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村镇建设科 云南怒江 673599
摘要: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村落文化衰落现象愈加明显。以往存在的传统村落不断萎缩,由此导致村落文化不断凋零,因此对传统村落的文化进行保护必须得到重视。本人解读了贡山县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当中传统承诺保护和利用的有关经验。希望以此来推进下一步的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和发扬贡山县优秀文化遗产。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美丽乡村;利用
由于我国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文化在许多方面受现代化的冲击,同时传统村庄的居民在保留乡村原有的风貌和选择现代化设施之间的冲突加剧。这导致了许多村庄出现了传统文化萎缩凋敝的情况,这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而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之下,如何有效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已经成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当前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之下,如何保持传统村落鲜明的文化特点,应当是今后工作关注的重点。
一、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村落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
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为了有效的保护传统村落,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比如不允许村民对村落当中的民居擅自进行更改,并且有的地方政府对于村落当中的传统建筑设立特定的标识,进行了专门保护并制定了责任人。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却遭遇许多的问题。第一,由于建筑的维修和保护费用往往由个人或村集体进行承担,因此当地居民对建筑保护维修的积极性不高。第二,由于传统的民居建筑空间较为狭小,设施也比较陈旧,不能满足当前村的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要,这就导致村民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便产生了改造建筑的强烈意愿。村落的居民拆旧盖新以及外迁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这些老建筑最终便会被破坏或遗弃,甚至逐渐的老化和坍塌[1]。除此之外,传统民居的保护措施并没有实际的进行执行,这导致了相关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
(二)保护传统村落原貌难以维持
有的地区的政府为了尽快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曲解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因此就盲目的将现代化的建筑、广场等机械的复制到农村,这些建筑最终导致了村落失去了以往古朴自然的特色,取而代之的是水泥铺设的马路以及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多层建筑。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之下,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难以保留原有的规划布局也不复存在,最终传统的民俗文化也将会遗失。长此以往,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旅游开发对保护传统村落的冲击
有的村落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利用自己失落独特的景观来吸引旅游者和摄影爱好者,这对于乡村建设而言的确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伴随着外来者数量的不断增多,村落原有的宁静祥和的氛围不复存在,由于村落本身的面积有限,对于旅游开发而言空间也是有限的,游客数量的暴增使得区域承载力加大。除此之外,由于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使得村民大量开办各种民宿,有的民宿为了吸引眼球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将传统村落的形象设计得十分夸张,这导致了村落外观发生了巨大改变,逐渐削弱传统村落的独特价值[2]。
(四)传统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传承后继乏力
我国之所以拥有各区域特色的传统村落,是因为我国农业历史十分悠久、村落的生产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实现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继承。但是对于目前的情况来看,村落的居民日益减少,这使得村落文化继承的主体逐渐消逝。并且随着城镇一体化的不断加快,许多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也受到了巨大冲击,青年往往迁居城里,只有一些老人和儿童留守,这就产生了空心院落现象,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传统村落面临文化传承后继乏力的问题。因此这也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我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发展政策
(一)建立完善传统村落保护管理机制
针对近几年来我国传统村落不断萎缩和凋零的现象,开展有效的村落调查以及建档已经刻不容缓。首先,应当详细的记录好村落文化遗址并建立相关档案。档案应该落实详尽图文并存,充分反映村落的真实情况。再者,应当对村落进行统一的村落保护标志的设置,并建立建筑认领保护制度。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保护机制,通过法律法规约束人们的行为,出台有关的政策进行预警。
(二)维护传统村落文化和自然资源价值的统一
村落的传统文化价值和自然资源价值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文化价值的体现与村落的景观密不可分,两者是协调、融合的,只有在建设过程当中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的实现传统的文化与自然资源价值的统一。因此,为了有效的对传统性文化进行保护,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在发展的进程当中,要结合当地的条件做好科学规划,在有关领导专家的指导之下进行工作,坚持精耕细作,注重保持原有村落的风格和布局,将自然和田园景观相联系。要注意传统建筑的保护,尽量保持古道古桥周围的历史环境。另一方面,对于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进行整治。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改善人居环境,这样才能有效的为未来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个良好的前提。
(三)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发展特色
结合村落的自然和历史条件,进行旅游产业的开发,是落实村落保护政策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传统村落数量庞大,风格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于这种情况应当充分的挖掘每一个传统村落的文化、历史、经济等的价值,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工作。通过扩大影响力的方式来惠及村民,惠及社会,比如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对于特色鲜明的村落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这样有利于实现村落的经济价值,也使得村民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有利于提高村民村落保护的积极性。但是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当中,必须首先保持沉默原有的传统特征,即旅游开发要有适度性,防止过度的娱乐化,控制商业开发的面积比例,不得以迁出村民为代价[3]。
(四)重视村民利益
各级政府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虽然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但政府的力量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资金支持以及建设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引导社会力量进行投资入股等方式,从而使传统存在的保护和发展焕发生机。除此之外,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仅仅的停留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同时也要兼顾村民利益,在发展过程当中使村民受益。村民是村落的主体,也是文化的载体,在建设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到村民的意愿。
(五)加强宣传教育
一个良好的宣传教育工作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而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开展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从而使村民尽快树立起正确的观念,认识到传统村落独特的价值。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注意保护村落的完整价值,对于改造过程当中存在的矛盾,应当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整改,这样有利于村民树立起和谐的保护观,使得村落的特色可以去长久的继承下去。
结语
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国家一项长远的战略决策,在进行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文化的保护,传承文化基因,既要打造好特色的景观又要满足村落居民的家乡情感,兼顾村民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在进行建设开发过程当中,应当做到科学规划,从而使传统村落继续成为人们研究传统建筑的依据,利用自己独特的地方风格,为乡村建设带来借鉴和参考,也为城乡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实物例证。
参考文献:
[1]李森.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J].农村科学实验,2018(8):106-106.
[2]刘圣臣.传统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发展途径研究——以莆田后黄村为例[D].2015.
[3]张晶.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20,v.27;No.229(08):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