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呈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施工资料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包括对项目设计规划、施工工艺、施工工序、项目竣工等完整资料的记录与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措施,也是建筑工程管理、检查以及后期维护的重要数据依据。因此,建筑施工资料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在管理工作中保障施工资料采集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在管理过程中建筑施工资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才能充分发挥建筑施工材料管理的管理水平。本文针对建筑施工资料管理现状进提高措施行了分析,为业内建筑施工材料管理人员提供相关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资料管理;措施
引言
建筑行业不断向着工业化及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使得施工建设的效率不断提高,建筑施工资料的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加。建筑施工资料管理中涉及的数据来源于各个方面,其中包含中标通知书和开工报告等一系列相关资料。在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建设和管理不断深度结合的背景下,对建筑工程施工相关信息的管理水准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此,以紧跟建筑领域发展为目的,要求持续性提高工程施工资料的整体水准,保障建筑施工步伐稳定而高效,实现建筑施工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
1建筑施工单位施工资料的作用
①施工资料对建筑工程有着指导作用。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工程中的关键环节都依赖这些信息进行参考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此外,工程在竣工后,一旦发现建筑工程存在隐患,人员需要及时调取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技术资料和数据,结合存在的隐患进行整改,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施工资料在整个建筑施工及竣工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②施工资料能够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是基础工作,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从建筑工程的整个环节来看,每一道环节的工作施工人员都要高度重视,保证每一道环节在相应的指导下进行,这样能够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立项到竣工的全过程中,依据施工资料能够判断工程施工是否与规划方案一致,以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另一方面,施工资料是建筑工程中各个环节的载体,只有保证技术资料的完整性,才能够体现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③施工资料是推动建筑工程创新的保障。要想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创新,只有促进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行业的发展。推动的创新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而施工单位的资料为经验积累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在进行施工创新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的技术资料对各种创新的进行可行性分析,能够为其提供现实可行的依据,并且通过经验积累创新出新的,从而更好地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施工资料管理的现状
2.1缺少信息化管理手段
许多行业都已经将资料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手段相结合,实现了现代化的资料管理。目前,依然有部分建筑企业依旧使用传统的资料管理方式,从而在资料整理、寻找过程中,直接影响到资料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外,要明确施工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只是管理过程中的一种手段措施,而不是目的,施工资料信息化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进一步开发施工资料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2.2制度存在漏洞
近几年,我国先后对招标、监理和验收制度进行了更改,因此,如果建设单位选择对原有制度进行沿用,不仅要投入更多精力,还无法保证管理效果。除此之外,建设建筑工程所需资料,通常分散在不同环节,这也决定管理人员只有获得不同部门的帮助,才能快速完成搜集资料的任务,原有制度并未将其他部门涵盖在内,这便是管理人员无法获得其他部门帮助的主要原因,在此前提下,一旦出现岗位变更的情况,档案遗失等问题难以避免。
2.3农民工档案建立不规范、管理混乱
虽然近年来我国关于农民工的管理出台了许多相关制度,但是在一些比较小规模的工程项目中,企业或者社会团体对档案的管理存在不规范、管理混乱甚至存在档案丢失和档案管理的合法性等问题。因此,对农民工档案的管理应该是作为工程项目管理档案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进行规范管理。
3做好建筑施工资料管理的措施
3.1建立信息化资料存储系统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支持下,资料管理工作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建立信息化资料存储系统,实行企业资料、工程内部资料的整合性管理,要具备施工材料录入、施工材料修改、施工材料保存、施工材料查询、施工材料删除等功能,此删除功能权限只对资料管理部门领导开放,资料录入人员在进行资料删除时需要向上级领导提交申请;根据工程施工阶段进行分类管理,并以年月份开头做好编号分类、归档;由施工资料管理人员收集各部门纸质材料,或由各部门直接进行线上资料编写、发送,由资料管理人员进行检验、确认、收录;增加对资料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实现资料原件扫描上传信息,资料管理人员在录入资料时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建立信息化资料存储系统,有利于减少建筑施工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更能保障资料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有利于施工资料的长久保存。
3.2优化现有管理制度
面向建筑工程开展的整理资料及管理档案工作,其形式和内容较为特殊,因此,要想使相关工作发挥出应有作用,施工单位还要做到结合现有制度,在实际需求的指导下,对其进行拓展与完善,为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支持。在搜集资料时,施工单位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对资料汇总制度加以制定的方式,确保后续环节能够做到有据可循,资料完整性自然能够获得有力保证。当进行到管理阶段后,施工单位需要将工作重心转向以信息系统为依托,对档案应用制度加以完善的方面,确保搜索和调取档案的行为,均能够被记录在案,这样做可有效避免档案丢失情况出现。
3.3全面施行农民工资料实名制管理
建筑工人信息实名制管理服务平台已经正式上线并开始试运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资责任制度,将工资支付责任落实到实际负责人,实施“谁用工谁负责”和“总承包商的总体责任”制度,确保农民工资料的准确性,将实名制管理与安全生产挂钩,提升对农民工资料管理的重视度。
3.4确保建筑施工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在施工资料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资料管理人员应当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严格核对,避免出现漏记的情况。具体来说,首先在填写相关表格时应当将工作环节的各项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尽量避免运用“合格”等简单的词汇进行笼统描述。在对相关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等级评价的过程中,也需要详细地描述,这样才能使各类资料准确如实地反映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其次在记录资料的过程中,要对各类容易混淆的数据进行正确区分,在利用公式计算的过程中,要确定好数据资料的应用范围,避免因公式混用而导致数据失真。最后在对其他各类资料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统一的规划与管理,以保证施工资料的全面性。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建筑施工企业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各个环节的均衡发展。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重视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构建有效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娜.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的作用和管理[J].门窗,2020(23).
[2]陈琦.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的作用和管理[J].消费导刊,2020(2).
[3]孙海萍.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的作用和管理[J].四川水泥,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