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林业和草原局 8434002
摘要:当前我国越来越看重农业的发展,对于林果种植投入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在种植林果期间,极有可能受到病虫害的侵蚀,对林果产量、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林果业常见虫害发生的原因做出分析,并视为切入点,了解综合防治技术的有效应用措施。
关键词:林果业;常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林果业目前已经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但是,如果在种植林果期间,没有针对常见虫害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不仅会造成虫害的大面积爆发,同时,还会造成林果产量、质量的降低,严重影响到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对猪发生常见虫害的主要原因做出了解,才能够有效应用综合防治技术,推动林果业的稳健、长远发展。
1发生林果业虫害的主要原因
针对于林果业而言,主要为纯林或者是片林,如此,会为虫害的发生提供传播途径与生长环境。同时,在种植林果期间,调苗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同样也会给虫害的爆发带来可乘之机。除此以外,如果在种植林果以后,没有做好管理与维护工作,同样也会导致虫害的发生。
2林果业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1果实残害类
2.1.1果汁吸取类虫害防治技术
同普通树木的防治工作相比,林果树木的防治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果实成熟以后,会更容易受到蜘蛛等虫害的侵蚀。因此,必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对此类虫害进行有效防治:
第一,在冬季时修建树木,对被虫害侵蚀以及枯死的树枝展开重点管理,通过根源上,减少虫卵的残留。除此以外,还能够涂抹药物于树枝上,减少虫害的侵蚀。第二,果树如果处于休眠期,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将保护层涂抹于果树的底部,针对于保护层的成分而言,主要由水、食盐、硫磺、生石灰组成,并且以40:1:1:10的比例进行混合[1]。第三,在次年开春期间,相关的树木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采取毛刷,蘸取5%的氧化乐果,涂抹于被虫害侵蚀的部位,从而将果树中的虫害隐患消除。如果果树存在较多的树枝,人工打理会增加劳动强度,则可以采取喷雾的方式处理。在通过喷雾器喷洒药物期间,必须要对其精确性做出保障。第四,在流动树液之时,为了能够对虫卵复苏做出避免,同样需要持续展开喷洒药物工作。第五,相关的养护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天敌的方式来综合防治虫害。但是,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时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并不是所有的防治技术都能够适用于所有树木,因此,必须要充分分析产生虫害的原因,从而合理选择综合防治技术,确保虫害防治工作能够高效率、高质量进行。
2.1.2食果实类虫害防治技术
在对此类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第一,在生长果实期间,可以通过果实专用套袋的应用,从而包裹果实,如此,能够对果实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确保在生长果实之时,不会遭受到虫害的侵犯。第二,在气温较高或者是夏季时,为了防治果实由于长期包裹于套袋中而造成腐烂问题的发生,相关的养护管理人员可以在生长果实期间,采取磷化铝等化学药物来保护果实[2]。第三,在完成秋季采摘果实工作以后,可以利用受到虫害侵犯的果实充当诱饵,对虫害进行吸引,并且在被侵蚀果实的表面涂抹化学杀虫药物,集中捕杀害虫。第四,在掉落果树树叶以后,相关的养护管理人员可以集中清理树液,减少虫卵的残留,避免次年虫害的爆发。
2.2食用叶片类
想要有效治理食用叶片类的虫害,树木传送营养的重要方式与途径来源于树叶,被侵蚀的树叶会直接影响到树木的正常生长,同时,也会造成树木降低免疫力、营养不足的问题发生,进而造成更多虫害的发生。因此,必须要不断推进食用叶片类虫害的防治工作,通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在越冬过程中,可以对果树展开深耕操作,从而确保树木能够充分与阳光、空气、土壤相接触,进而达成杀灭虫害的目标,同时,避免土壤中有虫卵存活,减少其对果树的正常生长产生的影响。第二,在次要春季,可以采取塑料膜包裹起树木的主干位置,将防护虫害工作做好。每日需要捕杀一次附着于塑料膜中的害虫。除此以外,需要在地下藏好塑料膜的底部,同时,应该确保塑料膜的顶部处于树枝下30厘米处。为了能够确保捕杀害虫的效果,通常可以选择化学药物喷洒于塑料膜上。第三,在捕杀害虫以后,可以取下塑料膜,并且将防护药物喷洒于树枝以及树干的主体位置,集中处理塑料膜,防止虫卵、害虫的残留[3]。同时,应该在夜晚时分通过害虫的趋光性特点,采取灯光来诱杀害虫,进而有效维护林果。第四,林果在发芽以后,可以将BT湿性粉剂稀释到1200倍,从而对准树干的表层展开喷雾处理工作。当前,在防治林果树虫害期间,必须要将实际的状况作为依据,从而选取不同的防治方式,对虫害发生的原因以及传播的途径做出细致分析,进而从根源的角度捕杀与处理虫害。
2.3蛀虫类
针对于蛀虫类的虫害而言,会啃咬林果的树枝与树干,同时,会直接影响到林果的产量与数量。在此类虫害中,天牛最为常见,随着害虫数量的不断加大,不仅会啃咬林果,同时,还会对林果树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林果树遭受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必须要对此类虫害做出有效防治,通常的情况下,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在林果树进入冬眠以前,必须要全面、彻底的清理林果园,集中烧毁被害虫侵蚀过的树枝与树叶。同时,还需要处理被害虫侵蚀过的树干,并且将保护液以及保护层涂抹至树木的外层,对害虫的侵蚀起到良好的杀灭效果。第二,相关的养护管理人员可以在经常出没虫害的林果树木内容设置一些陷阱,从而诱杀害虫。同时,在蛹羽化虫害以前需要集中晒会,部位虫卵创造生存的机会与条件。第三,需要集中处理害虫的隐藏区。相关的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严格管控喷洒药物的时间。最初的喷洒药物时间最好控制于春末夏初,具体为每年的5-6月份;第二次喷洒药物的时间最好控制于夏季,换而言之,就是7-8月份[4]。针对于喷洒的周期而言,最好间隔为15-20天,展开持续性的喷洒化学药物工作,完全消除虫害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空间,从根源起将害虫消除,进而对虫卵的生长做出有效抑制。第四,在集中喷洒化学药物于林果树木以后,极有可能存在顽固虫害残留的问题,此时,便需要将化学药物涂抹至果树的表层上,在混合水与药粉的比例方面,应该控制于1:10。并且,需要开展人工形式的补充性涂抹。除此以外,需要完善喷洒、涂抹中残留的部位。第五,在完成果树的种植以后,必须要对防治虫害工作持续根据。养护管理者可以保持3-5日为一周期的形式,实地勘察与检测林果区域,防治可能发生虫害的部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种植林果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常见虫害的影响,不仅会减少林果的产量,降低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同时,流向市场还会威胁到人们的食用安全、身体健康。就此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发生常见虫害的主要原因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策略,其目的在于全面降低林果的常见虫害感染几率,进而推动林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增长林果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子英.林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1):207-208.
[2]刘军涛.林果业常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6):45-46.
[3]王和朋.林果业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5):165+167.
[4]李泽库.浅析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2020(06):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