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养护服务中心 天津市 300201
摘要:本文结合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案例,重点探究复杂岩溶地质中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和应用,提高复杂岩溶地质条件下的成桩质量,为同类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岩溶地质;桥梁桩基;施工技术
1案例工程
某高速公路全长65.18㎞,桥梁基础大部分为钻孔灌注桩。根据地质情况报告,广州市白云区金盆村施工范围岩溶发育,地质情况复杂,并且桥位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强腐蚀性。该工程处于复杂岩溶地区,桩基础施工质量成为桥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2桥梁桩基施工常见问题
2.1区域避让不到位
案例工程地处岩溶区,常规地质勘测法未及时、准确显示溶洞信息,致使桩孔成功率降低,并出现浆液外露、塌陷等现象。当桥梁桩基修建遇到岩溶发育、地下水较多时,尽量选择避让,否则会增加桩孔处理难度。
2.2卡钻、塌孔等问题
复杂岩溶地质条件下进行桥梁桩基施工,极易出现掉钻、卡钻、塌孔等现象,导致施工速度减缓,并且桥梁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大降低。出现塌孔问题,是因为溶洞洞室、泥浆质量不达标等因素导致;对于倾斜问题,主要因为溶洞非均匀发育和岩层倾斜,桥梁桩基施工环节容易出现倾斜现象;灌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桩孔与溶洞相通,此外,岩溶裂缝、钢护筒焊接不严密也会引发灌浆问题。
3复杂岩溶地质中桥梁桩基施工技术与应用
3.1溶洞总体处理方案
根据溶洞高度,划分溶洞类型:小于3m的溶洞属于小型溶洞,3~10m之间的溶洞属于中型溶洞,大于10m的溶洞为大型溶洞。根据地质超前钻孔柱状图,以及钻头稳定度变化情况制定溶洞处理方案,主要有:超前钻孔预注浆堵漏、抛填片石和粘土、钢护筒处理等方案。复杂岩溶地质中进行桥梁桩基施工时,应做足施工准备:施工前,分析溶岩地质资料,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备好泥浆、泥浆泵、片石、粘土、袋装水泥等。
3.2溶洞具体处理方案
3.2.1超前钻孔预注浆处理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超前钻孔一方面探查桩位溶洞位置和尺寸,基于桩基位置的溶洞分布规律和漏浆情况,制定钻孔施工方案,并为下一步钻孔和成桩施工提供借鉴;另一方面,进行注浆堵漏,根据地质情况和钻孔过程中漏浆情况,对于钻孔工作开展中出现的裂隙、溶洞等有害地质及时有效地实施注浆封闭、固结处理,固定溶洞内的填充物,封闭岩石裂缝,提高其强度,避免正式钻孔时,发生漏浆问题。
注浆堵漏工作持续开展,直到不漏为止。在施工时,地质钻孔机每一次穿过溶洞时,都会存在引发漏浆的可能,要及时发现,及时堵漏。如果注入3~5吨水泥浆后漏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应停止注浆,间隔12小时后继续注浆,如此反复操作,直到不漏浆为止。如果第二层溶洞存在漏浆问题,需要继续钻进注浆,当钻孔达到设计孔底标高以下的连续基岩层时,连续基岩层高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然后更换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在完成注浆处理之后,使用冲击钻机钻孔。如果在孔中存在没有处理好的溶洞,可以通过抛填粘土、片石、水泥包等进行处理。
超前钻孔预注浆处理,严格管控钻孔和预注水泥浆两个环节。在案例工程中,使用普通地质钻机钻孔,预注浆可以使用注浆泵通过钻杆完成。若钻机在松散、裂隙发育岩层、溶洞地层发生漏浆现象,可以使用间歇压浆的方法处理,对不良地层进行充填、封闭和固结。使用注浆泵注浆时,应合理控制压力,宜在0.5~0.1MPa之间,具体数值可以根据现场需求设置。合理设置水泥浆浆液的水灰比,通常为W/C=0.8~1.0。在操作时,应考察其返浆状态,如果浆液流出孔口且液面保持稳定,即可停止注浆。注浆时的顺序为从上到下,当钻穿整个容岩层之后,开始注浆,实现对漏浆底层和填充物的封闭和固结。
3.2.2抛填片石和黏土处理
抛填片石和黏土处理时片石和粘土比例一般控制在1:1。观测掌握钻孔动态。根据超前钻资料,在冲孔至溶洞顶1m左右时,准备足够片石、粘土。冲击钻在溶岩上冲孔时选择小冲程,特别是接近溶洞顶时(约1m),加强孔深测量和泥浆循环物观测。注重泥浆面变化分析与处理。在确定该溶洞处冲孔成功后,暂停冲进,观测泥浆面变化情况,并与无溶洞的成孔情况同条件比较,判断溶洞处有无漏浆情况。如有漏浆现象出现,可再行考虑投抛片石、粘土冲砸,起到堵漏效果。
