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玉林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 广西玉林市 537000
摘要: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人员技能不足、传统机制落后、技术应用不全面、缺乏细致管理等不足,如何正确分析这些问题,找出精细化进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路径就成为新时期人们思考的切入点和变革的立足点。
关键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精细化管理;应用
1精细化管理概述
对于目前的公路桥梁养护,因重建轻养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养护效果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桥梁的正常使用,缩短了其使用寿命。此外,管理部门未能对公路桥梁养护重点予以重视,致使一些小病害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进而导致病害发展,造成更大的病害。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公路桥梁养护开展精细化管理,能将管理的规范化和运作的系统化作为基本保证,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养护管理过程中的所有层面和环节都开展精细、全面、高效管理,以此满足实际要求,提高养护及管理水平,使养护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效果。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起源于五十年代的管理理念,是对服务质量实现精细化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在现有管理基础上,使常规管理更加深入的重要模式,它的引入能减少管理对资源的利用,即降低管理成本,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在企业运行中,精细化管理往往为核心工程,若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将文化、技术和智慧的精华作为指导,以此来推动企业后续发展。
2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的现状
2.1对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传统的桥梁养护观念中,往往重建设而轻养护,还存在养路不养桥的思想观念。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加大了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使得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质量比较低。当前,我国交通的承载量激增,很多公路桥梁经过了长时间地运行,难免出现一些裂痕、渗水和坍陷等安全隐患,还有一些出现老化现象。这些公路桥梁的安全隐患因受到传统养护管理理念的影响而未得到及时的解决。在日常公路桥梁养护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由于制度不健全或者监管不到位、自身懒散等各种原因,也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桥梁安全隐患丛生的严重问题。
2.2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先进检查设备
国家把大部分公路管理的资金投入到一些高等公路的建设和维护中,忽视了对其他等级公路的投入。事实上,高等公路以外的各级公路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过多的车流量让公路出现一些安全隐患,而这些安全隐患会因为资金不足而没办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无法及时更新监测设备,老旧的监测设备对公路桥梁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不细致,也导致了对公路桥梁的养护和管理工作的忽视,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3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包括工作的前期规划、落实和监督评价等过程,我国现在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制度不完善也体现在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在前期工作的规划方面,公路桥梁管理人员对公路桥梁的实际运输承载能力没有做到良好的规划。在公路桥梁的养护实施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会忽视一些细节部分,公路桥梁的精细化管理程度还不够,导致公路桥梁在长期运作过程中细小问题的累积,最终引发安全隐患。此外,因为缺乏严格的监督,公路桥梁养护工作落实不到位。
3实现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3.1提高公路桥梁养护和管理人员素质
精细化的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工作需要高素质人员作为基础,提高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水平、实现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目标应该将“人”的发展和提升作为前提和先决因素。作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单位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养护新技能、管理新知识的发展和提升工作,使公路桥梁养护人员能够准确应用相关技术,让公路桥梁管理人员具备现代化管理技能和知识,在定期培训、专业化成长等相关法制战略的支撑下,构建公路桥梁养护工作中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提升的共同体,在相互促进和彼此强化的基础上提升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和精准性水平。
3.2构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新机制
精细化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必须要以新机制和新体系作为支持和保障。
当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单位应该要确立健全养护管理制度体系和相关机制建设的核心地位,引入市场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平台与载体,明确公路桥梁养护工作中各班组、各人员的工作职责与管理责任,做到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责权利的“一一对应”,组建动态、连续、有机的监管公路桥梁养护的新管理体系,在理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流程、强化公路桥梁养护管理职能、确立公路桥梁养护管理责任的基础上,提升道管理对具体操作和实际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导向和规范功能,进而提升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可操作水平。
3.3重点落实养护技术
3.3.1结构裂缝
对于公路桥梁出现的裂缝问题,需要根据裂缝尺寸和深度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处理。第一,表面处理。对比较小的裂缝可以在其表面涂抹填料与防水材料,一般深度小于0.3cm的适用此方法,来提高结构防水性。而对于比较大的裂缝,则需要应用伸缩性材料进行灌浆处理,例如塞缝灌浆。即将一定比例的水泥浆、环氧树脂浆等,利用喷浆机通过一定压力灌注到结构缝隙内,对裂缝做填补处理,同时还可以避免钢筋被锈蚀,对提高工程结构稳定性与整体性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喷涂法。对出现裂缝的部位,将施工面处理成毛面,然后喷射一层密实度与黏度高的水泥砂浆作为保护层,完成裂缝修补。
3.3.2结构加固
如常用的桥面铺装层加固方法,可以避免桥面开裂或者剥离造成内部钢筋腐蚀。如果桥面铺装层受损,还会降低桥面平整度,车辆行驶安全性与舒适性降低,甚至会因为桥梁结构震动,而对结构安全产生影响。应根据桥梁结构形式,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另外,为提高工程结构稳定性,还可以选择用扩大基础法。将桥台前淤泥全部挖除,将开挖深度与原基础高度保持一致,然后按照梅花型将木桩打入基底,其在木桩顶铺垫25cm碎石,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在新旧基础间用锚固钢筋加固,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
3.3.3沉降养护
发现公路桥梁出现沉降问题后,首先应准确测量沉降量,然后根据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养护方法,目前最为常见的就是夯实与替换处理方法。夯实即利用外力对公路桥梁地基做反复碾压,来提高结构的稳固性;替换则是直接对沉降部分的软土进行替换,向内部填充加固材料,以此来改善地基结构的承载能力。
3.4做好公路桥梁养护操作的精细化管理
操作是公路桥梁养护工作最基础、最根本的要素,实现精细化管理不但要从公路桥梁养护的体系建设出发,而且要提倡操作细节的精细化管理,以此来保障公路桥梁养护工作能够在更准确、更系统、更清晰的平台上加以开展和进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水平也才能有质量、效率、成本等一系列保障。精细化的公路桥梁养护操作要立足于公路桥梁施工实际,针对具体的工程施工和大环境展开管理工作,使养护工作在操作层面形成更为精准、更为细化的可管理体系和可考核系统,让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在操作的过程和环节之中,进而为公路桥梁更好地使用和运行提供养护、管理、运行环节的支持与保障。
3.5完善检查、考核机制
首先,要制定完善日常督查、养护管理办法,做到每月、每季、半年、全年的周期性检查。辅以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了解真实的管理情况。在灾害、恶劣天气发生后,管理部门还应当采取全面检查的方式,评估公路桥梁和相关设施的病害、损毁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的维修、保养措施。灾害、恶劣天气对公路桥梁的损坏是不确定的、无法预见的,只有做好前期预防、后期检查及保养工作,才能保证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行。其次,要依据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内容,明确检查范围,并将检查情况落实到文件中,方便考核。第三,对于养护管理工作中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要进行表彰;对于工作不到位,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工作人员,要进行追责。第四,完成检查之后,还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采用跟踪检查的方法了解整改工作是否实施到位。
结束语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这是现代人们实现新型生活品质和健康的必经之路。精细化的公路桥梁养护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程度细化、超细致和繁复等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要切实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甚至每个人。精细化管理是一项极具团队合作精神的工作,因此在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工作过程细化要考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实际情况,对管理人员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公路桥梁养护中的具体应用,应从建立完备的桥梁养护管理体系和提高桥梁养护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方面着手,最终实现延长公路桥梁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师杰.精细化管理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交通世界,2017,23(19):160-161.
[2]肖勇.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36(23):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