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要点 何锐烽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何锐烽
[导读] 摘要:公路路线设计是公路工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可以体现设计人员水平的高低,还能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项目的质量。
        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10080
        摘要:公路路线设计是公路工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可以体现设计人员水平的高低,还能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在分析公路路线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且根据问题现状给出了有效的控制方案,希望论述之后,能够给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线设计;问题;措施
        1公路路线设计基本原则
        1.1比选原则
        路线设计具有很高的复杂性、技术性和综合性,即便设计人员在主观上提出优秀的设计方案,也无法避免路线设计过程中所潜藏的问题,而发现优劣的最有效的途径即为方案的比较选择。路线设计中的所有阶段都要引入先进技术对实施方案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最后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选择出最佳的路线方案。
        1.2安全原则
        路线安全设计要能尽量避免道路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遭受太大破坏。对公路安全设计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特别是在软土、滑坡和崩塌等问题的处理上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保证公路的安全性,在路线设计过程中需要避让这些路段,缩小穿越危险地带的具体范围,同时辅以有效的工程措施。
        1.3均衡原则
        公路工程造价会因为道路线位的变更及技术指标的调整而发生动态变化。比如,为使线形能让驾驶员行驶的更加顺畅,部分地段需要占用更多的农田,或因纵坡坡度的调整,导致填挖方工程量发生明显变动。为此,在路线设计中,要在功能、指标和造价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确保各个方面能够达到相对均衡。在不同设计阶段,各方设计人员往往有不同观念,目前绝大多数设计人员都认为需要在兼顾工程造价的基础上,在设计工作中做好环境保护的考虑。
        1.4协调原则
        公路除了需满足车辆行驶的各项要求外,还要达到线形与景观相协调的要求。保证协调性是达到路线美观的前提,公路设计内外之间达到协调能使人们产生安全感与舒适感。内部协调指的是公路的线形和纵面保持连续,而外部协调指的是公路整体和自然环境达到协调。
        1.5环保原则
        在路线设计中还须充分考虑沿线周边环境保护的问题,尽可能减小因公路建设和汽车运行造成的影响及污染。路线设计势必会对周围自然景观及自然资源造成影响,同时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还会影响到附近居民日常生活,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在路线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的。
        2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线形搭配不合理
        公路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要结合地形和综合情况进行设计,如果在整体的平面路线中存在的缓和曲线比例太低,很可能会影响汽车行驶的连贯性。同时在整个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周边居民区的情况,在带动周边经济的前提下,围绕环境展开设计。在不影响车辆行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公路的经济带动作用。
        2.2地形适应性不足
        在对公路路线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强调立足实践,与当地地质环境协调一致,这样能够在充分利用地形的基础上减少公路造价,同时减少外界环境对公路的影响,避免后期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坡和裂缝等一系列问题。
        2.3环境协调度有限
        公路在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由于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和当地的水土资源、矿产资源存在一定的冲突。这时就需要和周边环境相协调,不能仅考虑公路路线设计本身,而是要从宏观层面,围绕周边环境,结合公路使用情况,做好环境绿化综合设计。
        2.4最佳方案取舍不当
        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会涉及诸多的设计方案。因此在对最佳设计方案选择时,需要结合整体情况,在整体达到最佳的前提下,做好方案的比选工作。同时,在工程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地对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保障整体工程效益。


        3公路路线设计的具体措施分析
        3.1要和环境发展相协调
        当前所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极大的影响了国家与社会的正常发展,也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应该综合分析环境的影响因素,要以保护沿线生态环境作为出发点,确定合适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案,从而实现公路路线设计和环境达到协调性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公路路线设计能有效的降低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能充分的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人口数量的激增也会导致土地资源的应用比较紧张,所以公路方案的设计中,应该重点处理目前的土地利用的问题,要以最少的土地占用来达到最优的路线设计水平,保证公路运行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3.2直线路段的设计方案分析
        路线设计人员应该充分的运用各项专业知识和标准,利用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基本原理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减少公路设施的建设施工成本,当前许多公路在路线设计中都会运用直线定律,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项目施工成本,还能满足驾驶员驾驶视野的需求,避免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问题。虽然直线设计存在着一系列的优势,然而从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发现,如果司机长时间保持直线行驶,周边的环境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司机将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导致视觉上的疲劳,从而不能及时准确的判断沿线的路标和路线,当驾驶员注意力降低,一旦出现突发情况,驾驶员将无法及时做出反应进而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问题。因此,公路路线设计中,必须要使得直线线形与曲线合理的搭配使用,保证各项设计指标都符合规范要求。
        3.3缓和曲线设计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地区内,地形与地势条件等因素都会给公路路线的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就需要选择合适的缓和曲线设计方式。缓和曲线线形的设计是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所存在的路线形式,目的是为了实现从直线过渡到圆曲线的变化。公路项目中进行缓和曲线的设计,工作人员要考虑到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地形条件的变化,保证直线与圆曲线的长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得线形更加的科学与合理。缓和曲线的设计不仅要达到交通运行通畅度的要求,还要融入人性化的元素,确保线路设计的美观性与合理性,保证交通运行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缓和曲线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路线的实际要求做好缓和曲线的数值确定,保证缓和曲线的各项数值指标达到设计规范标准。
        4公路路线设计思路
        4.1全面布局
        其目的在于解决基本走向,也就是在起终点与控制点间遵循上述路线设计原则找到一条最佳路线走向。路线布局决定了公路的方向,如果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即便路线设计的再好也无法达到整体项目工程要求。基于此,在布局开始前应对公路周围各项自然条件进行详尽调研并综合分析,并根据实地踏勘成果建立自然模型,为后续的全面布局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4.2逐段安排
        逐段安排是指在确定了路线基本走向之后,对控制点进行加密处理,以此解决路线上的局部问题。也就是在控制点之间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和气候条件,确定所有小控制点。在完成逐段安排之后,选择可以提高路线技术标准与降低造价的最佳路线带。
        4.3具体定线
        完成逐段安排后,以相关技术标准为依据,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平面、横向与纵向等方面的要素,对交点进行适当的移动,找出路线中线的具体位置,最终逐步改进完善道路的各项设计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路线设计是一个先粗后细的过程,保证布局的合理性能为逐段安排奠定良好基础,而保证逐段安排的合理性能得出满足工程方案要求的定线结果,进行设计出优秀的公路路线。
        结语
        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不同的路线设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围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综合考虑。立足不同地区的设计实际,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设计出科学化、现代化的公路路线,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和交通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琼.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要点综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7):236-237.
        [2]吴超.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J].交通世界,2020(9):26-27.
        [3]刘婷.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要点分析[J].交通世界,2019(14):55-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