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创兴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四会市 526200
摘要: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管控需要多方面人员和技术的支持,作为施工主体,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开展实际作业内容,认真履行建设义务,提升自身电力素养,保证技术应用和设备使用的准确性,进而提升质量。目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处于产业升级换代阶段,应当积极研讨质量管控的办法,严格落实行业监管的要求,从而提升项目建设的效益,保证经济利益的产出。
关键词: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双效提升
1提升电力施工现场管控质量的积极作用
电力施工现场相较于其他工程施工任务较重,施工现场涉及的不可控因素较多,使得施工作业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工期较长,质量控制难以达到预定要求。若提升电力施工现场管控质量,能够有助于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具体要素,实现精准化管控现场秩序和质量,合理推进施工进程,为技术的落实提供可执行的空间。通过强化质量管控力度,能够合理统筹施工流程,规范采购、设计和具体施工环节,连接好施工步骤,整体管理施工现场的质量和安全。以双效提升作为电力项目施工的原则和出发点,有助于促进管理体系的形成,为规范电力市场起到推进的作用,相关人员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严控人员、材料和设备管理细节,为后期制定质量监督办法奠定基础。
2现阶段,电力工程施工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项目工程施工与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项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贯穿于每个施工环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工程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及施工流程等,以下针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展开分析。
2.1缺少必要的安全管理工作
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是落实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前提,其直接关系到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但是,在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环节,相关的管理人员通常会忽视施工安全问题,因而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系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无法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另外,在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相关管理人员无法真正落实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工作,加剧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隐患。
2.2相关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有限
在电力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中,由于相关管理人员无法正确认识工程的成本管理,相应的工程材料、工程设备器械采购不能按照工程成本预算进行严格控制,造成工程预算资金的过度消耗,使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成本远远超出合理范围。
2.3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与科学性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流程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各施工部门间沟通联系不密切,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走流程方面,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无法及时落实工程校验工作。另一方面,工程结算缺乏规范性,无法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执行,致使电力工程施工无法顺利进行。在电力工程工程项目竣工后,本该由业主单位结算工程尾款,但是实际情况下,并没有按照要求执行,这就给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带来了可乘之机,使业主陷入麻烦之中。
3提升电力现场施工质量的措施
3.1构建质量监管体系
质量监管体系的落成对于提升管控力度和效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决策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施工现场管控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效果的制约作用。在开展具体施工作业前,应当制定好质量监管体系,设定施工流程,结合国内外现今的技术,强化系统构建的科学性,保证各项细节的严谨性和针对性。
我国正处于电力系统改革的进程中,为提升系统运行的效率,质量监管体系中应当加入责任制度,明晰领导人员的权责归属,解决现场管理权责不清的问题,加强领导与责任人之间的联系,从而确保相关合同内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领导人检验现场施工的主体,在确定好自身管辖的范围后,与技术负责人交底,联合质量监理人员,准确施用技术,达到技术相长的目标。对于负责区域质量管理失效的情况,相关人员要能够为此负起责任,彻查影响质量双效提升的要素,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3.2制定质量管理办法
一切工作内容要有据可依,电力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同样需要细化的管理办法,缺乏科学管控办法的工作内容难以保障其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在开展施工作业前,要制定好质量管理办法,为推进电力项目施工提供动力。质量管理办法应当包括施工时间、施工图人员结构和质量监管目标,设定具体内容前,要充分研讨项目建设的图纸和客户要求,并实地考察施工环境,运用BIM技术,模拟现场条件。对于可能影响质量管理的要素予以核定,输入具体信息和参数,结合软件给出的拟定办法,合理规划施工流程,为施工负责人落实相关管理内容,同时,要求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时刻保持质量控制的紧张感,完善具体管理措施。施工质量目标是电力施工的方向,其具体内容要与客户需求和使用价值相联系,避免出现电力项目施工内容与目标不符的情况,全方位管控施工作业流程,围绕控制目标,优化具体作业内容。
3.3管控施工材料和设备
施工材料和设备是制约电力项目质量的重要内容,实际作业中,要严格管控材料和设备选用、进场、应用和管理环节,从而提升质量管控的效果和效率。施工材料和设备选用环节,要注意做好供货商的选定工作,下到市场,分析电子元件和基本建设材料所应当符合的参数范围,管控供货商和采购人员,避免为了一己私利而使用粗制滥造材料。采购人员管理是目前施工质量控制的一大难点,应当建立起采购和施工负责人之间的桥梁,便于信息的流通,同时,利用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模式,以利益为导向,促使采购负责人将材料和设备质量管控作为敦促采购人员日常工作的核心思想,达到从采购源头把控质量的效果。为提升材料和设备应用的精准度和契合度,材料和设备进场前,相关人员要认真核定其基本参数,与建设标准进行对比,查看其是否符合规则制度的要求,在核查完毕后,方可允许进场。对于参数和质量不合乎规定的材料和设备,及时清退,并形成文字记录,交由财务部门审核,做好质量和成本双向控制的工作。材料进场后,要结合材料和设备的基本性质,选择合适的堆放区域,对于外部铺设的管线和支架,要事先做好除锈工作,尽可能挑选干燥的环境或者盖好防潮布,避免因为水分影响施工作业和使用的安全。对于大型设备和机械,操作人员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上报检修,避免在使用中出现操作失效的情况,影响施工效率。
3.4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养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是建设主体,其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施工效率与质量,无论是哪个施工环节的工作人员或是负责哪项施工工作的技术与管理工人员,其专业素养都会对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应当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教育,在培训学习中丰富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并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以此进一步提升全体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为电力工程施工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正处于革新阶段,项目水平和要求逐渐提升,因而在实际施工,中要认真履行质量控制的义务,切实优化人们的生活。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人们需求和要求的提升是一种机遇,作为建设的主体,企业要将质量管控放在工作的核心位置上,细化施工流程,积极应对影响质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晓东.浅谈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4):83.
[2]王一凡.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监理工作探讨[J].门窗,2019(22):209.
[3]王良骥.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1):21+24.
[4]商国正.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若干强化措施分析[J].农电管理,2019(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