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 陈祥艺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陈祥艺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下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能够切实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水平,为水利工程施工营造安全的作业条件,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因此做好导流施工至关重要。
        新疆汇翔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下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能够切实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水平,为水利工程施工营造安全的作业条件,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因此做好导流施工至关重要。鉴于此,下面文章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导流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具备工程量较大、以及周期较长等方面的特征,导致水利工程施工期间易于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则常常难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进度,而在水利工程施工之中,若能够良好运用导流施工技术对于河流水道进行引导,那么则利于确保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的良好性进行,由此可见,导流施工技术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1施工导流工作概述
        施工导流工作是水利水电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是一项贯穿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全流程的一项基础准备与安全防护工作。具体而言,施工导流工作是通过引流、排水等方式,将水利水电工程的基坑予以围堰、清空、排干,从而避免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受到水流、积水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导流方案,可以有效地引开施工区域的水流,并且避免因季节性降水导致的积水、内涝、滑坡等问题,保障施工期间的安全。施工导流工作是贯穿了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的全流程的,在建设初期,需要通过围堰挡水,将河流或江流切断,从而保障施工环境的安全;在坝体基本建设完成后,可以依靠坝体阻拦水流,并逐渐扩充水库容量、提升水坝高度,提升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抗洪性能;最终,泄水措施封堵到了大坝设计高度,此时水利水电设施也已经基本建设完成。
        2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2.1围堰法
        围堰法是导流施工中的常用手段,主要有分段围堰和全段围堰两种施工方法,可以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将围堰建设于河流的上游位置,实现对水流的有效阻截,在分流时借助于相应的泄水建筑物,这是全段围堰的主要施工方法。在采用该施工工艺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导流方向的控制上,明确河流水量和泄水建筑物性能情况。由于在汛期的水量相对较大,因此除了采用相应的拦截措施外,还应该实施二次导流,在此过程中则主要是采用明渠导流的方式,防止导流施工安全受到影响。对于水流进行分段处理后,使其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分段围堰的主要施工方法,满足了水利工程的分期施工要求,导流工作可以在河床内完成,因此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而且降低了建设成本。在大河床和大流量情况下,分段围堰的应用较多,能够满足工期要求。技术应用效果会受到平面布置与高程影响,应该安排专业施工人员,明确设备与材料的应用需求,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应该对材料运输、排水、施工便捷性等进行综合考量,增强围堰设计的合理性。
        2.2涵洞导流法的运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运用涵洞导流法时,则通常是借助于涵管来实施有效导流,在运用此方法时,一般适宜用在小型或是中型的土石坝施工之中。其施工面虽说较为之大,然其在经济性上却是十分强,因而在实际施工中的运用也十分普遍。涵洞导流方法在运用阶段,是在大坝基岩或是河滩之上设置涵洞,在大坝基岩之上实施涵洞导流施工的过程之中,则一般是对其基岩来实施沟槽开凿,而后再利用于衬砌这一方法来开展施工工作,在顶部还应盖上混凝土拱顶。对于某些涵洞导流方法来说在运用期间,受到结构因素的影响需穿过土石坝心墙时,那么则需先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预案分析,制定出适宜的防渗处理策略,防范在此期间受到渗漏情况的影响,而影响到土石坝的实际稳定程度[4]。在规划涵洞的过程之中,还需尽可能规划为直线状态,在处理进出口位置的过程之中,则需针对水流量的实际大小来实施针对性的调整,确保出口位置的水流能够保持畅通性。


        2.3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法是现代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导流技术,其主要应用方法是在河流的上下游分别设置围堰,对水流进行划分和引导,降低水流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影响,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同时,明渠导流应用还能有效保护河流生态,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意义。施工人员在应用河渠引流技术时应当注意一些影响技术发挥作用的因素。第一,水利工程是否具有开挖隧洞的专业设备,施工团队是否具有河渠引流相关施工经验。第二,河床地质条件是否符合开挖隧洞的条件,当导流流量较大时,河床是否有足够的支撑力。第三,水利工程建设期间河道是否存在过排冰、过木以及通航等情况。在明渠导流法的实施过程中,其核心施工内容就是对明渠的合理布置。明渠布置的因素包括明渠布置前需要考虑到进出口的绝对高程,明渠转弯的半径应当至少高于三倍河道宽度,避免出现溢出现象,对于明渠渠底为软土地基的情况,施工过程中还应当采取一定的防渗措施。
        2.4坝体缺口导流法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是其主体结构之一,能够增强其整体稳定性,而且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传统导流系统会受到汛期的影响,导致施工工期延长,出现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缺口导流的方式在汛期应用较多,可以有效增强排水系统与引水系统功能,实现对大水量的有效控制。缺口设置于混凝土坝当中,在后续工作中需要对其进行修补处理。明确混凝土坝尺寸、高度等信息,使坝身间隙设计达到实际应用要求,增强大坝稳定性。此外,底孔导流的方式在分段围堰法中的应用也较多,如果存在较高的底坎,可以对挡梁和围堰高度进行有效协调。
        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管理策略
        3.1严谨开展测量放线工作
        测量放线工作是施工导流与围堰建设的重要准备工作,只有采集了精准的数据、严格依照图纸进行放线,才能够保障后续工程建设的质量。应当依照具体施工建设情况,确立施工标志与测量控制点,并明确标注堰体轴线,从而有效控制后续的围堰建设工作中的施工精度与施工方向。
        3.2制定科学合理的导流施工的方案
        想要确保水利工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在施工前制定合理的导流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水下施工的具体工作时间,注意做好防洪防汛工作,确保各个环节施工控制工作的有效性,控制好施工进度,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根据水利建设规划方案,对水利工程整体施工特点充分掌握,科学选择导流方案。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导流施工技术及其方案进行优化和改善,保证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确保水利工程顺利完工。
        3.3完善管理机制
        为了能够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还应该对当前管理机制进行不断优化与调整,增强管理工作实效性,实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督。综合考量人员、技术和施工各个要素,做好资源优化配置,防止在施工中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促进整体施工水平的提升。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质量安全隐患,并责令整改,加强对整改进程与效果的监督管理,防止出现流于形式化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于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奖励,为其他人员树立良好的榜样。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需求,我国必须不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施工作业水平。导流技术作为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施工技术,在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施工应当提高导流施工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加快技术革新速度。通过对其应用条件的研究,选择合理的导流施工技术,并加强落实与管理,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推动水利工程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小阳.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10):157-158.
        [2]卢志卿,俞扬,韦学军.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1):133-135.
        [3]徐哲燕,孙东亚.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决策探索(中),2020(1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