恶化,环境污染现象比较严重,为保证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加强气象服务势在必行。
        1.2农业生产中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
        农业生产很容易遭到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这样就会导致农业生产出现各种问题。尽管广大农村地区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中气象灾害的防范,但还是治标不治本。各地气象部门正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为有效避免气象灾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要不断完善气象服务手段。
        2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要点
        2.1预警能力
        气象预警一般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其在农业防灾减灾的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对农业预防灾害的要求越来越高,气象灾害的频发,对国家农业发展形成极大威胁,农户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因此,气象服务中气象预警对于防灾减灾更显的尤为重要。为了完善气象服务及减少农业损失,我国建立了完善的气象预警系统,风云3号D卫星与其他气象卫星相互合作,构成了全面的监测网,为气象预警提供坚实基础,提高了预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农户可以通过预警系统提前知晓旱季到来的时间,提前蓄水,防止干旱造成的庄稼减产;也能提前预知雨季到来的具体日期,及时建立排水沟渠,防止洪涝灾害。
        2.2数据整理
        目前,我国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气象观测站,不再像以前只能测大城市的气象,现今气象网络已将乡镇完全覆盖,通过自动化气象观测平台,可以对实时数据进行检测以及对比分析,使数据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通过气象观测网,可以清晰地分析是否有气象灾害即将到来,提前为农户进行预警,引导农户提前做好防灾措施。
        各省的乡镇政府应结合实际的气象情况,运用现代气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地方气象数据库,以时间为轴线,对气象内容进行完善,将得到的数据资料输入数据库进行整合,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更新,以便气象服务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查阅和分析。利用数据库历年的气象资料进行下一年的气象灾害模拟,分析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灾害,加大对农户气象分析的服务指导工作,增强农户对灾害的警惕性,提高农户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保障农户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切实地降低灾害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3灾害应急
        大型自然灾害对农业有巨大影响,气象预报能否准确预告,关系着农户能否采取有效措施,因此,要调动所有有效资源,结合地方气象数据库资料,运用现代化气象设备进行大型气象灾害预测,通过当地政府及各个单位积极配合,帮助农户解决突发灾害,通过分析历年对灾害的措施,整合出最适合当地天气状况和农户实际情况的方法,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灾害产生的影响,避免农户财产遭受损失,导致粮食产量下滑。
        向农户普及国家出台的《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对于突发性自然灾害,气象部门应该做好科学预警、尽早防范,向农户讲解简单的预警信号指示和首要应急避险相关知识,最大限度降低气象灾害对农户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害。
        2.4加强联系
        为更好突出气象预报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气象部门应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如在保障气象预报准确性的同时,加深与农户之间的联系,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户无法使用一些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来保证粮食产量,因此,农户对气象的依赖程度更高,气象部门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推广气象服务,加大对气象服务的宣传,比如,通过广播、电视或网络方式进行宣传,将气象信息预报给农户,提醒农户注意及时防范,提高防灾减灾的质量。针对气象灾害严重、频发的地区应重点检测,专门设立气象检查点,及时向农户进行气象预报,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应对措施。
        3提升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议
        3.1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工作
        应根据当地实际,不断完善农村预警服务设施,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系统,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共享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借助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LED、手机等多种途径,发挥基层气象信息站、信息员队伍、农业技术推广站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尤其是对于重点农业生产区域和作物基地,要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对于一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应该积极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
        3.2强化部门合作,合力开展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气象部门和涉农部门应逐步深化部门间的合作,不断完善信息共享以及联合会商机制,合力开展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在农业抗灾救灾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联合监测和会商,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苗情、墒情、灾情以及气候条件进行精密监测、评估,并及时会商,共同分析气象灾害发生发展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3.3加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要建立健全乡(镇)气象防灾减灾机构,积极创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乡(镇),构建标准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体系。此外,要强化气象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志愿者以及气象信息员等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队伍建设,定期举办气象信息员培训班,以不断提升气象信息队伍为农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志愿者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逐渐在各地形成“部门领导、乡镇组织、村民参与”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大幅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降低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
        结束语
        气象服务是科学时代下重要的产物,将气象服务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能够对自然灾害进行预防,并且制定解决措施,从而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针对气象服务基础建设不完善和民众防灾减灾意识薄弱的现状,气象服务部门不仅需要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天气预测技术能力,还需要为民众科普气象知识,从而发挥出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晶晶,王艳,赵尚卓,等.新形势下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11).
        [2]曲明星,隋津,李磊.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9(21).
        [3]何锋.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9(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