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 吴妍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吴妍
[导读]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规的建筑材料检测项目,分析了可能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检测方法、检测环境、检测设备、检测样品、检测人员专业性等;探索了提升建筑材材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比如制定检测方法使用标准、加强检测环境温湿度控制等,以此全方位构建标准化检测流程,切实提升建材检测结果准确性。
        苏州联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20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规的建筑材料检测项目,分析了可能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检测方法、检测环境、检测设备、检测样品、检测人员专业性等;探索了提升建筑材材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比如制定检测方法使用标准、加强检测环境温湿度控制等,以此全方位构建标准化检测流程,切实提升建材检测结果准确性。
        关键词:检测人员;检测样品;检测设备;检测环境
        引言: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高楼大厦林立而起,直接带动了建筑材料的发展。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有问题,人们的正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如果建筑材料的性能好,人们才能安心居住,还能起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作用,这样才有助于工程项目的口碑建设。所以,我们要更加注重建筑材料性能的检测,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一、常规建筑材料检测项目
        (一)水泥砂石检测
        在工程建设期间,水泥和砂石的使用是基本需求,而且用量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水泥关键性检测指标包括: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抗压抗折强度等;砂石的主要检测参数包括粗细程度、含泥量、表观密度等。在关键性检测项目完成时,应遵循检测标准内容,保障各项指标标准性,顺应工程品质设计要求,结合性能检测结果,方可开展工程建设。
        (二)混凝土检测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砂石、所需的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的。进行混凝配合比验证时,需要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凝结时间、含气量等性能;当将混凝土成型成试块时,检测项目包括:抗压强度、抗水渗透性能、抗折强度等,以此测定混凝土材料性能,结合工程建设需求,完成材料检测,以期借助材料检测手段,保障工程建设品质[1]。
        (三)钢筋检测
        在工程建设中,钢筋材料以骨架为主,关键检测项目包括拉伸性能、反向弯曲等,以此保障施工材料的建设效果。此外,部分钢筋材料在施工建设期间,应采取焊接处理方式,比如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等,同时对其进行刚性性能的检测,以此来确定钢筋材料的机械性能是否能够达标准。
        二、干扰建材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一)检测方法
        在检测期间,如果所选择的检测方法不具有合理性,将会引起检测结果失真的情况。比如,在检测水泥标准稠度性能这一参数时,标准中提到的试验方法有两种,一种检测方法为标准检测法,另一种方法为代用法检测。参照国内水泥标准稠度性能检测的各项内容来看,两种检测方法获得的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当两种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应以标准法检测结果视为水泥标准稠度的检测值。由此发现:在检测建筑材料的性能时,应准确选择检测方法,按照试验步骤,科学完成相关试验,以此获取较为真实的检测结果。
        (二)检测环境
        在检测过程中,检测环境存在较大变化或者在不规范温湿度的条件下试验,或者依据不规范标准进行状态调节,将会降低检测结果准确性。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检测环境条件,对建材性能存在一定影响,比如检测环境温度较低时,将会引起建材自身质量减少,最终引起检测结果准确性下降的情况。此外,建材性能检测期间,检测环境湿度,对建材性能产生一定影响,会增加材料内部水分,无法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时刻关注试验的温湿度条件。
        (三)检测设备
        平时常使用的检测设备,在检测前期,应保障设备检测能力,及时排查检测设备故障问题,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或者做比对试验,相同样品,用兄弟单位的仪器进行重复检测,判断样品性能偏差。检测设备故障表现:检测结果不显示、检测结果异常等。设备出现常见的故障问题会使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降低。


        (四)检测样品
        在材料性能检测期间,采取抽样检测法,指在材料中随机抽取部分样品,开展材料性能检测,这样才能保证送检样品具有代表性。如若样品在挑选时,存在较大质量问题,将会获取整批材料性能,此种检测结果不具有参考价值。
        (五)检测人员专业性
        建材检测工作实际运作期间,存在检测人员不够专业、检测人数不充足等情况,一定数量的新进员工,在检测工作中缺失实战经验,同时检测能力存在差异。比如,在建材性能检测项目中,给出了较为明确的检测目标、检测原理。然而,实际检测时,含有较为繁杂的操作程序、一定周期的检测过程,对检测人员数量提出了相应要求。在此种情况下,一名检测人员难以完成全程序的检测任务,造成检测结果失真问题,无法保障检测报告数据真实性[2]。或者同一设备,不同的检测人员进行试验,所测出的实验结果也可能出现偏差。
        三、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措施
        (一)统一检测标准
        在工程建设开工之前,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的应该进行送检,这样才能提升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在检测时,应遵循各项检测标准,有序落实检测工作,同时应结合实际工程建设需求完成建材检测。水泥混凝土建材的检测工作较为关键,应加强材料使用安全性保障,科学处理材料凝结时间、材料强度等性能,保障材料性能的标准性。在检测建筑材料时,应该使用统一的检测标准,提升各检测程序,使我们的试验操作步骤具有规范性,同时也可以请领导或者有经验的前辈在我们做的试验过程中进行指导,这样才能把控好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加强检测环境控制
        检测环境条件的控制,具有必要性。比如:控制好温度、湿度。结合建材检测的实际情况,建设材料检测实验室,提升实验室客观条件控制效果,以此获取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同时,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时,将会降低建材检测品质,应提升检测指标明确性。平时应时刻关注养护室的温湿度情况,在温湿度发生异常时,应立即确定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以此保障检测结果准确性。
        (三)规范操作检测设备
        检测人员在开展材料检测工作时,应科学完成仪器设备型号量程的选择,结合建材工程建设需求,保障检测仪器选择的合理性。与此同时,在检测程序运作期间,应加强仪器性能测试,确定检测设备不存在故障问题,保障检测仪器使用的有序性。所以,平时我们做好检测工作外,利用空余时间还要检查仪器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做好运行保养工作,这样才能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
        (四)保障检测样品取样操作标准性
        在检测样品选择时,应采取随机抽取形式,以此保障样品代表性,提升检测结果的参考价值。在检测期间,检测人员应准确获取待检建材性能,设定检测方案,明确检测样本数量,采取随机抽样措施,保障样品选择的随机性,以期最大程度地反映整批材料性能,保障样品检测工作的有效性。
        (五)增强检测人员专业性
        在检测建材时,检测单位应保障在岗检测人员工作能力,有序落实各项检测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保障质检人员工作能力,规避人为失误问题。质检单位应定期开展检测工作的交流会议,探讨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者视频学习,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此提升检测人员的工作技能,最大化发挥建材检测工作价值,为建筑行业有序发展奠定基础条件。与此同时,针对质检人员开展思想品质建设,使质检人员具备岗位责任心,保障各项质检工作有序完成。
        结论:综上所述,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要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时刻关注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从根本上保证工地上使用安全的建筑工程材料。因此,检测单位应保障检测程序的规范性,减少检测干扰因素,提升检测结果准确性,为建筑工程质控管理工作有序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韩光辉.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1):74-75.
        [2]薛涛,赵颖峰,袁慧雯.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江西建材,2020(10):49-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