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华邦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构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农田水利工程同样刻不容缓。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可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环保、节能、高效,对提升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还存在一定问题,如水污染严重、灌溉设计缺陷、抵御灾害不足、缺乏创新等,对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和发展具有一定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将生态理念融入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注重在工程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保证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科学合理。本文就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态理念;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如何实现农业的生态化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计划对于农业发展来讲必不可少。严谨完美的工程涉及作为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前提,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中,主要设计农田水源工程、灌溉渠系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排水工程、农村河道清淤整治以及田间配套等。
1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生态的意义
(1)节能意义。生态理念融入农田水利工程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节能。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仅可以建设环境保护型农业,同样可以帮助节约能源和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节约用水,发挥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将生态理念融入后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在这一过程中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成为了其发展的必经之路,实现了农田水利工程的节能意义。(2)环保意义。生态理念融入农田水利工程中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环境保护型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被强调的内容,农田水利工程的生态化过程中,同样也实现了环保意义。生态理念下的农田水利工程实现了环保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了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保证水资源不被破坏,对周边环境产生更好的影响,让生态与农业协同发展。
2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策略
2.1明确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的目的性
设计人员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首要之处在于了解当前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建设目的,按照相应的建设目的结合当前农田水利工程所属范围内的实际环境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明确当前农田水利工程的核心目的以及使用过程中应当具备的各项功能。设计人员应当与相关部门进行积极交流,依照相关部门颁布实施的各项政策完成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工作。
2.2加强现场勘察
当前我国许多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之前的规划设计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现场勘查工作中的问题普遍存在,由于这项工作的缺失,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缺乏有效依据,会对工程建设产生严重影响。基于此,为了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在项目开展之前,开展全面的现场勘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项目建设之前,地质勘察部门要对项目所在地以及周边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这项工作尤其关键,需要保证勘察工作的全面性,包括土壤环境、水文地质等。另外,勘察工作还包括生态环境的勘察,这项工作也非常关键,尽可能的减少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结合地质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勘察结果,制定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与原有的规划设计目标相融合,打造出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资源。
2.3水利工程结构设计
农田水利工程结构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进行结构设计时应该融入生态理念、加强分析、严格遵循标准等。农田水利工程结构设计中,堤岸结构是比较重要的防灾减害以及生态保护结构,在进行堤岸设计时应该重点结合环境勘探的结果,根据当地的降水条件、水文走向以及生态环境等进行堤岸结构的设计,保证堤岸设计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生态理念下进行堤岸结构设计应该注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结合,在经济效益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堤岸结构设计中应该增加绿色生态理念设计,合理应用水源净化、固土树木等设计,加强堤岸周边绿色植物分布设计,建立有效的堤岸防护设计,优化堤岸抵御水量增长的能力等,同时也要注意减少堤岸工程施工中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理念的有效结合。河道改造是结构设计中应该重点分析的内容,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普遍需要进行或多或少的河道改造建设,在这一过程中除了需要分析当地的水文、地形特点外,还应该重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当地动植物的生态条件影响,做出河流改道后相关生态环境变化的预测,并注意在河流改道后对环境保护和绿化问题进行科学规划,降低河流改道对当地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岸坡防护设计应该根据水利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需要保证施工满足当地环境的生态平衡性以及稳定性,注意岸坡结构设计中材料的合理选择,特别是使用混凝土等不透水材料时,应该更加注意不透水材料可能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强细节控制和优化,贯彻生态理念。
2.4紧密结合农田灌溉水源的真实需求来调整工程设计规划
种植业的灌溉水源具有稀缺性的特征,因此决定了农业灌溉水源必须得到科学的分配,防止出现浪费灌溉用水的不良后果。在全面施行节水灌溉规划的前提下,工程设计人员必须紧密结合现有的农业灌区地势特征、灌区的种植作物种类以及灌区土壤特征,因地制宜安排灌溉输水管线。此外,工程设计人员针对节水灌溉项目还必须在工程前期进行全方位的现场勘查,充分运用信息化的场地勘查手段。工程设计人员只有全面掌握农业种植区的总体气候特征以及各个季节的降雨分布趋势,才能合理安排节水灌溉管线。
2.5提升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实践性
设计人员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对当前农田水利工程所属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农作物生长环境、生态环境、水利环境等多项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勘测,以勘测结果为基础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实践性与合理性。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务必要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符合具体的设计要求,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内容符合具体的设计需求。
结语
将生态理念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能够大大提高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保障生态环境更加良好,更好地保持农田水利工程应有的生态功能,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和水利功能的双赢。但是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应该遵循一定原则和策略,在生态理念下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仅可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环境适应性,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可以帮助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创造节能环保型农业。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应该注重对细节的管控,加强对环境勘探、结构设计、施工控制、团队优化等方面的管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优越性,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许敏.浅谈节能技术在农业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23):163,165.
[2]吕柏霖.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与施工管理关键点分析[J].农家参谋,2020,12(23):84,91.
[3]王海霞.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维护中的对策及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20,15(09):185-186.
[4]肖金红.探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J].智能城市,2020,6(14):164-165.
[5]张秉琪.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4(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