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电网降低线路故障跳闸测距偏差率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李棕让 杨鑫 朱宗锋
[导读] 摘要:为提升地市电网输电线路故障跳闸测距偏差率,提升调度员事故处理效率,提高故障巡线精度,及时恢复供电,减少电网非正常方式运行时间,对于可靠供电和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网山东电力泰安供电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为提升地市电网输电线路故障跳闸测距偏差率,提升调度员事故处理效率,提高故障巡线精度,及时恢复供电,减少电网非正常方式运行时间,对于可靠供电和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输电线路;事故处理;测距偏差率
        1、实施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电力的安全、稳定、可靠供应越来越受到重视[1],架空输电线路途经距离远,自然环境复杂,故障率高,准确测量故障点有利于减轻人工巡线的工作量,缩短线路停电时间,也符合国网公司持续提升重要用户用电安全服务管理水平[2-3]的要求。
        地市供电公司输电线路复杂,特别是110千伏线路T型网络较多、线路实际参数与理论参数偏差较大、算法不够精确等影响测距精度因素较多,目前110千伏线路故障录波器多为单端配置,故障测距精度较低,220千伏为双端测距,故障测距相对较高,目前对于单端测距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突破。打破传统技术、思维、条件等限制,充分挖掘影响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精确度的影响因素,改进测距算法,强化线路参数再整定管理流程,切实提升测距精度,从而推动智能化、精益化电网调控。
        2、主要做法
        2.1 强化线路参数再整定管理流程
        受运行环境、杆塔对地电阻、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线路参数会发生相应变化,直接影响线路故障跳闸测距,特别是影响长距离输电线路测距偏差率,通过采取一系列管控措施明确线路参数再整定流程。
       
        图1 线路参数再整定管理流程
        2.2采用基于汤姆逊原理高阻接地对数模型的故障测距算法
        算法首先建立了故障测距的对数模型,然后选取初始值进行多次迭代,直到满足目标值,最终获得的最优解即为故障测距,算法具体原理框图:
        初始参数解取全长的50%,取额定电压10%,取0.00005A,取10欧,其中定义收敛误差;以的平方和得到拟合误差
       
        图2 基于汤姆逊原理高阻接地对数模型的故障测距算法流程
        3、实施效果
        通过改进的故障测距方法,提升了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精度,线路故障跳闸测距偏差率大大降低。
        1)地市电网事故处理能力和故障巡线效率得以增强,对有效隔离故障点,快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有力保障了电网事故的快速、正确响应,保证第一时间隔离故障,快速恢复供电。
        3)故障测距精度显著提高,既提高了调度员事故处理效率,又大大缓解了故障巡线的压力,提高了巡线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一枫,汤伟,刘路登,等.电网运行风险评估与定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8:022.
        [2]苏寅生.考虑外部环境的电网故障概率模型综述[J].南方电网技术,2015,9(6):87-92.
        [3]崔建磊,文云峰,郭创新等.面向调度运行的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控制系统[J].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