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分析 张广阔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张广阔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和使用标准日益提高,各种新的更高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也层出不穷,为了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应用,特别是当前以BIM技术为代表的三维手段。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和使用标准日益提高,各种新的更高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也层出不穷,为了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应用,特别是当前以BIM技术为代表的三维手段。本文对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BIM技术将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从二维水平提升到三维立体,将原来需要进行平面设计的建筑工程各专业设计和施工配合,引入三维立体建筑模型管理模式,不再单纯依靠专业人员之间的凭借经验发挥和配合的建筑工程施工模式,而是采用综合性的专业配合与管理方式,开展设计、施工阶段的综合性协调,进行进度管理与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同步作业,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精度和深度,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走出国门、承揽高标准的建设项目创造了条件。
        1 BIM技术在建设项目的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建设项目中,由于每个公司在不同时期的建筑工程都有所参与,但彼此间缺乏有效地交流和沟通,协作能力普遍低下,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后期项目的效率与质量水平。现代建筑项目过度追求公司的建设效率,使得一些员工在实际施工时仅以效率及速度为最终目标,在施工质量方面得过且过,这样得到的建筑物在使用寿命上肯定会大打折扣。且不说白白浪费了多少珍贵的资源,更是对广大群众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的直接体现。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往往是漏洞百出,对建筑工程的发展进程极为不利,与时代的要求也不相吻合。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弥补上这些漏洞,才能为建设项目的管理发挥产生积极影响。在工程管理方面,尽可能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这样建设的整体稳定性才会有所提升。此外,要在公司内组建若干个团队来直接负责对应部门的工作事宜,且在工作特征方面要具备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为尽快实现项目的同一发展,要不断加强公司内部的联系,使公司间的契合度得以显著提升,从而为建筑工程公司的持续高速发展奠定稳固基础。目前,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大量数据的产生,倘若仅依赖员工的手动分析和处理,不仅会徒增其工作负担,整体的工作效率也会降低许多。而通过对BIM技术的使用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防止数据丢失以外,员工将这些数据用在工作之中必然更加方便、快捷。构建项目管理制度,随着建设项目的进展迅速加快,要求相关人员对建设项目数据库进行学习、了解并掌握,使其具备的有效性可以发挥到最大程度。
        2特点
        传统工程施工之前在制定施工方案时,通常应用的是二维技术。然而BIM技术是一种三维技术,将所需要设计施工方案的工程相关参数输入后,能够得到一个比较直观的3D建筑模型。该模型也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工程相关的性能测试。因此,BIM技术具有3D参数化的特点。BIM技术与传统的CAD技术相比较,BIM技术能够将具体工程中某些细节形象化地展示出来。比如工程中具体到某个部位的门或窗。BIM技术对工程构建的数字化模拟具有信息化的特点。BIM技术在进行建筑工程参数描述的过程中,也能够将工程具体的施工顺序、保养的相关信息等展示出来。
        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1场地布置
        建筑工程的场地布置是保障其建造顺利进行的前提与基础,对后期的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将BIM技术引入建筑工程的场地布置,根据二维图纸进行各个阶段场地布置的三维建模,以节约、高效的原则对场地布置方案进行调整,选择适合项目特征、工艺设计及现场环境的施工布置方案,基于BIM技术的场地布置主要包括①道路布置,②物料堆放布置,③机械设备布置,④临建布置,⑤临水、临电布置。
        3.2碰撞检测
        传统的二维CAD图纸碰撞检测存在着检测效率低、人力耗费大、不能直观立体展示及过于抽象等导致常常出现错漏。

而通过三维可视化BIM技术,可高效、直观地对各个专业模型和全专业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并快速准确地输出碰撞检测结果。
        3.3过程管理
        基于BIM与BIM+技术的BIM5D管理平台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通过BIM+互联网、物联网、通信技术、射频识别设备、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仪、GPS等技术和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将人员、建筑实体、设备机械、BIM模型等联系在一起,实现人、建筑实体、机械设备等的智能识别、跟踪、定位、监测和管理等。同时,将BIM信息模型导入质量管理平台,实现BIM模型与质量管理平台的无缝对接,进行资源的有效共享与管理工作;通过物联网将施工现场的各个构件与BIM模型进行对接,可以输入、输出建筑物各部件、部位的相关信息,这样每个部件与部位都具有独特“身份”,提高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再者,工程实施人员也可通过基于BIM技术的轻量化移动应用质量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组织协调、信息和权限分配,实现对建筑产品质量的控制。
        3.4设计阶段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就是设计施工图纸,而在我国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常常存在各专业配合绘图不够系统化和标准化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的周期,增加了设计成本的同时,设计成果的水平和精度达不到实际需求。BIM管理理念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阶段,明确各个建筑工程设计专业之间的匹配度,特别是涉及到例如管线工程的局部设备和井室的占地空间的需求,以及因此造成的相邻管道的影响,避免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形成较大的频繁调整和变更。在多用途化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建筑工程的功能目标,需要配合实现建筑工程的多功能房建的定位和规划,加强对于不同的建筑功能房间的特殊化设计要求,这些都离不开BIM管理理念的应用。
        3.5 BIM技术与建筑安保管理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也称为建筑信息管理。它主要依赖于建设项目中的各种信息,并使用数字信息建模技术对建筑物的各种现实世界信息进行建模以创建建筑物模型的三个维度。它具有许多功能,包括工程管理,资产管理,工程监控和设备管理。它具有可视化,图形化,信息相关性和协调性的特征。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在一个平台上传输给建设项目涉及的所有各方。本质上,BIM技术是一种建设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改善和管理建筑行业中的信息。火灾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灾难,是对人类安全最危险的事故之一。首建设项目管理委员会必须良好地执行火灾管理,不仅消除火灾隐患,而且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快速安全地管理火灾的变化状态,并积极有序地将员工撤离现场。因此,为了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预先制定完整有效的预防计划。
        结束语
        BIM技术是目前建筑业实现转型的核心技术,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场地布置、技术交底、碰撞检测、模拟施工、过程管理及信息共享等常见应用点进行了梳理探讨。利用BIM的可视化、信息化和协同化特点进行施工质量管理,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更加高效、协同与便捷,对于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信息化、高效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金晖,孙兴昌.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6):61-65.
        [2]吴秀华.做好BIM技术的优化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2):190-191.
        [3]包毅.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8(14):40+42.
        [4]刘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7,36(33):153-155.
        [5]陈良荣.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2017,49(01):87-8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