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对策分析 韦侦堂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韦侦堂
[导读] 摘要:通常情况下,所谓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指生态系统及水利枢纽等方面,而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建设时,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先对生态系统及水利枢纽进行保障,确保二者能够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为工程自身正常运转奠定坚实的基础。
        广西泓拓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通常情况下,所谓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指生态系统及水利枢纽等方面,而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建设时,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先对生态系统及水利枢纽进行保障,确保二者能够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为工程自身正常运转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相关人员还需要将某一生物与工程内部的各个方面与环节进行充分的结合,以此来促进不同生物种群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与价值,进而促进现代生态系统统一性、协调性及多样性等特点能够充分发挥。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河道治理;技术应用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具体概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现代城市运转与发展的过程中,河道治理工作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节能等方面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发展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为此,在现代河道治理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及人员同样需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等技术与方式的应用,确保现代河道水环境的生态健康,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水源,进而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水平与质量进行保障。下面主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
        2 小型农田水利技术应用于河道治理的原则
        2.1 空间异质性原则
        研究表明,在现代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小型农田水利技术的应用,相关单位及人员首先需要严格遵循空间异质性原则,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主要以促进物种生存环境的质量为目标,降低污染问题出现的概率,确保生态系统整体的正常运转,并在另一方面对河道及周边的环境进行维护与优化。同时促进河道附近生物的多样化,为我国社会整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社会性原则
        同时,当相关单位及人员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还需要遵循社会性原则,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调节,确保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洪涝灾害问题的出现。经过对大量水利工程的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时的根本目标是为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运转提供便利与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以社会性原则为基础,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以此为基础来开拓其他行业,以此来促进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2.3 整体性原则
        除了以上内容之外,在现代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治理水平,优化河道内部水环境,相关单位及人员还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保障河道内部生态系统整体健康为目标,加强现代化技术与方式的应用。同时还可以将河道内部生态系统的组成元素进行彼此结合,确保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河道内部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与综合性水平,进而加强河道内部环境的健康发展。
        3 现代水利工程对河道治理工作的影响
        3.1 对河道附近环境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该过程会使用大量的现代化机械设备,以及大量施工材料,极易造成噪音及垃圾等污染因素,极易对工程施工现场及附近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与破坏。再加之水利工程与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极易对河道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导致陆生及部分两栖类生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极大地影响着河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对河道内部水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河道等水体环境在日常运转时有着独特的特性,且不同时间段阳光的照射也会对水体环境造成影响。而通过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水体环境原有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造成改变。例如,水温、水质、鱼类繁殖等。同时,在部分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避免过多的成本支出,会选择将部分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污水与废水向河道内进行直接排放,造成河道内部水体污染,进一步影响着现代河道治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3.3 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除此之外,在现代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大多会采取采弯取直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在使用时不仅对河道形状造成改变,同时还会减少河道两边的滩地,导致河道浅滩所具备的曝气能力不复存在,并在另一方面引起各种类型的生态问题,对现代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在部分河道治理时,由于施工单位及人员大力发展景观类的建筑导致河道自身生态能力不足,进一步影响着河道内部生态环境的运转与发展。
        4 小型农田水利应用于现代河道治理的具体应用
        4.1 应用于生态河岸堤的建设方面
        当前时期,为了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相关单位及人员首先需要加强其在生态河岸堤建设方面的应用,将受到影响与破坏的自然堤进行修复护岸,同时还可以促使河岸与河流之间能够更加便利有效的互换水分,确保当洪涝灾害出现时,能够降低对城市及人们的损害。此外,通过加强生态河岸堤的建设,还能够对河道两边的滩地进行优化,强化河道整体环境的健康与美观,并将其作为陆生生物及部分两栖类生物的栖息地,为河道整体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 应用于生态护坡的建设方面
        在现代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小型农田水利的应用,相关单位及人员还需要对河道周围的地形地质、环境气候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河道内部生态环境的具体特点,根据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制定出一套更加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确保更加科学规范且高效的完成生态护坡的建设工作。同时避免河道内部动植物互相影响,促进河道生态环境整体的正常运转。
        4.3 应用于新型水工建筑使用方面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现代河道治理工作时,为了确保小型农田水利能够更加充分的融入其中,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对河道内部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进行保障,以此来提高河道内部的蓄水能力,同时对洪涝灾害进行一定的预防。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人员需要加强橡胶坝等新型水工建筑的建设及使用,以此来提高工程防洪蓄水的能力,同时将传统水利工程对水体影响与破坏等问题进行避免,确保河道内部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运转下去,为我国社会生态化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的保障。
        4.4 应用于水生动植物种群建设方面
        研究表明,水生动植物的种群对河道内部生态环境的运转有着极大地影响,因此,为了加强现代河道治理水平的提高,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加强水生动植物种群的建设,以此来促进河水内部营养物质的平衡,并对河道内部的浮游生物进行有效控制与处理,进一步保障河道自身的净化能力。
        4.5 应用于自然化河流的建设方面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在现代河道治理时,相关单位及人员还可以采取自然化河流建设的方式,将河流原有的形状与自然风貌进行重现,同时提高河道自身防洪能力及蓄水能力,对河道生物、水及空间等方面的环境进行有效的保障,进而促进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整体的健康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道治理工作在现代城市运转及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同时还会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相关单位及人员在对河道进行实际治理时,需要加强现代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结合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以及河道内部环境特点等方面,以此为基础加强小型农田水利的应用,强化提高河道自身的生态性,促使河道原有功能的充分发挥,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日常运转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继而推动我国社会整体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佑,郑万强.探析小型农田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26):202.
        [2]邱峰.小型农田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35(5):251.
        [3]宋燕琴.小型农田水利措施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560(3):49-50,52.
        [4]申慧.试析小型农田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水电水利,2019,3(1):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