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现浇楼板裂缝原因与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韦炎枫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日益加快,但是建筑工程仍旧存在很多质量通病,而现浇楼板裂缝也包括在内,只有充分了解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可以避免其出现裂缝。
        广西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日益加快,但是建筑工程仍旧存在很多质量通病,而现浇楼板裂缝也包括在内,只有充分了解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可以避免其出现裂缝。基于此,本文以现浇楼板裂缝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现浇楼板裂缝出现的原因,而且提出了现浇楼板裂缝的有效防治措施,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现浇楼板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当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都普遍存在现浇楼板裂缝的情况,不仅降低工程的整体质量,还导致工程埋下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严重威胁施工人员以及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现浇楼板裂缝的防治,进而为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推动建筑行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现浇楼板裂缝出现的原因
        (一)设计方面
        第一,设计人员没有认真执行结构缝设定的标准要求,让建筑出现温度裂缝。第二,套型平面布局相当复杂,单元平面拼接错位偏大,结构上不能科学的布置梁柱。第三,基础设计原因导致的差异沉降过大而形成裂缝。第四,大开间现浇板由于没有制定有效的构造策略,钢板的总体刚度过小,跨中挠度过大而出现结构裂缝。
        (二)施工方面
        第一,配置混凝土的原材料与标准要求不相符。主要体现在水泥稳定性较差、砂石级配较差,砂过细,砂石中包含大量的泥[1]。第二,没有认真执行混凝土配合比,材料计量错误,而且存在为了图方便而不计量配合比、为了便于施工操作而盲目提高水灰比的情况,在板面负筋部位出现沉缩裂缝。第三,振捣密实度不足。使用平板式振动器过程中,移动时没有按照先后顺序完成振捣前进,前后部位和不用排之间不能彼此搭接。第四,钢筋部位不合适,保护层过大或者偏小,因为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粗心大意,人踩车压容易导致现浇楼板负筋部位下沉而操作人员又不能迅速处理,板底筋因为保护层垫块设置过少而导致钢筋保护层过小。第五,模板支撑体系失去稳定性。在工程中不难发现,有些工程的支撑立柱运用园杂木,平均直径过小。有些立柱长度不足,必须要适当的接长,接长过程中运用对接的方法,两侧使用夹板将其固定,然而对接面缺乏平整性,无法吻合,而且由于夹板偏短,不能做好内力的高效传输。支撑间只能横杆对接而不能设置剪力撑,横杆拉秸秆运用薄板条,间距偏大,不能发挥出水平支杆的重要作用,有些支撑出现压屈变形的情况。并且有些工程模板配用量不够,支撑体系和单层模板造成下沉楼板承受的荷载远远高于现浇楼板的设计活荷载值,这样就容易出现结构性裂缝的情况。第六,现浇楼板内预埋线部位不正确。因为现浇楼板自身厚度通常仅仅有100毫米,但是预埋电力线管管径通常约16毫米,而且在板跨的跨中进行横穿,在工程中有些施工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使用铅丝直接将PVC预埋线管绑扎在现浇楼板的底筋位置,改善在此位置的现浇楼板的实际力学情况,形成集中的应力而造成这个部位出现现浇楼板裂缝。第七,不能将初期覆盖浇水养护工作落实到位,造成现浇楼板面出现干缩性裂缝。
        (三)使用不正确的原因
        主要体现在业主在室内装修过程中擅自调整结构,有些板面荷载高于设计荷载值。就现浇楼板板面来讲,擅自增加设置砖砌隔墙[2]。尤其是一些跃层式住宅,私自改变室内楼梯的部位,造成一些现浇楼板的受力特点出现变化。
        二、现浇楼板裂缝的有效防治措施
        (一)认真完成施工前的设计工作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适当的加大构造配筋。对于周围的阳角位置,需要增强楼板配筋,降低裂缝的发生概率。并且在非双层双向板中间必须要设置防裂网。


        (二)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拌制过程以及运输
        作为配合比设计人员,必须要施工现场实地勘测,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以及结构特征等等,科学设计相对应的配合比,科学控制水灰比,调整骨料级配。并且选择低碱水泥以及低碱外加剂,正确运用掺合料以及混凝土外加剂,对碱骨料反应济宁有效抑制,充分了解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3]。同时,在拌制中,必须要重视交底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科学控制上料的计量,不能擅自添加或者降低,结合工程的反馈数据信息,不断优化配比,进而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此外,需要结合搅拌位置到浇筑位置的路况以及路程等多方面因素,对发车数量以及发车时间间隔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浇筑位置有车,然而不能偏多。
        (三)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第一,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国家以及行业的有关规范,施工前需要科学制定混凝土工程以及模板工程等等的施工方案,有效完成交底工作。第二,施工现场的支撑体系和模板需要有充足的安全性以及承载力,防止在浇筑中由于模板的支架出现位移,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挠动造成影响,进而导致其硬化。第三,需要对钢筋的原材料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根据设计标准要求合理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绑扎质量。第四,对线管埋设进行安装,在钢筋混凝提内部敷设的线管外径必须要控制在板厚度的1/3左右,禁止出现3层以及超过3层的管线相互交叉叠放,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采用相应的加强策略,将钢丝网布设在穿线管位置[4]。第五,在混凝土浇筑中,禁止随便添加水,对塌落度进行调整,而且还要对楼板的浇筑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需要重视混凝土的振捣,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供应,保证相同施工段的混凝土不间断建筑,避免出现人为冷缝。一旦碰到供应问题,应当采用降低浇筑速度的方法,这样可以减少冷缝的出现概率。第六,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压光以及收浆时间。首遍收浆是在混凝土初凝的过程中进行,第二遍压光以及收浆是在混凝土初凝结束后终凝前开展,尽量在第二遍压光后,迅速开展一遍压光,而且完成扫毛工作,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开裂,而且可以发挥美观的重要作用。第七,运用自然养护方法时,时间必须要超过七天。堤坝,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如果没有达到1.2Mpa,绝对不可以上任。并且如果不符合设计上料荷载,也禁止上料及,还要合理分散堆放材料,切记不能出现集中荷载的情况,吊运过程中也不可以强大的冲击平台[5]。第九,在拆模过程中,结合相同条件的试块强度以及规范,对拆模施工进行有效地控制,尽量不要出现早拆或者强制性施工的情况。事实上,尽管现浇混凝土裂缝属于与质量通病之一,然而只要重视施工工艺管理,根据施工操作流程进行,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逐层落实,一环紧扣着一环,这样必定可以降低裂缝的出现概率,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增加社会的口碑。
        结语
        总而言之,现浇楼板出现裂缝主要是由于非结构性裂缝导致的,尽管修补方式多样化,修复效果也日益显著,但是如果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就可以避免事后弥补、这就要求认真贯彻合理设计和科学施工的思想,必须要促进设计院、监理机构以及施工单位等各方的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锋华.浅析现浇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河南建材,2018(05):267-269.
        [2]惠陆宾,傅健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02):99-100+109.
        [3]王相兵.现浇楼板裂缝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7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7:49-50+69.
        [4]李强.浅谈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四川建筑,2015,35(04):184-186.
        [5]乐莹.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J].中国建材科技,2015,24(04):149-150+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