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 黎玉宁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黎玉宁
[导读] 摘要:由于全球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技术迭代速度的加快,质量间的优势将成为竞争优势的核心。
        桂林长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由于全球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技术迭代速度的加快,质量间的优势将成为竞争优势的核心。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最具有活力的一个部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是,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谋得生存和发展,成为了极其迫切的问题。
        关键词:质量管理;企业;方针;体系
        引言:质量管理是企业提升效益和竞争力的最佳途径,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谋得生存和发展,成为了极其迫切的问题。本文对质量管理在企业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实施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企业应用质量管理的步骤进行了整理归纳。提出了十一个应用步骤。最后,总结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提升认知、完善职责、重视审核、采用先进技术的方法思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 实施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市场竞争的需求。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大企业,还要面对全球其他国家的企业竞争,低劣的产品、不符的性价比将会大大削弱国际竞争力。所以,提高质量水准,提升企业的产品服务性价比,树立自己的名声和品牌是市场竞争倒推的压力。第二,客户采购的需求。企业往往是产业链的中下游企业,为龙头企业提供分包服务、产品部件,降低了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担了企业的经营压力。要保证龙头企业的产品水准,就必须遵循质量管理的标准,遵循大企业制定的产品要求标准。企业要提升自身产品的水平,与大企业保持同步和维持合作,就要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准。第三,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产品的质量水平是企业的生命线,在找准市场、立足市场之后,应当重视产品质量、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企业质量的改善是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基础。
        2 企业应用质量管理的途径
        2.1 遵循有效工作步骤
        (1)体系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是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环节之一,管理层应当保证体系的策划能够满足管理目标和需求。包括组织具体情况、识别所需资源,确定过程等内容。包括:管理体系所覆盖的产品范围;覆盖产品相关过程与作用;明确相关职能分配;落实有关的管理资源;构建文件体系架构。(2)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知识丰富且复杂,对全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势在必行。管理人员的培训,由外部的专业咨询师提供服务,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要求进行培训,理解管理体系的作用、原理、应用、原则。企业骨干培训,主要针对负责项目组的人员进行,由专业咨询师提供服务,对审计的要求程序、条款、方法、要求等内容进行培训。全员培训,可以由企业内部骨干或者管理人员推动,主要培训的内容包括各个职能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任务、目标、要求。
        2.2 策划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策划,主要在于识别体系的过程以及组织内部的实际应用,确定过程的顺序和作用。不同的企业在组织内部的过程流程方面存在着不同,例如有的企业不采购、有的企业不涉及设计研发。所以,过程的策划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准确完整地识别出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确定谁是每个过程的客户、客户的需求、谁是输入者、谁是输出者、供方要求、需方要求,对相互作用的情况进行表述。
        2.3 完善组织,配置资源
        组织机构以及合理的资源投入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的关键,是建立持续性改善的物质基础。管理者应当要确保组织内部人员得到必要的权限,确保体系得以实施,同时给予充分有效的资源。组织机构内的人员职责权限、相互关系是有序开展的。组织架构方面,在管理体系工作开展的时候,组织内部通常会增加一些职能,通过管理评审、纠偏、预防、控制、技术引用等,通过相关部门与职能予以落实,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重视部门之间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避免职责不清或者职能交叉。配置资源方面,要重视资源的提供与落实。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过程中要关注资源是否到位,是否有必要的培训教育经验技能的提供,采取什么措施来应用这些体系。

另外,关注管理体系所需覆盖的产品服务需要的相关资源,评估企业资源状况能否满足质量方针和目标需求。如果达不到需求,厂长、总经理要配备相应资源,如果资源达不到,则应当评估质量目标是否有必要。
        2.4 运营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执行文件、落实目标、达到企业管理目标的过程,属于重要的过程管理范畴。只有全员参与、全员配合、专业组织监督、及时沟通,才可以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营。在运营之前,要培训、宣传、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条款,对不同内容不同范围进行宣传和培训,让全体人员掌握相应的信息,每个岗位都知道自己应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职责,知道如何保持体系的有效运作。培训结束之后,各个部门就应当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来开展工作。在试运行期间,应当组织各部门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修正和纠偏,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以及文件上的调整。在大量工作运营过程中,要纠正员工的诸多不良习惯,因此需要管理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3 建立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思路
        3.1 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认知
        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通过培训提升参与意识、实现方针质量。通过培训和教育,让管理层和员工在市场竞争中提升自我,有质量方有市场,有市场才有效益。对于企业而言,除了重视质量管理体系之外,还应当投入资源邀请专业公司参与,便于企业理清思路、加快进度、少走弯路。在执行体系过程中,应当秉承企业为主、咨询机构为辅的方针,运用外脑和专业知识来武装企业,而不是被咨询机构牵着走。
        3.2 完善企业的管理职责
        第一,要增强质量目标的可测量性。例如制造业应当关注产品的性能指标,服务业关注客户的满意度客诉率等。通过搜集评价指标,并形成目标值,通过阶段性的提升改进,逐步实现最终的质量提升目标。第二,做好管理者的甄选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要有一个懂业务懂管理强学习能力的人选,在最大程度上的实现质量管理效益最大化。在企业中,应当让最高管理者或者重要部门领导担当。明确所在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这样才能将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3.3 重视内审工作
        第一,要解决好领导层审查有效性的问题。作为内审的工作人员,应当平衡好部下“面子”和企业生存发展之间的平衡,认清内审的重要作用。对于内审走过场、不重视的情况,应当予以严惩。第二,对企业内审采取必要的激励。企业取得证书固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内容之一,但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营,是企业合规合营、迎接市场竞争的重要保障工作。如果不能把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作为一项持续改进的工作,那么质量管理体系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应用。
        3.4 积极采用先进技术
        为了提升认证的有效性,每个企业应当重视体系的管理内涵变化,及时纠偏。第一,要加大统计技术的应用,确保在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苗头。第二,正确使用工具度量市场、客户的满意度。通过科学的管理工具,以及及时的学习培训,能够更好地运营质量管理体系的工具,能够更好地落地应用。
        结语:
        本文对质量管理在企业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实施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企业应用质量管理的步骤进行了整理归纳,并总结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思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范 英. 哈大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界,2020,(5):7~13.
        [2]郭夏阳. 以QC小组活动促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25(4):95~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