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淮河河道管理处 232001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在社会基础建设和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促进作用。水利工程的安危关系到国计民生,从发展角度来看,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人员需要积极沟通和密切配合,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切实做好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提升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价值。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水利工程是当前国家发展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虽然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仍有一些常见的问题存在,阻碍了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重视和掌握这些质量管理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一、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重要性
对水利建设工作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包括:有助于提升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包含的作业内容较多,易导致工程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制约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价值的有效实现。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可以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进行第一时间发现与妥善处理,后续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可以确保项目各个环节的施工建设质量,水利工程总体施工建设质量达到要求,工程使用寿命延长,可为群众提供水利服务。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经济效益,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如果水利工程项目出现较多的施工质量问题,会导致施工单位需要进行多次施工变更,提高项目工程施工成本,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有效获得,严重的情况下易导致水利工程发包方及承建方之间发生经济纠纷。
二、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问题
(一)质量管理意识不足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一些监管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不足,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仍存在走流程、走形式等不良现象,没有充分落实质量监管责任。此外,由于监管人员质量管理意识不足,在水利工程建设监管工作中粗心大意,可能造成水利工程建设存在质量问题但没有被及时发现的情况。因此,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作用和价值发挥也将受到较大的影响。这就造成水利工程建设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最终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也没有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二)人员能力水平有限
水利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都是以人为主体,包括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如果这些人员在技术能力和素质水平方面有限,业务能力及现场经验不够扎实丰富,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无法找到妥善的处理措施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问题;无法充分了解与掌握新工艺和新技术;不能及时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无法完成一些有难度的工作任务,从而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及管理效果。
三、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水利工程建设中,质量监管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由专门人员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水利工程质量监管人员需要负责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检查和管理,做好监督和管理是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部分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不足,无法充分落实监督管理职能,影响了质量管理效果,因此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充分落实好质量管理职责,应当从根本问题着手,注重提升质量监管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例如,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宣传和介绍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帮助质量管理人员认识到其在工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要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不到位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及严重危害,使质量管理人员能够主动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意识。
(二)严格控制施工流程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把关施工图纸,所有施工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掌握图纸中的设计细节,进行反复查看,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②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检查工程的设计控制数据,在选择材料时,需要选择获得国家认证的材料,科学合理地控制混凝土比例,而且还要严格检查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确保符合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③对工序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做好技术交底、明确图纸要求与技术要求、材料具有合格证、审核测量资料、检查隐蔽工程、自检记录齐全等;④质检人员若是发现施工人员违反规章制度,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职能,使其进行整改,而若是发现弄虚作假和粗制滥造等行为的人员,需要给予其严厉惩罚,而且还要追究相应的责任,做到以儆效尤,避免其余人效仿,确保有秩序的进行施工;⑤在开始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包含质量管理教育与质量责任教育,使其具有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对于特殊工种需要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技术业务知识,可以高效完成本职工作;⑥在施工过程中,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收集工程的施工记录,全面分析施工质量,以便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加以改进,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
(三)强化人员能力素质
人员能力素质有限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注重强化与提升人员能力素质。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是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此,建设及监理单位在选派设计、施工、管理人员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其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的技术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应注重对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与技术学习。管理人员也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了解各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这样才能够有效解决在工程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另外,也要注重提升施工人员的能力素质,组织施工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保证施工人员能够严格规范施工操作规程,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四)提高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水利工程建设中工作质量把控,具有任务重和任务艰巨等特点,必须要做好全面把控,切实保障治理工作扎实落地,实现质量管理效益。从质量管理实践分析,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各个部门与人员的相关配合提供平台。将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现场的数据信息,传输到管理群或者管理系统,使得管理部门能够掌握真实全面的信息,动态优化质量管理工作,促进管理任务的实现。若需要可积极开展智慧工地的建设,引入视频监控系统与其他现代化装置,构建具有可视化功能的管理系统,拉近管理与现场的距离,实现对工程现场情况的有效掌握,督促作业人员规范作业,切实保障管理任务高质量落实。
(五)竣工验收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完工后,施工单位需要整理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期间所使用的施工方案、图纸、监理文件、施工现场签证等资料,使工程施工验收单位可依据这些资料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整体的建设质量验收。如果发现问题,应提示施工单位在该阶段及时处理,确定本次施工的水利工程项目质量达标后,可出具水利工程施工竣工验收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施工单位可将施工建成的工程项目保质保量交给相关建设单位。
结束语
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其建设质量必须得到有效保障,因而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对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质量管理不良的问题,应仔细分析,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发挥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娟.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施工质量管理对策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08):202-204.
[2]张双龙.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5):74-75.
[3]蔡伊琼.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浅谈[J].中国水利,2019(14):39-41.
[4]丰启顺,张亚.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突出问题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水利,2017(08):61-62.
[5]徐超,徐翠婷.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浅谈[J].海河水利,2017(S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