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创兴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四会市 526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电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电力技术和智能电网建设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和目标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重视对电力技术的研发以及对智能电网建设的支持。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常见问题;探索
1智能电网的特点
1.1绿色环保
环境问题现已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且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树立了节能环保理念,注重采取新型工艺技术开展建设。
1.2智能化
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智能性作为电网建设至关重要的优势,势必具有智能诊断与调节能力,在面临系统故障的过程中可及时采用自动化的自我诊断手段,明确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进行自我调整,进而及时消除故障,快速恢复电网系统运行状态。
1.3交互性
智能电网建设需要众多新型技术的支持,只有全面掌握客户对电网建设的实际需求,才能及时调整市场体系,为智能电网实现市场化发展提供保障,进而推动电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1.4经济性
建设智能电网有利于提升能源供应与利用率、节省电网系统运行成本等。其中,充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节省电网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成本至关重要。智能电网建设具有经济性,即通过技术改革提升智能化水平,让成本控制实现智能化,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并推动电力系统稳定发展。
2电力工程技术现存问题
2.1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从中国社会开发现状来看,电能作为主要能源之一,生产和生活的电力需求正在急剧增加,在能源供应不足的时代,智能电网的建设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现在,在社会发展中,电力工学技术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方面,如何有效地解决能源短缺危机,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由于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低,无法发挥应用智能电网建设的理想效果。目前,绿色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条件之一,为了将电力能减少环境污染和损失,对输电网资源有必要有效利用。但由于绿色能源开发水平低,降低了电力资源的最佳利用效率,降低了电力能源的质量。目前,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力工学技术还没有达到理想水平。
2.2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
从智能电网建设的各种综合因素来看,电力产业的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对智能电网作业的顺利发展有限制,个人农业、商业水平和专业能力都很低。目前,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不仅对电力公社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还提出了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较高的评价标准。随着智能网格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智能网格结构和输电网络建设经济的技术要求大大增加,电力工程技术系统和输电网建立了传统输电网建设中的布局,天气恶劣,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受到了较低的水溶性,自动故障诊断和监管的综合水平较弱。作为电力网建设的主要考虑,考虑经济,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控制建设成本,不仅有效地保证电力能源质量,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电力技术人员由于缺乏专业性,无法理解智能网格建设现状和实际情况,以导致缺乏自动化、经济性、智能网格结构能力,在智能网格建设和应用中限制了电力工学技术的理想作用。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3.1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如今出现了一种能够便捷控制交流电输电过程的技术。从当前情况看,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我国在高压变电过程中,普遍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融入清洁性能源,并隔离能源。同时,还要充分结合电力工程技术和控制技术,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此外,通过调整智能电网中的不同参数,可以减少输电中的耗损,进而有效提升输电线路输送电能的质量。
3.2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原来物理电网的直流输送技术均普遍采用交流电输送方式,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利用仪器针直流输送与逆流输送电流。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提升电流输送的稳定性,与原来混合直流电和交流电方式相比,比较经济实惠。此外,可以在偏远或者孤立的区域中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该技术在我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范围广,是输电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3.3智能电网输送角度的应用
3.3.1发电及输送环节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的发电与输送部分是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础条件,发电和输送部分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不但要充分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与高端设备,还对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智能电网发电设备均采用清洁能源,如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这类发电设备技术符合我国国情,通过多年的实践,成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发电部分的技术设备核心。智能电网输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来物理电网中的能源耗损问题,并结合输电情况详细记录采集的各种数据,以保障电网的高效性与安全性。
3.3.2变电及配电环节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变电与配电环节属于技术处理非常复杂的一部分。虽然我国早就利用数字变电站进行变电配电,但原来的数字变电站功能非常少,只保留了电力输送变换信息的采集整理与传输的不定时监控功能,而电力工程技术和智能电网的结合如今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变电环节不仅能自动收集相关信息、实时测控任务,还可以在电力控制系统的帮助下进行有效的继电保护,具备较强的科技智能性。配电环节中各种高科技的广泛运用让配电网络的运行更加高效,让配电网络在双向流动与电力输送过程中针对电压实施智能调控,进而促进智能电网建设。
4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措施
4.1提高智能电网的灵活性
智能电网结构的灵活性是高效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条件。现如今,我国在电能分配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电网公司应创建灵活、坚固的高压电网,这是我国智能电网的基本框架;同时,还要加强地区电网建设,互相连接区域电网,有效提升电网的应用效率。此外,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应优化配电结构,有效提高智能电网的应用性能;做好电力工程技术人才的聘用与培养工作,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性能,推动智能电网建设。
4.2实现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在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行离不开新型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支持。鉴于此,我国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应用新型的配电自动化技术,让智能电网实现自动化配电。而配电自动化则离不开强大的控制系统,因此,电网企业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应构建完善的开放性通信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需要采用分布式计算控制方式,合理有效开展配电管理工作,为实现配电自动化保驾护航。
结束语
随着全球气候条件的频繁变化,再加上近年来全球各地人口数量与日俱增,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其他层面看,如果加大能源供给,势必导致能源匮乏。鉴于此,为了有效弥补能源供给缺陷,避免给世界各国造成威胁,相关机构势必要重视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加强智能电网建设,不仅能够解决能源供给紧缺的危机,还能帮助其他产业健全相关机制,推动产业飞速发展。目前,我国电网企业对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要求是实现智能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钟鸣.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85-86.
[2]王祝军,宋安心.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分析[J].科技风,2019(31):182.
[3]菅瑞霞.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237-238.
[4]王勇.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