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应用 宋业民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宋业民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管理工作迎来更多挑战。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新城子镇人民政府  024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管理工作迎来更多挑战。文章以土地规划与管理为核心,分析测绘新技术的主要类型以及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运用途径,并提出土地规划管理中运用测绘新技术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技术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引言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重中之重,决定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建设的总体方向。对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土地开发等作出规划和安排,从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利用的高效化管理,为建设提供充足的用地保障,实现土地供给的平衡。现阶段在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土地利用规划的落实造成一定的影响,阻碍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进程。
        1土地资源管理和测绘工程之间的关系
        在开展土地资源规划工作之前要做好基础工作,全面掌握测绘区域的地势环境、气候条件等现实情况,制订合理有效的规划方案。将所掌握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数据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和测绘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测绘工程为土地资源开发管理的硬性条件提供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测绘技术的高效应用会对土地资源管理和开发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在土地资源管理中,测绘技术是目前应用频率最高的信息化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测绘工作缩减工期,节约测绘成本,并且能够大大提高工程测绘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全面应用测绘技术,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测绘工程所得出的数据信息是实施土地资源管理的必要条件,数据的精准度决定了土地管理的效率。选择合理的测绘方式,不但可以降低土地资源管理的压力,还可以为测绘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数据支撑,让土地资源管理走上捷径。
        2测绘技术概述
        测绘工作主要包括地图制图以及测量两个方面,通过对地球表面人工形态、自然形态以及社会分布情况等数据的收集完成测绘工作。同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测量到的内容和数据经过有效处理,在地图中体现出来进行地图制图,结合工作状态,可以将测绘工作分为基础测绘和专业测绘两种。专业测绘主要包括房产测绘、地籍测绘等,由专门工作人员开展测绘操作。基础测绘主要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国家相关部门需要的信息内容进行测绘,测绘技术所需要涉及到的仪器包括经纬仪、求积仪、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秒表、三维激光扫描仪、GPS手持机、陀螺仪以及GPS接收机等。
        3土地规划管理中的测绘技术应用分析
        3.1土地调查
        土地规划管理以土地资源全面掌控为前提条件,然而土地调查的任务量较多,并且调查阶段存在种种阻力。在新时代下,灵活运用测绘技术了解土地情况,这既能保证土地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又能为土地资源分配、使用提供依据。借助3S技术获取土地信息数据,在数据库中分类存储,为土地规划与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和数据参考。因为测绘技术联合使用,所以能够提高土地调查效率,使土地工作的权威性得以捍卫。鉴于测绘技术动态更新,相关软件不断升级,意味着土地调查工作中已有问题明确化,同时,价值数据信息可被及时获取、充分利用。
        3.2在农田保护当中的应用
        农田资源在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当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作人员以及有关部门一定要使用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3S技术在农田保护当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可以为农田保护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其中,在农田保护当中,UPS技术以及PAD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我国农田的保护流程以及不定期或者定期检查流程得到进一步的简化,最终使得我国农田分割划界的具体工作效率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利用3S技术还可以使得耕地保护责任机制得到大大的改善。


        3.3土地利用规划设计
        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中,各个工作环节都需要以大量信息调查为支撑,土地位置、面积、质量等相关信息支撑着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这就显示出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中的土地信息获取和分析的重要性。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之前,工作人员要搜集土地信息,判别土地未来发展中的使用价值,将其划分为可使用用地或是不可使用用地,划分适合城市发展的用地,做好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界定用地范围,进而提高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为了提高土地信息搜集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可以将测绘新技术应用到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中,发挥出测绘新技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优势,利用RS技术搜集土地信息,通过遥感器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土地图像和数字信息,真实反映出土地利用现状;利用GIS技术构建土地利用空间信息模型,便于土地规划和设计方案的编制。同时,GIS技术具有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辅助规划人员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形成土地利用分析图表,便于布局制图。
        3.4土地管理
        土地管理以土地规划设计为前提,实际管理中加强监管,以此保证土地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最终制定能使土地资源效用最大化的土地决策。因为测绘技术创新式应用,所以能够实现主动监测管理,同时,相关数据信息能够及时向使用单位传递。其中,遥感技术获取区域内的土地信息,接下来与全球定位系统联用,具体掌握土地信息,为土地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随着土地使用情况的改变,相关资料随之更新,然而测绘技术在资料更新、资料核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真正加快了土地现代化管理的步伐。
        3.5在土地勘测和位置界定中的应用
        测绘工程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功能就是针对土地资
        源进行科学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土地勘测以位置界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简单来说,土地勘测以及位置界定就是测绘人员根据测绘方案以及使用土地的相关规定来对土地资源的实地面积进行测量。而且土地勘测与位置界定的测绘范围具体包括几个方面:外业测量、外业调研、信息数据存储以及信息整合等内容。比如,工作人员在对土地进行界定时,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或者GPS全球定位系统来更为清楚全面地了解测绘工程的真实情况。
        3.6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土地规划管理的日常工作之一,需要及时发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传统监测方式时效低、不够精准,无法获得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技术限制较大,大多是由用地单位上报和登记的方式更新土地利用情况。对此,可以将测绘新技术应用到土地利用管理和监测中,通过遥感技术,遥感翻译搜集到的矢量数据,及时获取地理坐标,再通过GPS技术进行精准定位,及时对比内业和外业的数据成果,达到土地利用信息的及时更新,提高遥感范围结果的准确度,形成多种测绘新技术的联合效应,构建土地利用动态化监测管理体系。运行流程如下:(1)运用遥感技术发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2)运用GP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变化的地理位置,分析数据与特性,通过空间分析的方式得到土地利用现状空间模型;(3)运用GIS技术在计算机系统内呈现出土地利用现状模型,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构建动态化数据库,实现土地利用信息的更新,达到动态监测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引入测绘技术,以弥补传统土地规划与管理方法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土地工作的有效性。掌握测绘技术应用要点,并提出测绘技术合理应用的建设性意见,这样既能深化我国土地改革,又能充分彰显测绘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立福.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9(21).
        [2]王树丽.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中外企业家,2019(17).
        [3]罗毅.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研究.住宅与房地产,20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