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探究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岳红伟
[导读] 摘要:本文结合黑龙江省乡村振兴背景下气象为农服务实际,指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基层气象部门农业气象服务所面临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关工作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气象台  156300
        摘要:本文结合黑龙江省乡村振兴背景下气象为农服务实际,指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基层气象部门农业气象服务所面临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关工作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气象为农服务;问题;建议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各个地区广泛实施的一项工作内容。而气象为农服务是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主要保障业务之一,各级气象部门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的开展[1]。黑龙江属于全球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要比我国其他地区高,其中肥力较高的黑土、草甸土以及黑钙土等约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黑农(龙)江农业发达,属于我国特别重要的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粮食商品量以及专储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几年,在乡村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正实现着由传统农业向以特色农业经济为主的质量效益型农业的转变,由一般粮食品种向优质、专用品种转变,由单一粮食种植向多种农产品经营转变,由注重数量向提高效益转变。而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干旱、雪灾、大风、暴雨、寒潮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因此,黑龙江省各级气象部门需要高度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为全省农村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乡村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气象为农服务主要措施
        近年来,黑龙江省各级气象部门根据农村振兴工作计划的具体要求,不断强化农业气象服务的开展,采取了许多举措。(1)黑龙江省加强了对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甜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在作物耕作播种、田间管理以及收割储藏等关键生产阶段,积极开发用于农业的天气服务产品,同时构建信息传输路径,提供专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2)省气象局还建立了“黑龙江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台”,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高效开展给予了基础支持,并且利用社会资源在平台上数据实施二次开发确保气象信息与社会资源的共享;(3)省气象局针对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推出了五项指标预报服务。分析和预测最佳播种时间,并指导春季播种工作的开展。在秋收期间,集中精力预测晴天,初降雪和早霜,构建了大豆、水稻以及玉米这3类农作物的精细气象指标数据库以及气象服务指标数据库,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业气象指标的信息化水平。(4)设置了生态遥感中心,通过借助于遥感、全球定位以及地理信息等技术方式,打造生态环境监测与遥感数据共享系统,实现国内各个区域生态遥感信息资源的互联共享,为黑龙江省农业、林业、草原等领域的卫星遥感监测预报提供了个性化服务。构建了扶贫气象服务体系,有效发挥减灾”与“增效”乡村振兴中的气象保护双重作用,充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切实为农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
        2气象为农服务存在的问题
        虽说黑龙江省各级气象部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了积极制定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农业气象服务措施,并且成效显著,但是有些措施并没有在全省所有地区得到有效落实,气象为农服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问题:(1)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迅猛,农业项目越来越多,例如粮食种植、特色林果、设施蔬菜、中药材等各个方面均有所发展,并且提倡农业县向绿色高品质方向迈进。,为了保障黑农龙江省农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也有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但是,黑龙江省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内容还没有办法完全满足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高品质发展的需求[2]。二是基层农业气象服务人才不足。人才问题是阻碍了黑龙江省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实施的主要瓶颈。随着气象为农服务内容的越来越广泛,农业气象服务人员不仅需要懂得大气学科的知识,而且还需要懂得农业、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而基层人才的缺乏使得农业气象服务效果没有办法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影响了农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质量的提高。


        3乡村振兴背景下气象为农服务建议
        3.1大力实施智能化农业气象服务
        着眼于农村振兴工作,必须积极发展农业智能化气象服务[2]。首先,结合黑龙江省各个地区农村振兴战略整体实施情况,气候特征以及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特点,对现有的气象监测站网进行不断优化,进一步健全农村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农业气象监控数据必须及时更新。除为主要作物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提供智能气象服务外,各级农业气象试验站还应发展以黑龙江省各县市特色农业为重点的农业气象服务,重点是设施农业、经济林果业、水产养殖业等领域,确保作物的生长农业气象学指标与农业灾害影响指标符合黑龙江省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编制黑龙江省各地区农作物的气候资源和为优质农产品提供气候质量评估服务。与扶贫办、保险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紧协调,在黑龙江省各地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再者,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智能化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农业气象数据互联、产品定制以及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从而不断增强农业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
        3.2加强农村地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在农村振兴的战略形势下,黑龙江省各个地区要继续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强化群众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以及应对能力。要积极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以及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工作,制作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风险地图,推动乡村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标准以及制度的建设,注重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的研究,为县域农业结构调整、村庄规划设计、农村生态资源保护以及开发利用给予重要支撑。此外,要构建贫困地区乡镇全覆盖的气象灾害监测网以及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建立覆盖贫困地区所有乡镇的天气灾害监测网络和覆盖所有行政村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系统,扎实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农村地区清洁能源等气象服务。再者,要扎实推动驻村工作,充分发挥驻村气象服务工作人员的重要作用,加强农村地区气象灾害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利用多样化途径来增强乡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给予可靠的气象服务保障[3]。
        3.3加强农业气象服务队伍的建设
        为了高效高质量的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工作,黑龙江各个地区基层其部门应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可以注重和相关高校的合作,吸纳一批懂得大气学科、农业技术、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的人才,为气象为农服务的高效高质量开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4]。此外,应安排高素质的专家为气象为农服务人员开展专业系统的技术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通过技术交流会、培训公开课、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以进一步增强基层气象部门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4结语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气象为农服务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为了满足农村群众对气象为农服务精细化、多样化需求,各级气象部门应结合地方实际,不断优化气象为农服务措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专业的针对性的气象服务指导,让气象为农服务真正做到对农户起到实际作用,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徐丽,武威,刘占昌,等.建立健全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J].农家参谋,2019(10).
        [2]施秀娥,常晓晨.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乡村科技,2019(8):47+49.
        [3]林霖,王志强,张德卫.探索与助推气象可持续减贫 [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250-254.
        作者简介:
        岳红伟(1966.06)男,汉,山东省,禹城市县人;本科学历,职称: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及农业气象方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