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 刘玉辉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刘玉辉
[导读] 摘要:建筑作为重要的建筑领域,不仅施工复杂且管理难度大,仍旧面临着质量管理的难题。
        身份证号码:37091119840425XXXX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建筑作为重要的建筑领域,不仅施工复杂且管理难度大,仍旧面临着质量管理的难题。在实际项目中,建筑施工管理在管理理念、制度规范、质量监管、材料管控、人员素质等方面问题突出,严重阻碍建筑质量提升。为此,要积极改进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结合建筑工程特点,实时动态、全过程质量管控,并且还要创新管理手段及理念,确保建筑质量监管的全覆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管控;措施
        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鉴于建筑工程复杂性,在长期施工管理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难有保障。而且建筑工程与人们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其质量安全隐患的存在,有着极大社会危害性,也是建筑施工管理所不允许的。要求建筑施工管理单位,务必要重视质量管理,并依据建筑施工制度规范,开展具体管理工作。
        2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2.1相应制度规范不够完善
        建筑质量管理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归咎于不完善的制度及规范,正好体现不断提升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与落后的质量管理体系间的矛盾。要想获得强有力的监管力量,应当从最为基础的管理制度入手,将建筑施工管理目标及要求以制度条例的形式加以约定,满足监督管理的强制性要求。但在实际建筑项目中,许多施工单位肆意破坏管理要求,更多的重视施工进度,使得施工监管成为空话,制度规范更是难以落实,严重妨碍建筑工程评价。。
        2.2施工质量管控不够全面
        在建筑工程中,质量管控需渗入各个阶段,却未达到建筑工程质量要求。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建筑项目施工方未能做好图纸审查,也对建筑工程所需材料缺乏管理,材料质量未达建筑项目准入标准,再加上事前监管不够充分,为后续建筑施工管理埋下隐患。其次是在施工阶段,建筑项目管理人员,未能依规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对建筑施工图纸的学习与沟通也不到位,使其没能把握好施工要点,工序衔接也不顺畅,造成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发生。
        2.3质量管理理念落后
        在建筑施工管理人员配置上,仍有部分对建筑施工标准、管理准则及相关制度法规等缺乏有效把握,甚至普遍不具备质量管理的意识,对操作、技术、材料等方面问题,缺少自主干预的态度,很难将质量管控真正融入建筑施工中。
        2.4施工材料及半成品管理不足
        建筑工程所需物资众多,需有大量的材料、设备及半成品构件等,要求在准备阶段做好物料准备,满足采购质量、库存安全以及存储得当等要求,以免妨碍建筑工程进度及质量。但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物料管理往往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是对材料采购成本及质量把控不严,由于建筑施工物料消耗巨大,采购成本过高,将直接拉高建筑工程造价,而且采购环节质检不严,也带来工程质量隐患问题。其次在库存管理环节,建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对物资需求有所差异,但由于物料库存补充不及时,容易导致建筑施工中断,延误施工进度,而且由于物资库存量大,有的不重视材料存储,使建筑施工物资缺乏有效管理,使材料性能劣化,造成较大物料损失。
        2.5建筑施工队伍素质问题
        建筑工程往往规模较大,需要有大量技术及施工人员,但建筑施工队伍中实际人员以民工为主,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低下问题,缺乏专业的知识架构,而且对先进理念及技术工艺的接受能力差,影响到建筑施工效果。
        3建筑施工质量管控措施
        3.1完善管理制度,深化管理落实
        在建筑项目中,施工管理是质量目标达成的前提,也是项目各参与方的责任。针对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现状,需着重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对现行制度加以完善,并细化权责划分,具体要求如。

一是建筑施工管理范围的合理划分,并明确工程质量指标,在建筑项目前期,便需对工程质量的阶段性目标加以确定,还要结合建筑项目特点,做好质量影响因素排查工作,然后以此为据完善建筑施工方案,内容需涉及风险防范。二是施工管理权责划分需合理,对建筑各施工参与方,要赋予其独立处理问题的权利,但也要有约束与考核措施,使建筑施工管理更为合理。三是要有统一的建筑施工管理指挥机构,对建筑工程负全面监管、指挥职责,要将施工质量目标融入管理之中,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并且还要做好人力管理,认真核查建筑施工队伍资质,通过技术交底、岗前培训等方式,落实建筑施工管理要求。。
        3.2要实施动态、全过程的质量监管
        当涉及建筑施工监管时,要积极融入过程控制理论,对建筑不同施工阶段,分别制定监管标准及要求,并动态开展监管作业,确保建筑工程有序实施。首先是施工前管控,应在明确建筑施工目标的同时将其合理分解,细化到不同施工工序,做好建筑工程的物料及技术准备工作,严格审查施工设计方案,还要联合建筑各施工单位,就可能发生施工问题展开预想,并确定预防方案。其次是施工过程管控,主要涉及两大方面,一是要做好自控,也就是建筑施工单位,就自身作业内容,制定自我监管措施及要求,预防违规施工发生;二是要做好他控,也就是借助第三方监理机构,在建筑施工中行使监理职责,全程监控建筑施工过程,确保整个施工合理合规。
        3.3创新质量管理理念
        在新时代起点,建筑工程也应符合时代特点,建设管理单位应有品牌意识,善于打造建筑施工管理新模式,而其关键在于要结合建筑工程综合性、复杂性特点,对质量管理理念加以创新,一改以往粗放式的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逐步落实精益求精的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并建立目标导引机制,对建筑施工管理起良好指引效果。同时,还要在建筑施工管理方案中贯彻先进理念,并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如PDCA模式,全面、严格地管控建筑施工计划制定、落实、检查以及总结等工作,使整体方案更为科学。
        3.4重视施工材料管理
        作为建筑施工基础,施工材料也许经严格监管,要明确材料采购、存储、质检等环节的责任人,严格实施材料管理要求,以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首先在进行采购时,建筑项目采购部门需与材料供应商签订相关协议,要求出具质检合格材料,并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打造建筑工程材料供应链。其次在材料存放环节,建筑施工单位,须指派专业人员管理物料存放,掌握科学的存放方法,减少存储环节中的物料损耗。
        3.5重视隐蔽工程质量控制
        要想充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对桩基、管路、基础等关键部位缺乏有效监督、管控,容易留下质量安全隐患的隐蔽工程应作为管理重点。施工单位对建筑项目质量的责任意识、隐蔽工程承担直接责任,切实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杜绝敷衍、走过程。在实际项目中,隐蔽工程往往是工程基础,建筑施工单位只有加强关注,保证隐蔽工程质量,其上层建筑质量安全才有保障。
        3.6多措并举,提升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是阻碍建筑施工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需有完善的培训、评估及奖惩机制,提升建筑施工及管理水平。首先在培训方面,要结合建筑工程特点,并针对施工设计方案内容,积极灌输建筑施工所涉及技术及管理要求,培训计划要有前瞻性,使其尽快掌握绿色施工理念及技术,鼓励建筑相关人员自主学习与创新,全面提升个体素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业发展中,不断更新的工艺、技术及技术装备,使得本就复杂的建筑施工管理面临更大困难。本文首先就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予以简述,指出建筑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并对如何强化建筑施工质量管控提出具体措施,以作借鉴。
        参考文献:
        [1]陆强.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管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3):106-107.
        [2]马爱明.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江西建材,2016(24):243-244.
        [3]邹世宇,范治庆,温宏元.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6(7):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