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管棚支护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林虎东 郑军
[导读] 摘要: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由于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受限,使得施工质量难以有效控制。
        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由于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受限,使得施工质量难以有效控制。采用管棚支护技术,能够较为好解决这方面问题,提升工程施工水平,有效保障整体施工安全。本文在简要概述隧道管棚支护技术基础上,分析了施工技术基础施工步骤,并结合实际提出对应的应用要点,以此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隧道;管棚支护;施工
        在地铁工程施工中,常会出现不同形式的不良地质条件,对施工技术和要点控制提出更高要求。管棚支护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隧道拱顶下沉值,能够确保拱顶随着开挖施工推进而呈现收敛趋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施工技术要求为指导,强化要点控制,有效提升整体施工水平,为地铁建设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1、隧道管棚支护技术概述
        1.1 管棚预支护技术的发展
        管棚预支护技术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洲国建铁路项目施工中,在80年代我国铁路工程隧道中开始得以应用。近些年来,随着这方面的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相关方面的研究也开始逐步增加。在相关工程施工和研究中的深入应用,通过管棚支护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地表沉降、隧道顶部位移、地表变形控制、周边建筑物影响控制、隧道初支结构变形控制等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应用效果。在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强化这方面的技术应用,尤其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工程施工环境,控制整体施工质量,为地铁项目建设整体质量提升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管棚支护作用机理
        在地铁工程施工中,管棚支护技术应用机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在隧道洞口施工中,主要是以单根管棚作用形式为主,通过将管棚在隧道洞口端的混凝土套拱固定,将其余部分以开挖方向为准,划分为3个区段:已开挖支护段、以开挖未支护段、未开挖段。在这一施工环节中,隧道洞口的围岩自承力较差,可以不予考虑。在分析管棚支护体系的作用机理时,需要充分考虑通过钢管向周边围岩注浆形成的围岩加固区作用,其与管棚一同起到“承载拱”的作用。在隧道开挖后,能够较好的承载上部围岩重量,从而有效确保上部围岩稳定性。但是这种支护作用机理必须要通过实体三维数值模型,才能够较好的分析出管棚的受力变形特征。
        2、隧道管棚支护基础施工步骤
        2.1 施工准备和要求
        在地铁隧道管棚支护开挖施工前,首先需要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明确具体的设计方法。首先来说,需要对长管棚进行设计,有效预防由于开挖过程中出现围岩变形或者是掌面坍塌事故。其次是根据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合理选择设计方法,通常情形下,需要在隧道开挖前在隧道外缘部位构造纵向钢管,从而更好的起到加固围岩的作用。再次是在施工结束后,需要及时做好管道内的灌浆处理,因此还应当做好这方面准备,在做好施工准备基础上,就可以采取对应的施工措施。
        2.2 导向墙施工
        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导向墙主要是起到导向和固定设备的作用。在施工开始前,由技术人员做好对应的测量工作,确定对应的位置,尤其是做好拱脚的填筑和砌筑工作,确保导向墙负载能力及坚固性能等,都达到施工设计要求的标准。在确保地基承载力及宽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就开始进行轴向和刚拱的设计工作,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同样需要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在一般的施工流程中,需要确保孔直径比套管直径高3cm左右,在做好钻孔具体位置、间距和方向后,从导向墙地基部位开始,以对称性标准进行混凝土浇筑,最终达到拱顶充分合并。


        2.3 管棚施工
        管棚施工是管棚支护应用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其不能占用隧道内部空间,因此需要将其放置在隧道的顶部位置。管棚施工的具体方法包括中间分区法和正台阶法两种,以此完成挖掘施工和支撑工作。管棚施工的基本要求是要做好定位工作,其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吊线进行位置确定,或者是根据前后两点的悬挂线来确定管棚的最终位置。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安装套管的方式进行定位,更加精准的控制钻孔方向。在管棚施工中,需要做好施工安全控制,尤其是要通过技术方面的应用,对周边围岩结构进行封闭处理,从而确保定位过程的稳定运行。
        2.4 钻机安装
        钻机安装程序中,对细节控制具有较高要求。首先是要在掌面完成管棚孔位的测量,做好对应标记。钻机平台通常以用脚手架方式进行,其控制要点是要求施工倾斜度和钻机高度在规定范围内[1]。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安全,必须确保支撑平台的钢管要能够插入土层50cm左右。连接方式要将垂直和水平杆相结合完成连接,避免在施工中出现钻机移位问题,从而对钻孔质量造成较为明显影响。管棚施工中,还要采用对应的技术,确保钻机轴线与钻孔方向保持一致,保持整体钻进稳定。
        2.5 钻孔及质量控制
        在安装钻机及钻杆安装后,首先需要对钻孔工具进行测试检查,在确保各项性能达到施工要求情形下,就可以实施钻孔流程。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高压风管对地下施工掌子面风的传送,同时在隧道另一端使用螺旋式空气压缩机配合施工。完成套管安装后,就能够以后台送风的形式完成钻孔。为确保钻空质量达到施工设计要求,应当在施工影响区域范围内施加15cm的混凝土挡土墙,避免由于施工操作不当,出现灌浆压力过大,进而产生坍塌和泄漏现象[2]。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还应当实时监测钻机的工作状态,做好全面检查,以对钻机的下一步工作状态有所把握。如果在钻孔过程中出现深孔漏沙问题,应当及时做好空洞清理工作,避免对钻机造成破坏。
        2.6 收尾工作
        收尾工作对管棚支护整体施工质量控制没有较大影响,但是在处理不当的情形下,依然会造成一定的后续问题。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钻孔内容易出现泥沙混入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及时停止施工操作,对钻机进行清洁处理。同时,对于钻孔出现范围偏差的问题,还要能够依照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和控制,以确保后续注浆过程能够顺利完成。
        3、管棚支护技术应用要点
        在管棚支护技术应用中,应当强化几个方面的技术要点,以确保整体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首先是要做好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在现场管理工作中,要根据设计要求,统筹协调设备和人力资源方面的配置,有效提升整体施工水平。其次是要做好施工环节中数据采集工作,数据采集是判断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重要标准,在出现数据偏差的情形下,必须要及时停止施工并对地质条件和作业情况进行分析,确保施工过程持续进行。再次是要做好钻孔过程中意外情形的处理,尤其是在出现渗水或软泥等情形时,要停止作业并对钻孔进行处理[3]。最后是在某一钻孔作业完成并经过验收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次钻孔作业,以避免由于同步作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4、结束语
        在我国地铁建设事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采用合理的管棚支护技术,能够较好的解决地质条件较差,出现地形坍塌等部位中施工进程缓慢,施工难度较大等方面问题,有效提升整体施工质量,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同时,更好的实现工程整体经济效益。对于相关方面的技术管理人员而言,应当强化对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结合地质勘察和技术发展,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以此实现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罗利民.城市隧道超前管棚支护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6):136.
        [2]蒙蛟,黄弢.地铁浅埋暗挖隧道管棚预支护数值模拟[J].低温建筑技术,2017,39(05):113-117.
        [3]姜志强,刘青松,张书丰.地铁隧道管棚支护下矿山法施工数值模拟[J].山西建筑,2009,35(30):310-3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