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1028119891123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建筑的数量也逐渐增加,而人工挖孔桩作业技术是其建筑的比较受青睐的施工技术,该施工技术能够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为增加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文章将对建筑工程中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引言
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会受多方面影响。如果处理技术不到位,不止会造成材料浪费、增加成本、影响工程进度,还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造成难以处理的工程隐患。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在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质量有所提高。但问题依然时有发生,暴露了我们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做好技术研究工作,以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1人工挖孔桩技术的优势
1.1便于操作,施工成本不高
一项建筑工程通常涵盖诸多施工环节,而很多施工环节往往容易受到设备、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人工挖孔桩由于不需要配置专用设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这一影响因素的制约,与此同时还降低了施工成本。故而与其他成桩技术相比,只要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对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即可使人工挖孔桩技术得到成功应用,从而有助于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推进。
1.2稳定性能突出,支撑牢固
建筑物的支撑力和稳固状况直接关乎其整体质量,传统的做法是基于对各种影响因素的考虑来规划建筑物承重,必要时还应在多个部位进行加固。即便如此,建筑承重差也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相比之下,人工挖孔桩技术则克服了这一弊端,只要把握好每一个施工细节就可使桩拥有较强的承载力与稳定性,从而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污染小且施工效率高
人工挖孔桩主要借助人力,不需要配置专用的材料、设备和车辆,故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非常小。另外,当人员充足时,只要现场监管工作落实到位,即可按照施工方案构建多个人工挖孔桩,因此显著提升了劳动效率,有利于提前完成整个建筑工程。
2建筑工程中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分析
2.1成孔施工
桩孔开挖之前,既要测放基层底板轴线,也要运用激光全站仪来复核轴线。整个开挖过程包含多道施工工序,首先要平整场并测量放样,之后将支架配置到位并准备好施工机械或设备,然后进行人工开挖,并以卷扬机为辅助设备及时处理掉产生的土石方与弃渣。成孔施工完毕,应使用盖板将孔口遮严以防人员跌落孔内。
2.2护壁
若人工挖孔桩施工场地的土质较差,每下挖0.4-0.9m时,务必运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在桩孔左右两侧设置护壁。一般而言,开挖分节施工在前护壁施工紧随其后,上下节之间运用梯形搭接方式,接头处应配置搭接钢筋。为增强混凝土的抗冲刷能力,当在含水层构建护壁时,需要将一定量的防水剂、密实剂与超早强剂加入到混凝土中。另外,对于每一节护壁来说,其接搓处往往不够密实,解决办法是添加适量的混凝土堵漏剂,这样还可使漏水量以及井内水面高度得到合理控制。
2.3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制作钢筋笼时首先在箍筋内标明主筋的位置,然后再将主筋焊接牢固,同时保证搭接长度达到规定要求。接下来严格检查孔内状况,以防止出现塌方、沉渣等问题。在安放钢筋笼的过程中,应确保其既顺直又稳固,否则容易使孔壁受到碰撞。钢筋笼安放到位便可校对设计标高,为防止其下沉或上浮,最后应使用工艺筋予以固定。
2.4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前,要先排除坑底存在的积水并对孔底验孔。对于嵌岩挖孔桩,还要复验基底岩石情况,通过验证后,才能够放钢筋笼,再浇混凝土。混凝土下料施工可以采用导管法,坍落度保持在175px即可。对于小体积桩体,可在现场做混凝土拌制工作。大型挖孔桩,则用商砼为宜。
3提高建筑工程中的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措施
3.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在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如果能够采用合理施工工序,就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因此,制定施工方案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要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对施工工作作出合理安排。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先施工孔深相对较浅部位。这些位置施工难度更小,而且可以起到稳定土层的作用,后续施工会更方便,减少深孔施工难度。含水层或含压力水的土层要先进行场地内相对靠外位置的桩孔,做好护壁后留一些桩孔暂时不浇筑,作为排水井使用,可以减少工程施工难度。
3.2对地下水的控制
由于含水层水体受开挖扰动,改变了水体原本状态,水体由相对静止到动态流动,这一变化会使地下水流入桩孔内,影响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如果遭遇动态水压土层的施工需要,不止会造成难以开挖,还会导致护壁混凝土难以浇筑施工,很容易被水压冲刷作用穿透,导致桩身产生质量问题。如果遭遇细砂、粉砂土层,那么在这种压力水的强大作用下,还会产生流砂、井漏问题,影响后续施工工作开展。经过调查,如果发现地下水的水量并不大,可以用潜水泵进行抽水,同时在抽水时做好开挖施工。在成孔后,要及时做好混凝土护壁浇筑工作,之后继续下段施工作业。如果发现水泵抽水也不能正常开展挖孔施工工作,可以考虑改变施工方法或者施工顺序。例如,可以对周围的桩孔一起抽水,从而有效降低开挖孔地下水位高度,减少开挖涌水量。这样交替循环施工,可以取得很好效果。如果挖孔桩不是很深,可以于场地周围布置轻型管井做降水分流处理;如果基础平面有很大面积,则可以适当增加降水管井排数。
3.3桩身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桩身混凝土施工要保证质量,不止要做好孔底积水的处理和孔壁的渗水防治,还要确保桩身混凝土具备足够密实性,以满足工程质量要求。(1)孔底积水。在进行桩身混凝土浇筑作业时,浇筑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且保证有足够的密实性与均匀性。浇筑时要注意孔内积水情况,以免由于水分增加,导致混凝土配合比发生变化。在进行浇筑工作前,必须先抽干净桩孔内存在的积水,潜水泵在使用前最好安装逆止阀,以防止出现提起水泵抽水管后管内残留水又再次返桩孔的问题。抽水中如发现无法排出孔内所有的水,可以在水泵提上来后以干拌混凝土铺孔底,之后浇筑混凝土进行处理即可。如果发现孔底的水量很大,抽水工作难以达到满意效果,采用水下混凝土施工办法施工桩身混凝土即可。(2)孔壁渗水。孔壁可能出现渗水问题,最好先用防水材料在桩身混凝土进行浇筑作业前封堵渗漏位置。桩身混凝土的整体浇筑时间通常会较长,在此情况下,如果渗水量太多,就会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从而使质量难以保证。有一些空出水量较大,可以打入木楔子,之后以防水材料在周边做好封闭处理,或将会发生漏水的部位集中,嵌入到泄水管内。装上阀门,施工时开阀门流水,浇筑时关闭,也可保证混凝土质量不受影响。
结束语
由于人工挖孔桩具备施工方便、成本投入小、质量可靠等优势,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不过在实际施工中,技术工作不到位可能会产生很多问题,工程质量也就难以保证。因此,要高度重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和问题处理,加强安全管理,以提高整体工程质量,使这一技术可以发挥应有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勇.建筑工程中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浅析[J].江西建材,2020(07):147-148.
[2]杨磊.建筑工程中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研究[J].陕西建筑,2020(06):115-119.
[3]张学慧.建筑施工中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9(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