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病害预防策略探析 徐程晨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徐程晨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的加快,国家不断的推动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对于公路工程的投资力度。
        渭南科发公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的加快,国家不断的推动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对于公路工程的投资力度。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路基路面,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与分析路基路面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并且针对这一些质量通病退出一些可行性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从而不断的推动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路基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治理措施
        引言
        公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设施,是保障和促进道路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逐渐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内容。而对于公路施工而言,除了要关注公路施工进度外,还要对公路施工的质量给予足够的关注,以保障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效果。在公路质量管理中,路基路面的病害预防是关键。然而,受施工环境、施工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公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发生病害的可能性也在明显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主体有必要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病害的发生及预防策略进行实践性的研究探讨,以提高公路施工过程中病害问题的预防效果,确保公路施工的质量。
        1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的易发病害
        1.1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是公路建设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公路出现裂缝会导致公路的承载力变弱、公路的稳定性变差,当遇到重型车辆持续碾压时,公路的裂缝会逐渐扩大,甚至裂缝的边缘被碾碎,严重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首先,温度会引起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由于混凝土硬度大、承载力较强,因此混凝土是公路施工的主要原料,但是混凝土的弹性和抗拉伸能力较弱,并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如果在公路施工中对混凝土养护的重视程度不足,或者采用错误的养护方式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路面铺筑后,表层的混凝土直接与空气接触,温度较低,但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较高,导致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较大。一旦温度应力高于混凝土自身的抗拉伸力,那么公路路面就会出现裂缝。其次,荷载问题也是造成公路路面出现裂缝的重要原因。国家一直在严查车辆超载和超速问题,车辆超载和超速不仅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也会对公路造成破坏。最后,混凝土是公路施工中常用的材料,混凝土配比不合理也会导致公路出现裂缝。
        1.2路基沉降问题
        所谓路基沉降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路基出现不均匀的下陷问题,比如桥头跳车就是典型的路基沉降问题,出现路基沉降的表层原因是因为公路施工的土质较差,比如施工地方的土质为黏性土或者软土等低质量的土质,不适合建设路基。但是我国的交通网络十分发达,甚至在高原冻土地区都能够建设公路,因此出现路基沉降问题还是由于人为施工技术不到位。首先,人为考察不到位。公路工程施工的工程量比较大,跨越时间比较长,因此公路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也比较多,施工图纸的设计难度大。图纸设计人员需要综合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环境及交通运输条件等多种因素设计图纸,并在绘制图纸前到实地考察。但是部分设计人员在考察时不仔细,认为根据当地相关部门提供的纸质资料就能够绘制施工图纸,因此对现场的路基质量勘察不全面,甚至有些技术人员在勘察时没有发现软土层,直到施工过程才发现软土层的存在,如果按照原有的施工方案自然会导致路基沉降问题的出现。其次,为了避免路基沉降问题的出现,公路工程施工人员会采取置换或者加固对策,但是由于施工技术不规范等问题,加固程度不够,还是会引发路基沉降问题。
        1.3路面不平问题
        在“白改黑”政策下,现阶段很多路面都改为沥青路面。所谓“白改黑”就是在原有公路表面铺上一层沥青混合物,但是沥青路面需要与原有的公路结构衔接,并覆盖原有的路面,如果施工不当就容易导致路面不平。首先,沥青是
        一种混合材料,配比过程比较复杂,在调配沥青混凝土时会用到矿物原料、砂砾、矿渣等混合物,如果在选料或者施工中各类混合料的级配不符合规范要求,那么沥青混凝土就会出现不均匀状况,进而铺出的路面也不平整。

其次,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不够也是造成路面不平的重要因素。部分施工人员在铺设沥青路面时,没有彻底清理公路表层的碎石、残渣或垃圾。所以,即使沥青混凝土搅拌得再均匀,铺设不规范也会导致路面不平。
        1.4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
        路基路面工程的质量通病还有一个就是桥头跳车的现象,这种质量通病的产生就是由于公路工程在桥头或者是伸缩缝连接的位置由于路基路面产生不均匀的沉降而导致的。桥头跳车的现象对于公路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有着巨大的破坏作用,一旦行驶的车辆超载过重就极易会给桥面路面带来极大的冲击作用,这就十分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整个桥面的断裂坍塌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果。
        2路基路面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2.1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路面裂缝对于公路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必须加强对于其的防治。首先,路面产生裂缝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材料的温度,避免由于较大的温差而产生裂缝。其次,在施工完成以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养护,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路面裂缝的发生。另外还有就是可以把一些外加剂加入到施工材料之中,这样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路面裂缝现象的发生。
        2.2严格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
        路基路面工程质量通病的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严格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首先,路基路面在土石方填筑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按照施工设计要求进行填筑,所使用的填筑材料一定要严格管理,严禁使用垃圾填筑。其次,在路基路面土石方工程填筑完成后一定要对于路基的压实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还要保证路基的平整度。最后,在控制路基路面平整度的同时还要做好路基路面的排水工作,这样即使在雨季也能够保证路基路面的平整度。
        2.3路基沉降与边坡失稳的防治措施
        路基沉降的防治措施最为重要的就是严格控制路基的压实度,在施工过程之中对于压实度要经常性的进行检测,在填土压实中最好采用分层压实法,在每一遍填土压实后都要进行压实度的测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而提升路面的稳定性。边坡失稳的防治应当从一些几个方面来着手。首先,对于容易发生边坡失稳的施工段可以加设护坡或者是挡土墙,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边坡失稳现象的发生。其次,在容易发生边坡失稳的路段可以种植一些植被来提升边坡的稳定性。
        2.4桥头跳车防治措施
        桥头跳车的预防措施首先应当从设计之初着手,设计之前应当全面考察桥头位置的实际地质情况,这样才能够保证路基设计能够具有很大的承载力。其次,对于桥头部位应当优化结构设计,提升其的承载力,避免沉降现象的发生。
        结语
        公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中的重要内容,其质量直接关系公路工程使用的周期和效益。考虑到公路工程施工易受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现实情况,施工主体要对公路的路基路面施工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可能影响公路质量的问题出现。对于公路路基路面中容易出现的病害问题,施工主体要通过规范公路施工管理、注重施工材料质量、合理设计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和注重公路边坡的防护等措施加以预防,以确保公路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建军.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0):130-131.
        [2]张新宽.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浅析[J].丝路视野,2018(4):102.
        [3]王翔.探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