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分析 王淳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王淳
[导读] 摘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产业,建筑行业一直以来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未来也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走向和民生建设的质量。
        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产业,建筑行业一直以来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未来也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走向和民生建设的质量。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提高对国家的政策方针的重视,加大贯彻力度,积极配合我国所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进而使建筑行业的整体管理工作都能够得到良好的质量保障。这其中就要求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真正确保企业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1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因素
        1.1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往往具有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性,其主要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众所周知,施工环境对于现场施工的管理和施工操作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天气温度湿度因素的影响。但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或控制工程项目的各方面成本,一些施工单位会选择弱化甚至忽视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其次,社会环境中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影响是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由于施工作业的需要,会有各种设备仪器进出现场以及四周会布置一些线路管网等,这些都会对周边地区和所在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为了降低影响,如何科学地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成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在项目设计阶段,特别是一些大型项目或者国家重点扶持项目等,设计人员更多考察的是项目本身的可行性和获益性,与当地的文化融合方面的考虑相对较少,现场人员需要采用有效手段来解决施工过程中与当地文化环境碰撞产生的摩擦等问题。由此可见,环境因素应当引起重视。
        1.2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
        施工现场主要有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从我国的建筑领域实际情况来分析,每年专科、本科毕业生近3万余人,而建筑领域从业者却多达3000多万。说明我国目前的施工管理人员还很匮乏,管理能力还较欠缺,且专业技术人员稀少。如今的管理技术和系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与之对应的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变革也在进行,这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需要其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但现场的操作人员大多都是农民工,学历大多相对较低,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技能培训,采取的施工技术和操作流程还是比较传统、旧时的手艺,无法达到中高型和超高型建筑以及其他要求更高、建设难度更大的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要求。传统的施工技术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等缺点,可能会导致施工质量降低或施工进度减缓,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交付使用等情况。如果不提高现场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则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
        1.3管理法律规范不够完善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革新,国家和地方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规范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明确了项目各个阶段的单位方的责任和义务。但由于我国的工程管理监管机制发展起步较晚,加之有经济体制和人为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阻碍,出现了监管缺失等情况。管理体制的缺失导致监管部门监管力薄弱,一些漏洞也无法可依,无法可查。要想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应当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法律规范,细分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范围。在培养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技术的同时建立起更加完善、更加规范、更加明确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可有效监督现场施工人员和保障施工管理安全和质量,使施工管理更高效地进行。
        2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的管理对策
        2.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不仅要加强生产,更要关注企业品质和文化的形成,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既要维护企业内部员工的效益,也要维护周边人民群众的共同效益,实现有效的生产。

企业的产值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以人为本所形成的品牌效应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双管齐下,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提高产值,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建筑企业,获得良好的市场竞争实力。
        2.2建立健全的管理法规政策
        相关的政府管理机构必须健全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建筑企业在施工建设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按照时代的发展变化,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对相关的法律政策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将保证建筑企业能够在规范的环境下实现更好的发展。例如,政府部门可以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引导建筑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对象和管理目标的改善和调整,建立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为建筑企业营造出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确保建筑企业各项施工建设都能够在规范的环境下顺利施工。
        2.3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方法
        建筑企业在实际生产建设过程中,应该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方法,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管理灵活化。首先,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的培养,使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愿意从自身的角度积极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而带动整个企业共同践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员工也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企业也将因此获得更为优秀的人力资源团队。其次,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之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迎合社会的需求热点,提高市场驾驭能力,敢于抓住机遇,满足市场和企业共同发展的需求。最后,企业应该加强处理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主观能动性,关注管理细节,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过程中,提高品牌效应,在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科学化的同时,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市场竞争能力,带来优秀的市场影响力。
        2.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
        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升到企业的思想认识层面。一方面要提高选人、用人的标准,要求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够积极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各个管理层、决策层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能力,可以通过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加强企业内部人员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企业的管理质量提升,激发施工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监督管理工作,将帮助企业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5完善科学管理评估体系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评估体系的完善,必须将评估体系的建设充分涵盖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施工、运营等诸多层面,实现全方位动态的管理评估。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使建筑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时能够加强对环境保护经济效益、质量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关注,进而实现建筑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总之,我国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时,建筑企业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强调资源节约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促进作用,注重生态保护,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在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将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珏.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2013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2.
        [2]王隆彬.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160-161.
        [3]方彦君.建筑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135.
        [4]张若峣.引用浅析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08),28-29.
        [5]唐艳斌.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方法探寻[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195-195+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