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成本管理在制造业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龙厚金 杨红波 武晓琳 梁超 苗胜东
[导读] 摘要:精益管理是一种管理哲学,要求企业的各项生产运营活动都必须要按照精益管理理念来开展。
        北方华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精益管理是一种管理哲学,要求企业的各项生产运营活动都必须要按照精益管理理念来开展。它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对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杜绝任何浪费行为的一种管理理念。传统的成本管理忽视了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管理,导致成本管理的效果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必须要对传统的成本管理进行改革,采用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成本管理,确保制造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制造业的利润。
        关键词:精益成本管理制造业应用
        引言:现阶段,对于制造业而言,成本管理极为重要。由于顾客存在个性化需求,且在供求关系中占主要地位,因此,顾客在选择产品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对制造企业而言,大多数产品的价格是固定的,在这一环境下企业要增加利润,只有降低成本。借助精益成本管理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
        1 精益管理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理论
        精益成本管理理论强调一个企业在相对收入、成本的干预程度与企业竞争优劣势的显著联系。对于成本较低的企业而言,其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远高于成本较高的企业。精益管理理论是一种集成精益采购、精益生产、精益设计、精益物流、精益服务的理论,可以面向企业整个价值链,督促企业严格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生产活动。同时以生产活动与经济效益相一致为目标,杜绝生产要素无故损耗现象的发生,全面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设计、生产、采购、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从本质上而言,企业成本精益管理就是将精益管理思想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消除价值无增长、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的作业模块,通过最少的资金获取最大的资金收益。在当前我国自然资源普遍紧缺的情况下,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企业在精益成本管理时可选择的直接做法,持续不断地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可以消除成本无故损耗因素,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精益管理理念对制造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2.1 集成成本预算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也采用了信息技术,精益成本管理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处理各项信息并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由成本管理系统对各项成本数据进行监测,当市场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予以最快的反应,监测相关的指标以抢占市场先机,同时若企业内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通过监测系统的分析可以发现问题点。精益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预测和盈利预测,实现对整个价值链的管理。
        2.2 共有价值增值
        成本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项资源,根据精益成本管理的理念,成本管理不仅和企业本身有着直接联系,还关系着企业的整个价值链,要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就需要实现成本最小化,因此需要将价值链上的成本降至最低,从而实现的精益成本管理的目标。近年来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设计出客户满意的产品,因此精益成本管理的目标也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盈利,只有确保企业的各项管理模式符合客户需求,才能真正建立竞争优势,提升经济效益。
        2.3 降低价值链各环节成本精益
        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企业的价值链,从企业的成本发生的源头开始,对各环节进行管理,消除不增值的作业程序,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价值的增值,从企业的内部价值链上来看,分析内部各环节消耗的成本以及产品的最终价值,发现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内部价值链缺陷,对成本管理欠缺之处进行改进。在外部价值链方面,需要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确保采购成本的最小化以及供应商的稳定;在客户方面,降低销售过程中不必要的流程,实现销售成本最小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1]。


        3 精益成本管理在制造业的应用措施
        3.1 优化作业成本管理流程
        制造企业作为服务型的企业,只有对作业成本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归集中长期规划计划、施工单位招投标、年度投资计划、达标投产及结算、工程项目施工等核心作业成本,严格管控每一项作业,才可以为所辖区域内提供平稳、安全、可靠的产品,提高自身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以资产运行核心作业为例,企业可以从报废固定资产处理、大修理计划编制验收、固定资产记录、制造资产日常维修、生产经营计划、客户服务等模块入手,以优化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为主要内容,将系统核心业务依据流程重要程度详细划分为最小单位流程。在最小单位流程划分完毕之后,在细化流程中做精、做细。
        3.2 推进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1)在企业中,价值链代表了诸多价值增加活动的集成,涉及多项业务活动,成为一个致密的生产经营网络。在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精益管理过程中,企业应从自身业务流程入手,结合现有资源以及价值链上各环节特点,将自身与供应商、制造资源使用者有机串联为全方位网链结构,配合精益管理理念的落实,逐步形成极富竞争力的成本控制联盟,达到“多赢”的目的。(2)招标采购配送管理。招标采购配送管理是获取成本源头优势的有效手段。由精益管理理论、价值链理论可知,上游供应商是企业的成本源头,其对应的成本控制主体涉及了成本发生参与者、财务会计人员。因此,企业应立足全局,面向企业管理、工程技术等相关个体及部门,从源头控制采购成本、配送成本等生产成本。比如,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企业可以统一安排中标方提供货物资本配送服务,并经采购招标选择供应方,规范采购行为,获取大批量采购优势,避免“回扣”导致的高成本问题出现。
        3.3 加强监督考核
        对于企业而言,成本精益管理是一个漫长且不确定风险较多的过程。因此,为了保证精益管理思想在成本管理中的实施效果,企业应以成本考核指标设定的方式,面对各个部门、不同岗位人员,就企业部门、员工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量化+定性”评估考核。通过量化与定性评估考核结合的方式,可以全面发掘内部工作者在落实成本目标方面的潜能。企业具体成本考核目标涉及了招标采购配送、生产经营、基础建设、客户服务等诸多模块。在评价结束后,将评价结果以及技术、质量、采购价格、交货时间等信息录入到供应商管理档案(信息库)中。随后以采购流程结束为切入点,对采购负责人进行考核,并实施奖励、惩处操作。即根据采购负责人实际物料采购行为与制定制度、要求相符性,对完成采购及时率、采购计划达成率、目标成本达成率、一次质量合格率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反之则给予一定惩处,激励采购负责人更好地完成任务。
        结束语:
        近年来,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制造业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优化成本管理的模式。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加强对精益成本管理的认识,了解精益成本对制造业企业的意义,以精益成本管理的相关方法完善企业的各管管理环节,针对精益成本管理确定责任中心,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价值链体系,以此开展精益成本管理工作,确保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齐祥芹,钱丹蕾,尤诗翔.电商企业的精益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以亚马逊为例[J].财会月刊,2019(14):57-64.
        [2]张殿荣.基于价值流的精益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9(02):104-108.
        [3]李小康,雷林,王晓鸣.工程项目精益建造管理水平评价方法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8,32(05):1-6.
        [4]高玲,潘郁,潘芳.基于精益价值链的建筑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16(17):100-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