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70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在城市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市政道路工程在实施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出现工期时间短以及施工环境复杂的问题,造成对道路施工的质量难以把控。但考虑到市政道路工程的实际作用,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有必要深入研究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重难点以及如何应对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难点。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难点
1.1环境影响较大
由于施工环境复杂,有些区域是人们出行、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对施工现场进行完全封闭并不现实,也不太容易实现,而且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施工量大和连续性差的问题,常受到天气影响造成施工延缓,加之用电与排污设备不齐全,使得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环境混乱,对市政道路工程的环境质量把控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用水,临时排水也会对施工区域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对此,解决方案是在市政道路开工前便清楚明了地了解附近管道布局情况,以便于提前对排水等工作进行计划与安排。在对路基施工中,可以采用三级沉淀池,利用雨水出口进行对临时污水的排放,从而规避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际上,并非每一条道路路面都设置了对应的排水系统,在路面没有设置排水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借用附近道路的排水系统,但严禁出现乱排现象,杜绝地基软化情况的出现——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增加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其次会影响进度对施工的工期,更会对社会及经济带来严重后果。
1.2施工难度大
施工难度最大的是施工时施工队伍不能够准确地确定供热管道、排水管道等隐蔽性较强的支管管道的位置,因此,在工程的开展中会造成对隐藏管道的挖出或挖断等情况,并出现一系列后续问题,增加了施工难度。其次在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若出现阴雨等天气或者施工环境土质较差时,会增大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难度,而且质量也难以保证。再者是在高架桥的施工中,对脚手架以及高空吊装的安全性能要求极严格,因为在高架桥的下方行人与车辆行驶频繁,意外的出现对行人以及车辆的伤害特别严重,也会严重影响交通秩序,这也是施工的一大难点。同时,若要对整幅道路一次性施工,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需要向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报批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并提前向社会公告。而为避免出现交通阻断,在城市中的施工通常采用的半幅施工的方式,也增加了管理难度。在开展半幅施工时车辆和行人密集度将增大,为确保安全要做好全面的交通封闭管制措施。最后是为了保证路面的质量,要待路面养护期过后方可放开对车辆的管制,难以避免地延长了道路封闭时间及工期。
1.3施工技术要求高
①路基部分
首先,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施工单位没有按照施工标准和规范,做好路基处理,导致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比如,部分施工单位在路基施工时,选择了不合适的回填土,加上路基压实度不够,导致道路很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其次,道路路基施工没有做好地质结构、土壤特点的全面勘察分析,导致没有针对一些不良地基进行有效处理。比如,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难免会遇到软弱土路基问题,这种路基的土壤以粘性土为主,稳定性不足、含水量大,导致路基施工受到严重的影响。具体来讲,针对不同的软弱土路基问题,合适的路基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一些单位没有选择适用的处理技术,导致施工质量无法达到要求。
②工程排水部分
在大多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排水问题往往会影响施工质量。具体来讲,市政道路工程环境复杂,需要处理的排水问题包括自然降水、地下水等,部分城市中由于排水系统老化,还要对这部分排水问题进行处理。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空间本身十分有限,如果不处理好排水问题,很容易导致路基侵蚀、路面开裂等问题的出现。
2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难点的应对措施
2.1攻克技术难关,提高技术质量
首先应严格遵守规范标准,确保每一步的正确实施,减少工程不过关的可能性。每一个步骤完成好之后都需要进行检查,从而确保工程最终质量过关。其次,要对施工材料的制作、选取确立一个有效的标准,对材料的密度、含水量等进行严格的检测,杜绝市政道路工程密度达不到标准等情况的发生。在对材料的各方面条件进行检测之后还需要进行及时地记录,以便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最后,对施工机器也要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工作需要具体落实至个人,一旦出现问题、追究个人责任,以免摊铺碾压过程出现纰漏,导致道路质量下降。同样的改进办法也适用于其他技术问题,相信在规范化步骤、严格筛选材料、定期检查机械的严格落实下,技术问题将会得到解决,技术难关得以攻克之后,技术的质量自然会得到提升。
2.2制定合适的施工计划
针对任何市政工程的施工建设,都需要基于全面的现场勘察,对周边环境及施工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基于此,按照工程分项,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和计划。例如,针对路基部分的施工,需要考虑现场地质结构本身的状况,明确地下水情况。如果存在软弱土路基的情况,要针对软弱土特点、分布状况、体量等,采用合适的软弱土路基施工技术。一般情况下,如果软弱土分布较少,可以采用换填法,即将软弱土层挖除,再填入强度较高的石料,夯实之后再进行路基施工。如果软弱土层较厚,含水量大,要先进行降水、排水处理,再合理使深层搅拌桩施工技术,处理好路基问题。施工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要求,制定配套的施工组织计划和管理模式。基于此,将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施工机械及工程材料有机融合在一起,为提高施工质量奠定可靠的基础。
2.3提升施工人员素质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加强培训力度,通过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素质的培养,以使其具备对工程质量的把控意识,充分体现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市政道路工程更加顺利的开展提供保障。在施工单位确定之前要对其施工资质进行准确的了解,也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做到充分的了解,同时要避免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转包情况的发生。要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把控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意识,避免在工程中出现不符合规范标准的行为。除此之外,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进程中,要督促施工人员对各工序做好自查工作,从而提高施工效果。
2.4加强监督管理措施
对相关的标准以及法律法规分析后,要减少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要对施工的质量与进度加强管理,通俗地讲就是加强监督管理措施。比如,通过召开相关的主题会议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位参与者都有发言权和提问机会,有助于不断完善和优化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监督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对监督管理体系进行补充创建与完善,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落实各项管理规定、将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分配到项目、分配到个人,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具体目标作出准确的指引,也可以发挥奖励机制、惩罚机制的作用引导工作人员将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运用于工作之中,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阐述可以得出,市政道路工程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是属于城市基础的工程之一,它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它的存在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长远发展。基于此,要重点注意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对各项工序质量进行控制,利用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改善提升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严格按照各项施工规范标准来进行施工操作、不断提升监督管理控制水平,以使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王争鸣.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1):1920.
[2]吴宁.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建筑与装饰,2020(27):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