3.3溶洞地质钻孔常见病害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溶洞地质钻孔存在一些常见病害,需要对其进行预防和处理,将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工程优质高效进行。其中,对于漏浆、塌孔的问题,需事先准备泥浆、大流量泥浆泵、粘土、片石等材料和设备,当发生上述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理。对于卡钻和掉钻等问题,应对地质条件详细了解,并掌握钻进状态和尺寸,有效控制钻进的深度和速度,及时进行问题分析和处理。例如出现卡钻问题时,可使用水下割护筒底口挡住钻头部分,还可以上拔钢护筒,腾出空间,拉出钻头。在斜孔预防和处理方面,可以反复抛填片石,使其达到斜孔位置以上1m~2m,进行小冲程反复冲砸,纠正斜孔。在混凝土外漏防控方面,可以利用腔体内部封闭效应提升桩孔护壁稳定性。
4提高桩基础施工工艺
4.1切实配置基础型打桩准备
建设工程施工地管理人员不能觉得光克服工程项目上的技术问题,就能更好开展桩基础的施工工程。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将基础类型的打桩预备材料准备好,并且在此内容之上挖掘更加严峻的桩基础施工指标。先要对桩基础制定出合理的工序,严格根据相关行业要求规范该项工程建设,同时要巧妙融合该建设工程的特征,开展桩基础的设计变更。具有不同形状的桩根据各自特征,在不同的制作地点进行完成,比如经常遇到的方桩以及管桩,因为这两种类型的桩长度存在很大差异,所以需要在工厂进行制作。
4.2优化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
为了更好确保房间工程项目的质量,在建设前期要提前做好预测以及准备工作,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过程中,施工企业要不断加大跟设计院的交流沟通,身为管理人员要了解掌握住设计图纸的把控,以及图纸发放制度和图纸会审有关的工作人员等各类信息,并且要具体明确相关规章制度,这样才可以规避会审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保证各方在施工图纸设计思路方面能够保持清晰,从而达成意见一致。这样才可以更好将施工期间的效率提高,避免工程项目建设中因为细节地方而导致的后续使用增加困难度。另外,桩基础施工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并且将该项施工工程的主要成分进行不断优化,其中包含人工成本时间以及原料等各个方面的精细计算。
4.3实际运用新时代智能机械设备
用机械设备来辅助工作人员把控好打桩工序,同时还要将工序的施工方案做好,这样才可以更加科学的把控打桩质量以及进度。对于桩基是否及时到位要严格进行检验,确保导杆的中心线跟打桩的方向处于一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例如工作人员将桩体进行提高期间需要遵循统一匀速进行,并且将其准确的打入到土壤当中,快速将桩帽等扣好,严格纠正桩体垂直度并且轻敲,一直到桩体打入到土壤当中,同时要达到规定的深度之后。
结论
复杂岩溶地质中桥梁桩基施工的难度较大,需要合理制定技术方案,基于岩溶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进行工艺设计与改进。在具体操作中,应基于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漏浆情况,及时进行超前钻孔预注浆处理,有效抛填片石和黏土处理,并通过单层钢护筒和多层钢护筒的使用,进行漏浆保护,解决溶洞顶部覆盖层坍塌的问题,确保工程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肖必飞.岩溶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速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7):66-67.
[2]王妙良.岩溶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20,46(03):163-164.
[3]董羽嘉,丁岚洁.岩溶复杂地质中桥梁桩基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9(3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