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天元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当前经济发展态势下,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内容,高层建筑能够缓解城市用土的稀缺问题,其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施工单位是工程项目的重要实施部门,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是工程项目的直接承建者,能够给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带来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当前的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而影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工作的质量,这就需要管理者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工艺
引言
高层是现代化的智能建筑物,各专业智能系统齐全,管线布局和设备安装密集,装饰装修多式多样,构造奇特,从而给施工及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施工过程中管理的重难点主要分布在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垂直运输、混凝土泵送、测量等方面。如果在施工前不能重点管理和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极其容易产生安全、质量等问题。本文重点分析超高层建筑在混凝土泵送与质量控制方面的系列问题。
一、高层建筑的特点
1.1建筑施工周期长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各大相关职能部门从实际出发做好组织间的协调和规划,对各大施工资源和材料等进行良好的优化,对施工的设备和技术等内容进行协调优化,保障建筑施工的连续性和持久性。与此同时,高层建筑在实际施工时所使用到的施工材料具备极高的性能和规格,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这一方面的工作,既需要满足建筑设计的实际需要,还应该将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1.2高层建筑工程量大
与传统的低层建筑物相比,高层建筑物的占地面积较小,但体积很大,这无疑增加了施工的工作量,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设备和人力。同时,工程设计的复杂度较高,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完成项目设计和施工建设,这又增加了项目成本及工程涉及范围的复杂性,因此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1.2建筑施工难度大
在地基建设的过程中,因为一般的高层建筑的地基应该远远高于普通的建筑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高层建筑物的实际建筑量比普通建筑物更大,承受的重力、压力也更大,要想保障高层建筑自身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就应该提高高层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保障高层建筑物的使用率。
二、混凝土施工工艺
2.1基础供应施工工艺
混凝土运输、浇筑是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重点工作。超高层从建筑构思、结构设计计算上讲,混凝土设计强度都很高,有的会达到C100甚至更高标号。混凝土的强度越大,流动性就越小,初凝时间也会相应的提前。为保障混凝土的质量、运输及浇筑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解决好高强度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配出强度高、和易性好、流动性好、初凝时间有保证的配合比。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材料质量、比例、投料顺序、温度。银川绿地项目的混凝土最高标号为C60,水泥选用P.I42.5R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时间严格控制在120秒;2).做好混凝土浇筑前相关实验验证,采用坍落度法和压力泌水试验法进行可泵性的试验,主要是解决高强度混凝土的黏度、粘聚性、流动性、保水性之间的矛盾,坍落度与扩展度泵送损失的控制,扩展度和黏度之间的经时损失的问题,高流动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保证问题;3).在混凝土运输上,应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和出入灌温度。要减少混凝土转载次数,缩段运输时间,从混凝土搅拌站运至施工现场及施工场地内输送道路应尽量平坦通畅,以减少运输时的晃动振荡,避免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
2.2浇筑前施工
在混凝土梁、板的施工工艺中,施工方需要先安装模板,并在模板内侧涂刷油脂,以便之后顺利脱模,同时,检查好梁、板中的钢筋结构是否连接可靠、预埋件是否到位,待检查无误后,即可进行后续的浇筑施工。在此过程中,施工者需要注意在架设梁模板前,应将15cm×15cm尺寸的垫板设置在支柱下脚,且要将层间上下支座对齐,使其能够大致处于一条线上。由于高层建筑中的梁构件尺寸较大,因此在实际浇筑时,一般都需要采用双排支柱,此时,施工者需要将支柱的间距保持在600~100mm,并为其设置8cm×8cm的连固木楞,以强化模板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如果遇到高度超过70cm梁构件,施工者就要为其加设腰楞,并结合对拉螺栓进行整体加固,还要在侧模固定前做好上口的拉线找直。
2.3浇筑工艺控制
反映混凝土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强度的标准差,混凝土的生产水平越高所显示的值数越小,若是混凝土自身的质量分布并不均匀,很容易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出现薄弱的环节,这就很容易导致建筑物因为收敛应力而导致裂缝的出现,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另外,还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强度情况予以更多的重视目光,这就可以让混凝土裂缝情况的发生概率得到有效降低。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加以控制,在夏季的时候,应该将骨料遮荫堆放,避免阳光直射,通过对水泥、骨料或者拌和水预冷和通过冰水代替水的方法来进行原材料的降温。
2.4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技术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过高的温度和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混凝土凝结之后产生开裂或者断裂,从而使得整个建筑不合格。混凝土的温度过高会降低结构的拉应力,这时就应当降低其温度。因此,要设置多个温度检查点,在混凝土的上、中、下分别设置20个左右的测温点,通过实时监测,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拌合完毕之后,为了保证运输的及时性,应当将混凝土第一时间运达施工现场。为了防止混凝土热量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大量散失,需要应用一些方法给予隔温保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派2台混凝土泵保证施工地的泵送,准备2台或2台以上泵车作为预备泵,防止突发事件的出现。浇筑时每台泵车配备多台罐车备用,如不足或造成积压,由现场人员随时协调。开盘前检查送到搅拌楼的资料是否正确,质检员核对输入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检查使用的原材料与配合比是否相符等。新配合比使用或特殊配合比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开盘鉴定,包括计算用水量、观察和易性、做坍落度试验及制作试块等,过程中有技术员、质检员和实验人员共同参加。混凝土开盘后,开盘鉴定随第一车混凝土罐车发送到施工现场,交给现场施工、监理代表进行审查验收。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高层建筑的建设可以更好地缓解我国人口数量多、可居住土地需求量大的困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我国的土地资源。高层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加,不可避免地面临安全和质量问题。如果不能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将对人员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不利于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建筑公司需要巩固高层建筑的特点,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包括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只有提高建筑质量,高层建筑才能顺利建成投产,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冯建勇.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20(06):42-43.
[2]夏丽萍.高层建筑地下室抗渗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J].中华建设,2020(12):116-117.
[3]黄静.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27(12):110+112.
[4]翁邦正,杨接,廖程,欧阳杰.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机械化,2020,41(11):17-20.
[5]张充.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砖瓦,2020(09):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